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养心     
鲶鱼畏光,喜黑暗,又喜欢污染之臭水,水上的障碍物木竹排,正是它们大量聚集的地方。这是因为:①木、竹排覆盖住水面,而且下边黑暗,鲶鱼待得住;②木、竹排经水沤,有许多黏液渗出.鲶鱼爱食;③木、竹排下,小鱼、小虾、小虫多。鲶鱼不需操劳寻食,张口便来。所以欲多获鲶鱼,春日选木、竹排下钓之。具体做好四点:  相似文献   

2.
夏夜钓鲶鱼     
鲶鱼是夜光眼,习性是昼伏夜出。尤其在夏季水温高时,鲶鱼白天潜伏在深水中,到了晚间,便出来到处游荡,觅食犹如饿狼。鲶鱼最喜欢藏在水上有障碍物如木、竹排下,捕食虫、虾、小鱼。所以木、竹排下是钓鲶鱼的好钓点,钓者常在夜间在这里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3.
晚秋,冷空气不断南下,倘遇一次骤冷,温度下降到零度左右,便是钓鳗的好机会。几点体会是: 钓点:天气骤冷,分散在淡水中的河鳗,到处乱窜,它们要寻找暖和处避一避寒潮,木、竹排下,是它们高度集中聚群的地方,它们要接近木、竹贴身取暖,木、竹排下以水深1.5米的地方鳗鱼最多,所以木、竹排下是钓鳗鱼的好钓点。 诱饵:鳗鱼系肉食性鱼类,嗜食动物的尸体,腥臭可诱来大批鳗鱼。用大米拌发臭的动物血,晒  相似文献   

4.
在宽河大水里,水流急湍,客鱼多多,但钓者在这里选择钓点,经常望而兴叹,不获而归,这乃是鱼站不住脚,过路故也。 但若有木、竹排,则是好钓处。 木、竹排下由于虫、虾、小鱼、  相似文献   

5.
位于湖南衡阳市郊20公里的木(艹斗)水库,约1800亩水面,它有港汊,也有大湖面,看上去像一条巨龙横卧大地。我们都叫它“木(艹斗)河”。木(艹斗)河水质极好,呈淡黄色,所以鱼肉细腻可口。水库里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红尾、黑尾翘嘴、黄颡、鲶鱼,还有“王八”等等。  相似文献   

6.
在我县南河片的白沙江流域,自六陈水库流经几个乡镇至武林水闸,汇入浔江,流程60多公里。沿江流经的水坝、水闸,以及沿岸的竹根、石洞等,藏鲶鱼不少。白天,这些鲶鱼不肯出洞,我们几位钓友经常在此进行夜钓,虽时有所获,数量都不多。怎样才能多钓到此处的鲶鱼呢?我...  相似文献   

7.
陈钢 《钓鱼》2004,(18):17-17
鲶鱼由于其肉质鲜嫩、少刺、营养丰富而倍受人们的喜欢。若能多掌握些鲶鱼的食性和习性,或许能对钓友们钓鲶有所帮助。这里我将鲶鱼的食性和习性介绍一下,供广大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8.
鲶鱼是野生鱼类,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而以长江、淮河流域为最多。鲶鱼大体分为两种:大河鲶和普通鲶。 大河鲶多生长在大江大河,个 体大,最大的可达40千克以上。 土鲶长着一个扁平头,大嘴、小眼、有须子2对或3对。体长,后侧扁,无鳞,色灰黑,有不规则的暗色斑块.背鳍很小,短而硬;臀鳍长,与尾鳍相连;胸鳍有一对硬刺。 鲶鱼是底层鱼,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缝、深坑或树根下,以及流动缓慢的水域中.春天开始觅食,入冬后即伏在深水或洞中不食.鲶鱼怕光,白天不大活动.一到晚上就来劲了,到处游动,四处觅食猫老师 第…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鲶鱼效应"在CBA联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利用"鲶鱼效应"可以使各球队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激励机制,激发球员潜能,提升CBA联赛的商业价值;在运用"鲶鱼效应"的同时,"鲶鱼效应"也会带来过分依赖外援、忽略本土球员培养等负面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外结合"、培养新兴球员和改革引援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南水乡水田密布,中小型水库较多,几乎所有的水库都有鲶鱼生活。水库水面宽广,鱼的密度较低,水也不肥,一般人都认为在水库垂钓得鱼比较困难。如果想在水库钓鲶鱼,有必要了解一下鲶鱼的习性:鲶鱼又名鲇鱼,无鳞,大口大腹,体形平扁,性情凶猛,常以小鱼小虾为食,是害鱼类。鲶鱼为底层鱼,常栖居于水草丛生处和洞穴中,白天一般活动较少,黄昏和夜间很活跃。鲶鱼产卵在江南一般为4至6月。鲶鱼春夏秋三季都摄食不停,冬天进入水库深水的杂物丛和洞穴中冬眠,这时便很难钓到鲶鱼了。 要垂钓鲶鱼,就季节来看,一般春、夏、秋三季均可垂钓到,春夏季比秋季好钧一些,春夏之交,  相似文献   

11.
农历的七月前溪水中的鱼类多走上水(顶水),八月后多走下水(顺水),捕鱼、钓鱼的渔翁们把鱼儿的这种活动规律和现象称为“七上”“八下”。 对节气变化反应极敏感的鲶鱼,“八下”期间最为活跃。所以,每年的这段时间是溪钓鲶鱼的黄金时节。 流经榆树境内的卡岔、二道、四道河,起源玉皇庙、亮甲山水库,注入拉林河,生长着鲫鲤草和白条等各种野生鱼种,其中以鲶鱼为最多,且个体较大。每年的“八下”时节,在这些水域一般钓手一天也可  相似文献   

