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施蒂纳作为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了解他的思想,正确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施蒂纳思潮的批判,掌握其思想精髓,从理论上正本清源,对于在实践中抵制极端利己主义,形成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2.
麦克斯·施蒂纳是德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原名为约翰,卡斯巴尔·施米特,其在伦理学上以宣扬的极端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为主。可以说施蒂纳的思想在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此著作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是"人",第二部分的标题是"我"。在此著作中,可以说施蒂纳在这里公开地批判了他的青年黑格尔伙伴们的不彻底性,其极端个人主义以及彻底的无政府主义的旗帜被树立。在此,本文在了解施蒂纳的主要思想的基础上,试着对其作出评析。  相似文献   

3.
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对于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意义非凡。马克思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中断",马克思由此才转向对唯物史观的正面阐发。这一"中断"表明:马克思通过生产力概念彻底地扬弃了思辨哲学并通过生产力的辩证法建构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针对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关于中国人、中国实体、中国精神和中国行动等中国民族性问题的阐述,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批判。施蒂纳把全部中国历史理解为:围绕古老传统实体蚂蚁般的爬行,中国人自我想象了一个没有冲突的天国,无论外部如何改变,中国人都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动。马克思批判了施蒂纳设定中国历史从概念世界到事物世界的形而上学圈套,并用事实说明了中国人如何因势而动。未来"中国道路"的成败决定于是否遵从"事物世界统治概念世界"之路。  相似文献   

5.
施蒂纳的自由观是建立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立场之上的,他在寻求自由的抽象概念中,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对自由的限制,从而得出了所谓“自由悖论”即愈是追求自由的过程便愈是感受到限制的过程,并将解决方法归结为观念上的“独自性”。在政治思想上,其批判了政治自由主义和社会自由主义,其中夹杂着对共产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极端利己主义的自由观点。马克思对施蒂纳自由观的批判是按照《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成文顺序所进行的,几乎是逐字逐句的批判,在批判施蒂纳唯心主义哲学立场和抽象自由观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关于自由本质的看法和通向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彻底克服费尔巴哈哲学中的神学—形而上学的幽灵,施蒂纳更加激进地设定了"唯一者"来对费尔巴哈的"类"进行否定。施蒂纳用"唯一者"克服抽象理性的作法,虽然留下了消解一切价值的断头路,但其要求彻底摆脱抽象方式对于历史和宗教的解释的诉求,却为马克思完成宗教批判,实现对现存世界的革命化理解,从而转向一种新的历史科学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哲学不可避免是一种"唯我论"哲学。也是现代性语境下西方哲学危机的根源,在解决西方哲学危机上,列维纳斯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他者"理论,而《老子》中所提及的"道法自然""致虚极、守静笃""无为"等概念正是"他者"的中国式阐释。  相似文献   

8.
■关于"其喜洋洋者矣"的朗读停顿有的老师在朗读《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时这样停顿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喜洋洋者矣",在"其"和"喜洋洋"中间停顿,我以为不妥。原因有二:首先,"其"在这里是一个代词,可译为"那","洋洋"意为  相似文献   

9.
"自我"意识之觉醒是当下的普遍追求,"自我"的存在论根基在于在"对象性"活动中自我与他者的积极呈现,"自我"之觉醒目的在于"自我"与他者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0.
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镜子"意象作为"抽象感知世界"重要的形式意义,可以说是他的小说创作的基础。通过分析博尔赫斯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叛徒与英雄的主题》和《特隆、乌巴克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讨论"镜子"意象是如何作为博尔赫斯小说"抽象感知世界"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我的位置》是澳大利亚土著女作家萨利·摩根的自传。小说通过探索被霸权话语所掩盖的家族史和民族史,展现了一名土著女性找寻自己文化身份和位置的决心。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剖析土著女性的"他者"形象,以及其重构自我的努力,可以看出颠覆"他者",重构自我是土著女性直面霸权,真正融入历史,找寻到"我的位置"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2.
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镜子"意象作为"抽象感知世界"重要的形式意义,可以说是他的小说创作的基础。通过分析博尔赫斯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叛徒与英雄的主题》和《特隆、乌巴克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讨论"镜子"意象是如何作为博尔赫斯小说"抽象感知世界"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第七册《九色鹿》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教学本段时,我结合课后练习作了一个说话训练:谁愿意用"竟然"说一句话?先说说"竟然"是什么意思,"竟然"和"果然"有什么区别?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竟然是预料之外的。"  相似文献   

14.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小说,其重要主题之一就是人性本恶。文本主要用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及其相关理论追寻《蝇王》中的"恶"在人性中显露并占据上风的过程。孩子们在从对"野兽"进行探寻,到涂抹"面具"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人性,从文明走向野蛮,最终丧失"超我"而几乎成为他们寻找的"野兽"——"恶"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在众多《荷塘月色》的解读文章中,"作者中心论"一直被作为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许多研究者把追寻作者的"原意"作为解读最主要的目标。而事实上,文学文本是开放的,对作者"原意"的追逐是一种典型的"意图谬误"。数十年来,众多研究者之所以热衷于在《荷塘月色》中解读作者的"原意",与这篇散文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即整个文本有一个类似"谜语"的结构;文中的写景是"谜面",而作者面对"荷塘月色"的"心情"则构成了某种"谜底";于是很多研究者联系朱自清当时的政治、生活处境给出了多种解释。《荷塘月色》其实就是一篇出色的写景散文,回到对作品的审美欣赏才是文章解读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引言比较句通常包括施比项A(比较对象中处于主动地位)、受比项B(比较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比较值(比较的结论)和比较词。如在"我比他大多了"中,"我"是施比项,"他"是受比项,比较值是"大",比较词是"比"。在江西抚州方言中,所用的比较词主要有:"跟/和……一样/差不多,比,不如,……似"等。  相似文献   

17.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选有《小石潭记》一文,其中"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一句的注释令人费解。究其原因,是"为""岩"在"作祟"。正确理解是"为"是比喻连词,"像";"岩"应为"洞穴、石窟"之意。  相似文献   

18.
一年前,在一次就业经验交流会上,我见到了黄卓师兄。在简短的交流中,我就强烈地感觉到了他身上"成熟"的光芒。孔夫子是"述而不作",而他当时关于"找工作就像结婚一样"的"述"则直接引起了我的"作"——《找工作与谈恋爱》。于是,我借这次采访的机会,与他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布伯的"我—你"思想把他人、他物看作是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这是一种以仁爱相待、互为主体的思想,其中蕴涵着对"利他"思想的独特见解。孔子的"利他"思想正是"我—你"关系的体现,"仁"的实质就是"我—你"关系,"忠恕之道"是"我—你"关系的实践,它超越"人"与"己"的对立和利益的冲突,实现人与人的情感交融。  相似文献   

20.
《庄子》的自然主义思想,目的是为万有的真性争取存在的空间,这可以归结为一个字——"见"。"见"即"现",意味着自我与世界之真性的出潜离隐。"真"的出场,需要个体通过"无"的工夫来破除"我"这一知、欲的载体。随着丧我显吾的达成,"我"脱去了遮蔽真实生命的种种束缚,同时也消除了控制占有他者的意志欲求。人与世界均还原出各自的本来面目,双方达成存在论上的合一,在此天籁境界中,世界与人一体自在呈现。这是一种非常可贵、极具现代意蕴的思想,其间透显着道家式的生命关怀与审美情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