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已经发布,与<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并行实施.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件"为整理和保管单位,后者以"卷"为整理和保管单位.相对于"卷",以"件"为单位,既有利,也有弊.  相似文献   

2.
冯毓瑛 《浙江档案》2002,(12):10-11
200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正式施行.<规则>中明确提出了文书立卷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将以"卷"为保管单位,改为以"件"为保管单位,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立卷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对文书立卷进行了改革:归档文件实行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取消"卷"级整理,"卷"不再作为文书档案的保管单位和统计单位.以"件"为单位的文书立卷方式代替以"卷"为单位的传统立卷方式,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方便;但另一方面,时至今日这一方法并未得到普遍使用,可见新的立卷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英姿 《兰台世界》2006,(16):36-37
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001年1月1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改革了传统的以“卷”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老方法,提出了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新方法。笔者在此想通过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工作实践,进一步阐述自己对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方法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2001年开始试行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突出的一点就是机关文件整理归档时,不再用"卷"而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统计,传统的文书组卷、编号、装订和抄目等繁琐的手工操作方法将被以计算机存贮、检索和提供利用的现代化工作方式取代,这是档案工作的一项熏大改革.笔者认为文书立卷的改革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是档案工作的一大进步.其突出的优点是:  相似文献   

6.
杨茜 《陕西档案》2001,(6):14-14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正式颁布实施了,其核心便是将归档文件整理单位由"卷"改为了"件".新的归档文件整理方法较之传统的文书立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首先,以件为单位简单明了,档案人员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容易操作;其次,可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既可保证归档文件整理的质量,又便于检索、保管与利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促进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这一大胆而又适时的改革,勇敢而又科学的创新,广大档案工作者无不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7.
江红 《山西档案》2008,(1):43-44
自2000年国家档案局颁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以来,文书立卷改革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其实质是档案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单位的改革,核心内容是改卷为件.改革前档案整理的重点在于组卷,改革后档案整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正确地划分件.笔者查阅了许多环境保护专业期刊和档案专业期刊,都没有找到环保部门实施<规则>经验介绍和探讨类的文章.笔者经过学习和实践,认为环境监测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应用<规则>和传统的案卷整理方法,卷件结合,开展档案归档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出台的《归档件整理规则》对书立卷进行了改革,归档件实行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取消“卷”级整理,“卷”不再作为书档案的保管单位和统计单位。以“件”为单位的书立卷方式代替以“卷”为单位的传统立卷方式,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方便;但另一方面。新的立卷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有待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这是我国档案部门在新形势下档案业务建设的重大改革,是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制订打破了传统上采用的"立卷"作为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以"案卷"作为文书档案的保管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把机关档案员和档案部门业务指导人员从繁忙的"立卷"、"整理"、"装订"、"编目"工作中解脱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2月6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是我国机关档案馆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规则》的推行一改文书立卷传统方法,以件为单位对归档文件进行整理,简化了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加快机关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由于机关档案中的具有永久及长期保管期限的档案需要全部或部分移交各级档案馆,因  相似文献   

11.
依据国家档案局 2 0 0 0年 1 2月 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山西省档案局根据我省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于 2 0 0 2年 3月1 8日颁布了《山西省〈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实施细则规定了以“件”为单位归档的原则和方法。它的颁布标志着我省文书档案工作向数字化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也是我省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一个重大转折。一、以“件”为单位进行文书档案整理是对以“卷”为单位整理档案工作的延续以“件”为单位进行文书档案整理 ,无疑是对传统文书档案工作以“卷”为单位整理的一项重大改…  相似文献   

12.
1<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后档案管理是以"件"为单位,归档文件是以件号的先后顺序装入档案盒保管,每盒单装有数十件文件.  相似文献   

13.
陈英姿 《兰台世界》2006,(8X):36-37
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001年1月1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改革了传统的以“卷”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老方法,提出了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新方法。笔者在此想通过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工作实践,进一步阐述自己对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方法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文书档案是指机关活动中形成的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整理就是将办理完毕,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书档案以"卷"或"件"为保管单位进行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等,使之有序化的过程,上承文件材料的收集,下续文书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是非常关键的中间环节。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规范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国家档案局于2015年发布了修订后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以下简称《规则》)。《规则》是  相似文献   

15.
档案整理装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卷"为单位,一种是以"件"为单位,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文章将两种方法优点结合,对档案装订装具进行改革、发明"卷件合一"的档案装订夹,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张红 《陕西档案》2000,(4):20-20,17
看了1999年第8期《中国档案》徐青的《不裁不订"件"当家》一文,深受启发.文中提出档案以"件"为保管单位,是对档案工作的传统理论、观点、方法的变革,代表着档案工作发展的趋势.文中虽说的是文书档案,笔者认为实验测试档案也可参照办理,实验测试档案也应"件"当家.笔者以从事多年测试档案的实践体会,就档案工作以"卷"为保管单位和以"件"为保管单位在测试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利弊,谈谈我对实验测试档案以"件"为保管单位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7.
关于立卷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正式施行。《规则》中明确提出了文书立卷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将以“卷”为保管单位 ,改为以“件”为保管单位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立卷方法。以“件”代“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许多档案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而有益的探讨。本文通过两种立卷方法的比较及其对两种立卷方法的不同观点的论述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深化,使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成为了一种连续的自动过程,它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打破了文书管理与档案管理的界限.也就是说文档一体化管理改变了原有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案卷级管理"被"文件级管理"取代,即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变"卷"为"件".  相似文献   

19.
从2001年1月1日起,全省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归档文件实行以"件"为单位的整理方法,简化了整理,深化了检索,适应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为档案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目前档案提供利用仍处在手工检索服务的情况下,以单份文件为单位,也给档案的保管利用带来一定的问题和不便.笔者认为,从有利于档案保管保护和保密的角度出发,在归档文件的提供利用过程中,应设置档案借阅夹和代档卡.  相似文献   

20.
归档文件由"卷"改为"件"后,解决了基层"立卷难"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基层档案工作者的欢迎.但我们在日常工作的检查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进馆时限的临近,一些以"件"为保管单位的县直单位及乡镇,归档文件有散缺与错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