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活动可归纳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是对话行为的表现。听、说自不必说,就读、写而言,读实际上就是倾听的过程,倾听文本人物的心情,倾听作者内心的感情,实际上就是读者和文本之间,与作者之间进行的潜在交流,是读者与作者视界的交融汇合。写,即用笔说。作者在写文章时预设了一个隐性读者,写的人心中有一个臆想的听着,写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倾诉。"与对话交际密不可分的话语,活生生的话语,就其本性来说是希望被人听到,得到人的回应,对话的本质要求对话的终结。"在语文教学中,各种不同观点、思想的碰撞、对话,不仅仅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更是其所追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实际上,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这四种能力实质上都和对话有关,“听说”是对话的形式,“读”实际上就是和文本对话,“写”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对话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吴庆飞 《广西教育》2010,(13):48-48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听”是“说、读、写”的基础,没有细心的倾听,何来滔滔不绝地“说”,又何来洋洋洒洒地“写”呢?我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倾听”是最重要的学习本领,不能倾听别人的发言,何谈思考、感悟和对话呢?只有倾听才使深入思考成为可能,只有倾听,生生、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愿倾听也不爱倾听,或者不善倾听。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愿听、乐听、善听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读、说、听、写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加强调读、说、听、写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对话过程,实质上是听与说的本质联系。夯实语文的基本功.应以读为纽带、说为载体、听为收录,写为保存.四点联系,才能全面提高应用祖国语言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需要日积月累。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下面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50):21-22
伴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师们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在语文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可以和同学们之间开展卓有成效的配合,这是我们的教育初衷。与此同时,这也会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完善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把对话理论引进了语文教学领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师生倾听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语文对话式教学 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在听、说、读、写等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与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的目的,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言语表达方式.这种教学以感悟、体验、倾听、沟通、合作为主要特征,具有交融互动的立体网络形式,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学会审美创造,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9.
“倾听”的丧失与“对话”的误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倾听”的丧失缘于对“对话”的误会 研究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引进的“对话理论”,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前者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便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而合适的对话与交流,有“倾听”与“言说”两个侧面。“倾听”既是倾听文本作者的言说,又包括“倾听”自己(读者)的言说,作品的意义便产生于两种“言说”的融合。在这里,需要辨明几个概念。其一是“倾听”。它包含阅读文本和从文本获得自己(读者)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而绝非学生被动地听别人“读”课文。其二是“言说”。阅读行为产生便是言说,这里既有文本作者对读者的言说,又有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言说”,这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所以《标准》倡导“个性  相似文献   

10.
<正>听力主要由辨音力、理解力、意象思维力和抗干扰力构成。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四根柱子。听、说、读、写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都应同样重视。要让学生养成耐心、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能够结合说话人的语气、表情、手势等去倾听说话内容;能够把握住不同说话内容中的要点。一、小学语文听力课堂的现状与不足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听力课堂上,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语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学习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读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活动开展中,语文老师通常采取分析式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的字、词、句。对于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储备有限的小学生来说,与文本对话和与作者对话是难以实现的,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阅读,建构起感性体验,在体验中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2.
“对话”理念引入语文教学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中的一大亮点。在《标准》中 ,“对话”一词出现在两处 :“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前者指一般教学对话 ,包括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主体间对话 ,它贯穿在语文读、写、听、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后者指阅读教学对话 ,它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2)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4)教师引导学生在同伴之间展开对话以加深对文…  相似文献   

13.
岳学荣 《考试周刊》2012,(38):26-2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和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说到底,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读"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十分注重听、说、读、写。听为倾听,包括识记与思考;说为口语表达,体现短时间内的语言组织架构能力;读为阅读,考验读者对作品的感悟与品味水平;写为书面表达,更多地表现作者对材料的选择、详略与先后的安排以及为作者情感、作品主旨服务的能力,它是听、说、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的说,也即"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讲,这又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讲两部分。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阵地。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言语交际。语文教学就是师生之间通过话语、文本等言语作品以及听、说、读、写、思等言语活动进行的思想、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是一种典型的交际活动。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难的问题是较普遍的。由于城乡学校差别很大,农村初中教学设备比较简陋,语文教学质量不容乐观,许多问题亟待改进。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成为农村语文教师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把对话理论引进了语文教学领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师生倾听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因而,倾听,可谓是阅读教学的精魂,学会了倾听,可谓是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精魂。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倾听。  相似文献   

18.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较为盛行的是“听说领先”。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也只是说的能力训练,而忽视了倾听能力的培养。但学生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概念,分解出来则是听、说、读、写的四项能力。只有使这四项能力得到同步同质的训练,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