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教育国际化虽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却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目前的大学教育国际化与传统的大学教育国际化非常不同。比如,目前大学教育的跨国性已经超出了传统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范畴。传统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流动为主,而目前的大学教育国际化体现为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大学如何看待国际化问题,如何实施国际化,国际化的新趋势是什么是本文论述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学习发达国家大学教育成功的经验,将是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长期的主要内容.站在全球化的立场上,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有待我们去实现的理念;站在大学发展的立场,大学教育国际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实现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途径、形式以及把大学教育国际化看作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为适应全球化、一体化所采取的一种策略或战略行为来对大学国际化作出不同的理解.我国大学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边缘化"特征还将长期存在.历史上我国大学选取的是一种依附式发展路径,现实中我国大学国际化策略也面临着单向度和单一性问题.吸取历史上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正视现实中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困境,走本土化的国际化道路应是我们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推行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增设国际教育课程,扩大人才相互交流,加强科研多边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培养国际人的素质,各国相互承认学历,推行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国际互联网建设,实行网上交流与合作。推行大学教育国际化要正确处理与民族化的关系,国际化要依赖于民族化而存在,民族化又借助于国际化而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化是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在我国现代大学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既要强调融合需要国际化.又要强调融合的国际化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化。与其他国家推进国际化的大学有所不同,我国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升学校的国际品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就,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下寻找适于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国际化方式,已成为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现代大学实现现代化的一种过程与发展理念。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大学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乃至政府首脑的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本国发展教育的一项战略方针而列入议事日程。大学教育国际化,是由时代、社会、自然、人与教育大系统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是世界物质与精神生产国际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大学教育国际化,必须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作指导,扩大教育内容的全球化视野,拓展和利用人才与学术空间,实施多种类、多形式、多层次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及发展理念。本文从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理解入手,考察了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由来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这种趋势发展的动因,并从大学教育构成要素的角度划分了国际化发展的几种模式,以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高校走大学教育国际化之路是自我发展的一条捷径,是适应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崭新教育模式。大学教育国际化既是高校本身的任务,又是解决高校发展问题的金钥匙。文章阐述了认识这条路、走通这条路,借鉴经验、结合实际,乘改革之风,如何走出一条中国高校的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加快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已经成为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对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路径进行了探讨,指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是推动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抓手,研究型大学要通过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提升学科和研究生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浅议大学教育的生态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教育的生态化与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意义同样重要。大学生态系统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的生态化表现的是现代大学所追求的一种教育模式、一种运行体制和一种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出发,对若干指标进行国际化解读,结合当前教育国际化竞争形势,对中国大学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挑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已经成为国内外大学的普遍共识。本文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价值取向及其对教育终极目标的回归等方面, 审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进展;深入考察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趋势的背景之下,美国等各国如何调整高等学校的外语教学,以适应全球化对于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需要。在借鉴其他 国家经验基础之上,探究我国大学外语教育如何更新观念,采取有效改革措施,促进外语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创新发展 。  相似文献   

12.
大学国际化教育本质是教育资源的国际流动与有效利用。美国大学国际化教育发展呈现出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商业性、跨界跨文化性以及教育语境的对立统一性等鲜明特征。国家、学术、社会以及大学自身四个关键教育生态元素是美国大学国际化教育发展力量的主要来源。以美为鉴,创建以国家领导、学术创新、社会认同和大学治理为核心的中国大学国际化教育的发展动力系统对于中国"双一流"战略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学之间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的活动过程或发展趋势,是21世纪世界各国大学的新兴理念.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有的称之为本土化,可以说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两个维度,也是当今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它们从横纵两方面交织于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教育表现。亚洲地区的大学国际化近些年来已经取得显著的实践进展。其中,亚洲各国政府引领的大学国际化战略居于基础地位,大学国际化战略下的质量管理与保障则是核心内容,质量保障与管理中的国际教育服务是关键环节。文章通过分析指出亚洲大学国际化的未来走向,认为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是今后亚洲大学国际化的核心路径,建立与亚太地区之间的联系是世界诸多大学的关键指向。  相似文献   

15.
日本国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动向与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日本国立大学尝试以改革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本科教育改革.这次通识教育改革浪潮主要包括:四年一贯制的大学通识教育模式、通识教育国际化的再重视、人文社会学科政策性削减.其中,四年一贯制的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代表了日本大学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从对立割裂的状态走向了相互统一;通识教育国际化的背后体现了日本国家和学校层面重视国际化发展与学生个体本土化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人文社会学科的削减体现了日本行政当局的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的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的现象同时存在。分析了就业形势对教育的影响,指出了高校应从层次定位与适应性教育、普及化与多元化教育、面向市场与国际化教育等方面,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香港大学从建立之初就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现在有45%的老师来自国外,学生则来自50多个国家。本文通过对香港大学办学情况的分析,试图进一步探讨国际化因素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大学教育中的国际化因素涉及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概括地说,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的奖学金制度、以及国际化的就业等方面。一、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前提首先在于要有国际化的教育观念,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香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走国际化道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应用型人才是应用性大学得以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应用性大学走国际化道路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以国际化道路促进应用性大学的教育发展,提出作为地方院校应当首先明确学校办学定位,以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其次要加强合作,提高层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这个时代背景下全球大学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要具有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教育制度,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及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同时要办出本国特色,"和而不同".要通过国际化这个桥梁连接国际和本土,使自己特定的文化更具现实性,真正做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大学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组织,其国际化程度是国家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国际化已成为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以及各高校对教育国际化问题有了更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