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志钧 《武当》2001,(6):31-33
《中国武术史》第二十一页说:“武舞与武术在原始文化形态中本为一体”,并指出,商乐《大灌》和周乐《大武》是“武舞”。《武术史》说:“执干戈而舞,就是武艺。”  相似文献   

2.
《精武》2009,(1):2-2
《精武》杂志是一本国内外发行的武术刊物,是一本对全世界武术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杂志。创刊25年以来,《精武》杂志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武术事实”,“报道发展中的武术史”的宗旨。一直被广大读者认为是我国主流的武术杂志:被武林同道誉为“传统武术的忠实传播者”。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精武》2008,(12):M0001-M0001
《精武》杂志是一本国内外发行的武术刊物,是一本对全世界武术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杂志。创刊25年以来,《精武》杂志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武术事实”,“报道发展中的武术史”的宗旨。一直被广大读者认为是我国主流的武术杂志,被武林同道誉为“传统武术的忠实传播者”。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于志钧 《武当》2008,(5):4-7
解放后,中同武术发展战略失误的集中表现是,由有关部门组织编纂的二都垄断性武术大典——《中国武术史》和《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前者严重歪曲中国武术发展历史,千方百计在历史资料中为今天的“现代武术”寻找历史根据;后者用所谓西方科学系统即解剖学的原理肢解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5.
对现代武术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进入新世纪,现代武术如何发展成为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是通过对“武术术语”的探讨,来确定现代武术的范围,并加以研究。 一、武术概念的术语分类   武术在中国流传数千年,由于受“重文轻武”和“术而不文”思想的影响,形成“武术无理论”的说法。 80年代以来,一批专家和学者提出建立“武术学”学科体系的构想。新学科的建立首先涉及到“武术概念”问题。“武术”一词最早见于《文选》南朝宋颜延年的《皇太子释奠会》诗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会”,此处泛指军事和战争。在后来的表述中多指强身自卫的技击技术,其涵盖的内容已发…  相似文献   

6.
路迪民 《武当》2009,(4):31-32
2007年,是太极拳史研究相对活跃的一年,其表现,一是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先生在杭州第五届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上做了发言,驳斥杨家的传统说法,并把发言整理在《中华武术》发表(下称《发言》),《中华武术》还为此开辟了“太极拳源流考据”专栏;二是河南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康戈武先生还在《中华武术》发表了《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下称《解读》)。这是多年来少见的官方权威人士对太极拳源流的论述和争辩。  相似文献   

7.
杨立志 《武当》2008,(1):30-32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流派中的两大名宗之一,素称“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武学界少数人至今仍对武当内家武术与武当高道张三丰的关系持否定和怀疑态度,如顾留馨先生在其编著的《太极拳术》第九章指出:“关于太极拳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与王宗岳等五种说法。”但他最后认为“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顾留馨《太极拳术》,第352—353、25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由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张耀庭担任主编的《中国武术史》一书中,根据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与《宁波府志·张松溪传》的记载,介绍了明末武术界的“内家”、“外家”之说,对“宋之张三峰”创拳之况未置可否,认为《明史》记载了张三丰,但“没有提到他会武术”。作者最后存疑说:“故张三丰与内家拳之渊源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书中还介绍了黄百家的《内家拳法》。通观该书内容,侧重于少林拳的考论,而对武当武术基本没有涉及。关于太极拳的起源,该书采用现代学者唐豪、顾留馨等人的考证,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族人传习的拳法。陈氏拳技始自陈王廷”(张耀庭主编《中国武术史》第250~318页,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  相似文献   

