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 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从事体育锻炼的总和。它包括:学生在校内的体育活动课、课间操、校外体育活动等。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生体育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廖伟德 《体育师友》2012,35(3):54-56
通过对汕头市1060所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师资配备、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建立早操制度、开展运动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学校体育法规建设;按有关标准配备体育场地器材和体育教师;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科学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宣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开展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以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开展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加强督导评估制度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其目的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县市区体育教研员既要履行研究、指导、服务、检查和督导落实的职能,又要承担教育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4.
<正>1影响目前中职生体育锻炼的因素1.1由于体育学习目标未设置或不明确,体育锻炼意识缺乏。由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困惑,有40%的学生选择了刻苦用功学业,45%的学生选择上网、逛街和游玩,还有7%学生选择其他休闲方式,只有8%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受此影响,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逐渐下降、淡化。  相似文献   

5.
<正>3月31日,旨在引导学生用相机去记录身边小伙伴体育锻炼的精彩一刻、丰富第二课堂生活的"健康好娃娃·全国小学生阳光体育摄影展示活动",在北京中国科技馆举行颁奖典礼。本次活动由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共同发起的,以全国学生为对象,鼓励他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们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7号文件的号召,深入贯彻开展各类阳光体育活动。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湖北省武汉市学校阳光体育暨大课间运动活动展示推进会以及襄樊市中学体育工作现场会,并将那里的经验推广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正>冬季季节的特殊性制约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器材的使用;且学生们衣着臃肿,又有畏寒不愿意参与活动的心理,这些都会导致体育教学难度的增加。但是,在寒冬季节,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加学生的体能储备。  相似文献   

8.
我校实行课外体育的网络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大学生学习负担重,单靠每周2小时的体育课锻炼身体是远远不够的,而课外时间又非常有限,许多活动都要在课外进行,常与体育活动发生冲突。课外体育锻炼应面向全体学生,涉及到众多的因素,仅靠体育教研室一家,是很难管理好的。为此,我校实行课外体育的网络管理,对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阳光伙伴"活动在我校已经开展两年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启动,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氛围,校园内已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阳光体育"锻炼热潮。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得到了应有的保证,身体素质状况正在改善,可暑假怎么办?两个月不进行体育锻炼,势必影响前期积累的锻炼效果。我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体育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感悟和理解体育,还要求学生具有参与体育实践的各种习惯和能力,如从事体育锻炼、娱乐、休闲、欣赏体育比赛和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比赛活动的能力。学校体育又是与社会体育链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系统的、不间断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来说都能保证体育锻炼的经常性,但到了寒、暑假就无法保证了。1981年寒假结束时,我们对全校1080名学生做了一次调查,经常参加户外锻炼的只有  相似文献   

12.
<正> 把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紧密地结合起来,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下列卫生问题。一、上体育课应注意的卫生问题 1.课前要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和学生的服装。 2.课的运动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的活动强度应小一点,教学内容要多样化,活动时间不宜过长。要注意勤休息,每次休息时间要短。因为少儿心容积和心输出量小,易发生疲劳,但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疲劳恢复亦快。 3.要重视学生的健康状况。中小学的校医、保  相似文献   

13.
<正>1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特点1.1长期性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必须把长期性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及体育锻炼习惯,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参加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正>以悠久的良渚文化为背景,继承良渚传统体育文化,开掘校本体育活动项目,目的是弘扬和传承浓厚的地方体育文化,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教育。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更多的运动能力和  相似文献   

15.
<正>在各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时候,很多体育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满足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但学生体育活动的效果却不明显,重复、单调的运动项目天天做,学生的运动兴趣日渐消退。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全体学生)开展阳光体育的活动中,采用"体育家庭作业+体育创新项目"的新模式,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构成1.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意识是指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具体地讲就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要求等。2. 体育锻炼能力体育锻炼能力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由认知能力、参与体育活动能力、自我锻炼及评价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所组成。(1)认知能力学生体育认知能力是以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对体育锻炼目的、意义及功能的认识和对体育锻炼有良好的体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也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50年代的“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  相似文献   

17.
<正> 不少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认为,只要参加正常的体力劳动就可以锻炼身体,增加筋骨健壮。其实,体力劳动有别于体育锻炼,二者不能相互替代。首先,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和劳动画等号。其次,有许多体力劳动往往只是身体某部分肌肉和器官活动,动作单一,因此劳动结束后一部分肌肉比较疲劳,而其它部位的肌内则没有得到必要的运动。经常如此,就会出现肌肉发展不均衡。而体育锻炼恰恰可以补充这方面的不足,它是有目的地活动全身肌肉,使那些在体力劳动过程中不易得到或没有充分得到运动的肌肉得以锻炼。再者,人在劳动时多  相似文献   

18.
<正>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安排得好,是很受广大学生欢迎的。然而,由于许多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单调乏味,使得多数学生缺乏参加的积极性,或出勤不出力,敷衍了事。怎样才能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呢?我认为可从以卞几个方面去做工作。 1.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除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学生们自创的,也可以是体育教师创编或介绍的。 2.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制订既  相似文献   

19.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体育人口概念的界定为依据,参照其它院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情况,对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度低,参与课外锻炼的人口少,活动中受伤的比例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时间、场地设施、锻炼习惯、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及锻炼氛围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体育场馆要尽量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课外锻炼的安全防范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的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至于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这种导向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体育活动中的这种消极怠工行为,具体表现在:上课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