12.
杨新 《钓鱼》2012,(10):32-32
在气温和水温低的冬季是钓不到鲶鱼的。到了春季,当温度升到10℃左右时,鲶鱼才开始到处游弋觅食。鲶鱼具有很强的惧光性,它们喜欢昼伏夜出,喜欢藏居于水质浑浊、有乱石、坑洞、水草下面的阴暗的水域中。鲶鱼喜肉食,以小鱼、小虾、活泥鳅、蚯蚓、水虫等为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13.
三、两种钓黑鱼、鲶鱼的方法(1)"生物链"钓法"生物链"钓法其实只是一种形象称谓,并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在里面。众所周知,鲶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幼鱼主食轮虫及技角类、烧足类浮游生物,成鱼摄食有机碎屑。水生昆虫、蠕虫及鱼虾等,大鲶鱼甚至捕食凫水的老鼠。垂钓谚语曰:钓鱼不打窝,纯是瞎忙活。但是鲶鱼(成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肉食性鱼种,我们做窝诱鱼通常使用的豆饼、麦麸、碎米一类即使弄得再喷香诱人,对鲶鱼、黑鱼显而易见也都形同虚设,谷物类诱饵只会诱来鲤鱼之类,对鲶鱼、黑鱼毫无吸引力。那么钓鲶鱼、黑鱼是否就…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7,(24)
大家知道,野生鲶鱼肉质细嫩,无腥膻之气,是上等的美味佳肴;但若将上等的美味佳肴钓上餐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颇费一番脑筋的。下面,笔者就野生鲶鱼的习性及选用何种钓竿、钓线、浮漂、铅坠、诱  相似文献   

15.
鲶鱼是北方河流中常见的野生鱼种。它平时栖息在石缝、岩穴、泥洞等隐蔽处,主要在夜间出来活动。以捕食小鱼虾、青蛙、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七八月份,是北方的雨季,大雨过后,河涨水浑,鲶鱼白天也出来活动。雨水把河岸上的许多饵料冲入河中,贪嘴的鲶鱼往往从深水区和隐蔽处出来到河边觅食,这正是钓鲶鱼的大好时机。 这里,我把一种特殊的钓鲶鱼方法——“浑水遛钓”介绍给广大钓  相似文献   

16.
一鲶鱼的习性鲶鱼是下层鱼类,喜泥底、怕强光,不喜群,不活泼,游动迟缓。白天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处的树根或石缝里栖身,傍晚、夜间或涨水水混浊时游至岸边寻食。鲶鱼的食性:鲶鱼是肉食性鱼类,以绿虫子、摇蚊幼虫(红虫)、青蛙、蛤蜊肉、虾、泥鳅、鲫鱼、银鲴、雅罗鱼、  相似文献   

17.
一要选好钓点。 鲫鱼胆小,不敢与肉食性的黑鱼、鲶鱼为伍,也不敢与鲤、草等大型鱼类合群争食,因此,在春夏秋季节,鲫鱼多在凶猛和大型鱼类不常近前的较浅水域小心翼翼地活动觅食。到了冬天,凶猛的黑鱼、鲶鱼和其他大型鱼大多蛰伏深潭洞穴,少食少动,甚至不食  相似文献   

18.
初冬钓鲶     
一、择候出钓 鲶鱼对气象变化反应十分敏感,所以在出去钓鱼之前要观气象,看风向测风力,把握住最佳时机,否则是钓不到鲶鱼的。一般说,阴天多云比晴天无云好;细雨比滂沱大雨好;有风比无风好;小风比大风好;北风比南风好;日出卯时比正当午时好;上午比下午好。另外注意不钓狂风,不钓暴雨,不钓雷鸣闪电,不钓浓雾冰雪天。 二、选好钓位 鲶鱼喜群居杂草丛生和水下有盘根错节的树根枯枝下,特别喜欢生息在石砬子、乱石堆、护岸石丁字坝、墙根基石边沿及缝隙之中;喜走水急流与缓流交汇处,静水平底的陡坎、凹凸部、浅水域的深坑、深水…  相似文献   

19.
夏秋夜钓鲶     
鲶鱼属底栖鱼类,肉食性,昼伏夜出。当水温达到19-22℃时鲶鱼进入了摄食旺期,也就是说从小暑到白露这段时间正是钓鲶鱼的最佳季节。根据鲶鱼的这些习性,北方地区钓鲶鱼一般都在夏秋两季进行夜钓。钓法用插棍放底钩。钓具很简单:一根50厘米长的竹棍,20余米线(0.4毫米),串钩、组钩都行,一个铃销。钓时,将竹根插在岸边夹上铃档,竹棍要插牢防止被鱼拖进水里,然后把线夹在竹棍上,这时就等铃响上鱼了。需注意的是,所用竹棍必须软硬适中,太软很可能挂不住鱼,碰上小鱼闹饵一时又不能正确判断,盲目收钩往往会贻误时机;太硬起不到…  相似文献   

20.
赣江钓鲶鱼     
鲶鱼属淡水中大型肉食性底层凶猛性鱼类,常年栖息在较深水域的底层,视力严重退化,有喜暗怕光习性。赣江中的鲶鱼,野性足,难钓取。夏季钓鲶以青虫、泥鳅、大黑蚯蚓等为好;秋季和寒潮来临的初冬,它对水蛭(江西称蚂蟥)等尤为青睐。鲶鱼昼间多蜇伏在近岸乱石、洞穴中和躲藏在流速稍缓的浑浊水域,一经发现猎物便凶猛的咬住不放,掉头就往洞穴里头窜。夜间和多云、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