8.
近从《中华武术》今年第1期上看到了旅加华人胡刚先生的一篇文章,胡先生说他考证出了“曹继武先生诈死弃官云游而传心意”的重大之谜。笔者自幼酷爱形意拳史研究,曾于1996年第11期《中华武术》、。1997年第12期《武魂》、2003年第5期《中华武术》、2004年第10期《搏击》公开发表文章指出曹继武与心意拳无关,将曹继武说成是心意拳一代传人纯属心意拳界的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9.
武术概念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关于武术的概念 “武术”一词在史料中最早出现在南朝刘宋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其曰“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文中“武术”指军事而言。而真正意义上与我们当今所认识的意义基本一致的“武术”始于晚清。1908年7月的《东方杂志》第6期上引载了7月12日《神州日报》的一篇文章,名曰“论今日国民宜崇旧有之武术”。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武术研究院主持编纂的《中国武术史》,最近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 我编了这些年的武术书刊,常有一些年轻的武术爱好者问:“人都说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它的源在哪里?远至何方?何谓博大?又何谓精深?问得我一时也说不太全。 这次我有幸参加这部《中国武术史》的编审工作,也是带着这些问题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我国都没有出现一部中国武术史。但国外研究武术史却迈出了一步,而且重视有加。中华武术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世界需要武术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中华武术是我国学者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习云太教授撰写的《中华武术史》一书,就是在这一呼声中完成的。习教授是一位武术工作者,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收集有关武术的史料,十分可惜的是那些宝贵的资料在“文革”中被抄缴尽毁。但习教授凭着对中华武术的一种热爱与追求,文革结束后,在成都体院有关领导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他重新鼓起勇气,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知史以为鉴。文章通过对内容分析、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中华武术》杂志自1982年创刊至2009年第7期共300期内容所经历的27年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抽绎并评析了杂志传播武术的规律。将对武术的传播规律整体抽绎为:一是单就竞技武术而言,内容传播重点“由技术向赛事转变”;二是单就社会武术而言,内容传播方式“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三是就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而言,它们在“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普遍有闲的社会”理论,对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做出了“四位一体”的模式分析,认为:武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要以弘扬“武术文化”为主线,秉承“文化传承”的原则;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以整合“武术技理”为重点,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以完善“武术技法”为根本,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以发展“武术艺术”为导向,满足“愉悦精神”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多角度对《中国武术史专论》一书进行了分析评论,指出了此书的创新性和对武术史研究的贡献,认为此书是一本开拓了武术史研究领域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5.
记得前辈马凤图先生曾经说:“研究武术的人,不能把《水浒》一般小说看待,它里面有真实可的材料;《水浒》之于武术史,其功不亚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就你是怎么个读法。”起初漫不经,可日子久了,越发觉得此语有些量。于是,便又打开《水浒》专心致地细读一过,果然与往昔之囫囵枣大异其趣。十八般兵器中的鞭、锏、锤、挝属于短式兵器,可作用过  相似文献   

16.
《精武》2008,(11)
《精武》杂志是一本国内外发行的武术刊物,是一本对全世界武术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杂志。创刊25年以来,《精武》杂志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武术事实","报道发展中的武术史"的宗旨。一直被广大读者认为是我国主流的武术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中国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题写书名的《中国武术春秋》(英文版)一书,年前在美国出版。此书包括中国武术概论和中国武术史纪年两部分。在“概论”中,作者论述了武术的定义、功能,以及武术的内容和分类等。在“纪年”部分,作者将上起远古下至1993年间中国武术的发展史划分为6个阶段,纪要概  相似文献   

18.
朱瑞琪教授     
朱瑞琪教授,男,1950年2月生,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常委、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A级武术裁判员。曾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朱瑞琪教授是中华武林百杰之一,中国武术八段。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朱瑞琪教授硕果累累。著有:《中国武术散手教程》、《中国散手》、《全国武术训练教材》、《全国武术馆校教材》、《国际武联指定教材》、《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副主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项目副主编)》、《中国南拳系列规定套略》、《南拳教学》、《武术格斗技术教学》、《南拳入门》、《南拳入门与提高》、《中国武术运动教程(副主编)》等十余种著作;发表了:“目前南拳竞赛套路的技术现状及训练重点之研究”、“论散手实战中运用距离差时间差空间差打法特点及训练对策”、“中国武术散手与跆拳道、业余拳击之比较研究”、“竞技武术散手攻防战术行动运用现状的定量分析”、“中国武术散打王赛制与市场的研究”、“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对抗赛的赛制与市场的研究”、“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现行竞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实施状况的调查”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数篇入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19.
敢为天下先     
太极拳已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和健身项目之一,《中华武术》杂志以庆祝自己37岁生曰为节点,主办了“中国太极拳最具影响力人物”的评选活动。据统计,点击量超过两千万、有效选票400多万,关注度之高,参与者之多,创造了中国武术史的吉尼斯纪录。  相似文献   

20.
体育院系统编教材《武术》的“概述”章及有关文章,把中国武术的形成上推至原始社会,并说那时已经成为“体育中的一种手段”;该书笔者之一习云太同志在一九八○年第二期“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中国古代的武术(上)》一文中,从小标题上即可看出仍持这一观点:“远古时代的武术”、“殷周时代的武术”(注:没有标出夏代的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