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小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作为小区内部的园林景观,则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除了要营造"家"的感觉以外,还应从美观、实用、环保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建筑装饰制图》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装饰制图》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劲果 《职业圈》2007,(15):152-153
当今时代,大学生在享受着择业的自由和自主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和压力."职业生涯设计"作为高校职业教育的新亮点,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关键在于学生主体愿望的激发和教师的悉心指导.  相似文献   

4.
王凤云 《职业圈》2007,(7S):79-79,81
《建筑装饰制图》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岗位工资"宽带"设计理念 宽带薪酬设计方法从工资制度设计上建立了一种通过提高绩效获得更高报酬的竞争机制.它不仅使企业工资制度具备"行政性阶梯",而且还提供了"专业性阶梯".这样一方面回避了因行政职位少而造成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也使无志于行政发展的专业人员能专心技术所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从而兼顾了各类人才的职业发展偏好,使其产生追求卓越、努力工作、实现目标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价值、意义方面阐述当代语境中传统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再用具体案例探析传统服饰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从传统服装形制、传统面料、传统装饰图案、传统工艺四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在服饰创新中的核心原则;而后根据其核心原则及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总结出当代语境下的传统服饰文化创新路径的四种设计方法。最后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进行展望,为构建传统文化创新范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其产生的传统符号元素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传统图形符号已注入了更多的信息时代特征,同时也更加贴近生活,更显人性化,是当今设计师设计思维的源泉。本文从抽象化、概括化、程式化等方面对中国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符号"混搭"的现状进行探讨,通过列举若干实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不同意见,希望给设计从业者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德育课堂必须体现高中教育的共同价值,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好地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德育课前的三分钟演讲,则是一个不错方法,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张颖 《中国名城》2020,(2):76-84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从以扩张为主的增量增长模式转向以更新为主的存量发展模式;存量更新会是今后城市规划重要方向,而城市中心区更新恰是此类规划的典型。总结中国城市更新发展趋势,结合青岛市南区青岛湾城市设计项目的具体实践,针对现有存量规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梳理更新潜力发展区;通过国内外案例研究提出城市复兴"SMART"设计原则;并且从产业提升、文化复兴、公共交通、空间营造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针对项目本身提出两个层次的城市设计内容:1)平衡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复兴文化街区;2)中心城区存量更新催化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及进一步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杨慧子 《文化学刊》2010,(1):110-114
汉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是中华文明传世的载体。分析研究汉字同构设计,重要的理论依据是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六书"对于当代的汉字同构设计有着诸多启示。本文还总结归纳出六种汉字同构设计的表现手法,分别是"巧借笔画,同构相融"、"锦上添花,寓图于字"、"化生万物,装饰肌理"、"组合相连,浑然一体"、"文字游戏,双关演绎"、"中西合璧,别有深意"。在汉字的同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进入中国式审美和哲学的语境,深入地斟酌推敲,结合造字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创意地置入切题的元素。当今社会,汉字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有很大的发掘价值和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革命历史的展示需要物质意义上的依托,在历史事件发生地进行相应的传承工作是最普遍的行为。革命历史针对的是我国近代以来,对抗外来侵略、反抗阶级压迫而进行的斗争史,这段历史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与此同时,其进程中所体现的高尚品质也是当今时代发展所必须的,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于革命历史的开发和宣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予以指导和辅助,就是要使人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深刻体会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根据当前政府相关数据以及笔者实地踏查的结果显示,当前革命历史空间的建设存在过于严肃、刻板、单调、陈旧的弊端,难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就不可能产生精神的洗礼。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在细致分析革命历史空间结构必要条件的基础上,丰富其整体设计,重新构思各项陈列的设计方式,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历史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红色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目的和消费心理,以及红色旅游的功能目的及意义,提出了红色旅游纪念产品的设计以"红物"为载体,"红精神"为内涵的设计原则.红色旅游纪念产品要突出红色精神内涵和教育功能,同时还要具有地方特色和良好的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城乡发展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城乡规划编制技术也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城市设计编制方法将面临着信息化时代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基于对现有三维GIS平台的认识,提出了未来新型城市设计编制方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自先秦以来,外来文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设计有重要影响。中国传统设计艺术不断吸收借鉴异域文化,启发和丰富自身设计内容与形式。本文主要论述不同时代异域文化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织物、佛教装饰和象征性符号、器物造型及纹饰等方方面面,这启发我们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文化,强调在从模仿到中国化的改造过程中,只有找到最适合国人审美观念的外在形式,并与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相匹配,才能获得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5.
<正>迈入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在国际传播方面正逐渐结束"跑马圈地"的阶段,面临着"落地生花"的新挑战。如果说"跑马圈地"是人、财、物的量的投入,那么"落地生花"就是对人才提出了质的需求,人才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够达到的高度和广度。面对国家层面在国际传播上的阶段性转变,面对着新的"融合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正确处理教育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使其顺应当  相似文献   

16.
李刚 《职业圈》2012,(9):71-72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无论是人们的生活形态、行为方式,还是社会的生产形态、组织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多元的变化。全球产业格局、市场态势和竞争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对现代企业而言,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就显得日益重要。现代设计的范围已相当的广泛,它已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形成了一种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即群体化的活动.为保证各方面协调一致,整个形象的统一,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设计管理就必不可少的应运而生了。而另一方面由于设计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本身又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刘晓令 《职业圈》2013,(23):99-99
21世纪是一个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决定了企业、区域乃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优势,作为智力和知识的唯一能动载体,竞争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留住人才,就必须要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在做到内部公平的前提下,设计有吸引力的薪酬方案。本文的设计是按照人员的岗位的不同,将员工分成领导人员、技术和管理人员、技能人员等三个系列,每个系列依据岗位评价分成若干个连续的等级,突出关键岗位的价值,建立适当拉开差距的薪酬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国家层面关于大学的制度安排,另一个就是大学自身层面的内部制度设计。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协调、规范大学组织的各种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有效地适应一系列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它既反映大学自身的发展状况,又反映时代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烟草紧跟时代步伐、融入发展大局,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谋定后动,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烟草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必须贯彻"的要求.人才聚、事业兴,人才资源是烟草企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动力源泉,员工强烈的"归属感"是推动各级烟草企业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强大驱动力和稳定器...  相似文献   

20.
设计艺术有承载着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形式载体的功能,它的发展需要一个合乎时代性的设计理论的指导,这样的设计艺术更合乎人的设计,同时具备更强的人文关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过度的追求物质的"物欲化"形态,出现了人与物之间的非秩序化的不和谐的"追逐"状态,背离了人们不断追求的新生活中的"自我",而走向了人类自我臆想的"假"的生活形态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