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针对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的成因,结合具体工程提出了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山区的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挖方数量大,路堑边坡高,地质比较差的地段一般采用预应力锚索地梁,以确保路基高边坡稳定.文章对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护施工的工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肖连勇 《职业圈》2008,(8):79-80
山区的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挖方数量大,路堑边坡高,地质比较差的地段一般采用预应力锚索地梁,以确保路基高边坡稳定。文章对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护施工的工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锚索是一种把钢绞线埋入岩层内部进行预加应力的施工技术.锚索具有普通锚杆的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组合拱作用等.文章对锚索材料、锚索长度、锚索间排距、施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广西电网公司综合楼基坑锚索施工情况,介绍了扩大头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以期为今后扩大头预应力锚索高喷施工技术提供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高速公路石质高边坡防护形式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框架锚索(杆)边坡防护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龙翎 《职业圈》2007,(12):170
文章阐述了采用有粘接预应力技术解决大跨度梁的挠度和抗裂问题,介绍后张有粘接预应力砼大跨度梁施工和各施工段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8.
高明星 《职业圈》2007,(4):167-169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是近年来铁路、公路桥梁常见的一种桥梁上部结构形式.文章根据以往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经验,对后张法预应力箱梁预制及安装等施工方法、技术及控制关键进行了论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天汕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抗滑薄层局部脱落病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施工环境、使用条件及材料特性等因素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总结出造成抗滑薄层脱落病害的各种原因,并在治理工程时采取大间距刻槽等手段提高抗滑薄层性能,为以后的工程实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往往导致了一些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存在安全质量隐患.文章主要论述了预应力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使用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采用有粘接预应力技术解决大跨度梁的挠度和抗裂问题,介绍后张有粘接预应力砼大跨度梁施工和各施工段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该滑坡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试验分析,明确了该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滑动面和滑带土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该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并给出了治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后张预应力箱梁结构具有跨度大、施工方法灵活、结构钢度大、抗震能力强、行车舒适、外形美观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文章介绍了后张预应力箱梁结构工法的一套完整工法.  相似文献   

14.
龙翎 《职业圈》2007,(6X):170-170,174
文章阐述了采用有粘接预应力技术解决大跨度梁的挠度和抗裂问题。介绍后张有粘接预应力砼大跨度梁施工和各施工段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型桥梁建设中,文章详细阐述了桥梁结构箱梁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体外预应力具有预应力损失小,施工简便,便于检查和调整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如极限承栽能力状态下的抗弯承载力小于有黏结和无黏结预应力的结构,延性较小,防腐要求较高等缺陷.文章对这些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明星 《职业圈》2007,(4X):167-168,173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是近年来铁路、公路桥梁常见的一种桥梁上部结构形式。文章根据以往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经验,对后张法预应力箱梁预制及安装等施工方法、技术及控制关键进行了论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柳伟卓 《职业圈》2010,(6):153-154
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往往导致了一些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存在安全质量隐患。文章主要论述了预应力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使用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一临近地铁站等复杂条件的某高层建筑基坑施工实例为背景,介绍在一个不等深基坑工程的多种支护结构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切眼用途及顶板稳定性采用一梁三柱矩形棚支护方式,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长度为4.8m的矿用11#工字钢梁.使围岩由原单向或双向受压变为三向受压,在工字钢梁与围岩共同作用下,达到整体支护结构,增大了强度,提高了围岩抗变形能力,更有效的承受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