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各地都兴建了大量的住宅小区,但是这些小区绝大部分都地处郊外和边远地带,其配套服务跟不上,尤其是住宅小区的文化设施缺口较大。因此,这些住宅小区虽被谓之为“文明小区”,却缺少文化气氛。生活在文明都市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没有文化配套设施的小区只能算是低层次的小区,因而,他们呼吁建立社区图书馆。为提高住宅小区的文化品位,满足小区居民学习的需要,把知识与文明注入小区,已成为图书馆扩大读者服务工作范围的又一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住宅小区作为居民常住聚集地,对配套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为居民提供可靠用电,其配套电力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小区配套电力的设计并不简单,既要保障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又要考虑小区住宅的灵活方便.从住宅小区用电特点、楼层特性出发,结合我国城市新型小区建设实情,为供电系统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中城市的住宅小区配套学校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城市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模式大体是:校舍均由土地开发单位负责建设:学校的建设资金均在开发商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或其他税费中扣减;学校竣工后,开发商均应将校舍无偿交给教育行政部门使用或管理。这一建设模式在实行过程中暴露出了种种问题。本文侧重在对广州市小区配套学校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试探讨能够兼顾城市发展趋势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电力建设,作为小区建设中十分关键的部分,能否保障今后居民可靠供电,将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根据住宅住宅小区用电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可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措施,探讨了住宅小区供配电方式的选择.并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办好新建小区小学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办好新建小区小学的探索●张玉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个个新建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为满足小区居民家庭的教育需求,许多“小区小学”便应运而生了。大城市的新建小区多建在原来的城乡结合部或郊区,小区小学大多是新校。这类学校生源住处相对集中,家长大...  相似文献   

6.
生态住宅是当今小区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对生态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施工、小区环境管理及提高居民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加以分析。讨论在小区建设与管理中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住宅小区是由学校投资建设、分配给教职工居住并自行管理的小区。这些小区一般毗邻学校,相对集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服务设施齐全,它曾以文化层次高,环境宁静优雅而成为都市里具有独特风格的村庄。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发展,高校逐步推行出售公有住房以后,打破了计划经济模式下相对独立自管公房的格局,居住区内产权多元化格局对传统管理模式形成强大的冲击。公房售后管理问题、积极探索高校房管体制改  相似文献   

8.
《天津教育》2011,(9):20-20
为保障住宅小区居民适龄子女就近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天津市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建幼儿园,否则不予审批和验收。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使用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建住宅小区凡是没有配建幼儿园的,  相似文献   

9.
5月16日市委书记尉健行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来到西三旗“育新花园”高校教师住宅小区工地视察,并看望慰问了正在施工的干部、工人。 市高教局副局长汇报了高校教师住宅小区建设情况;承担小区设计任务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介绍了小区的规划设计。1991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研究的基本状况,掌握研究的前沿问题,便于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回头看”,文章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六年来我国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研究的热点包含学前教育、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治理工作。研究主题集中在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转型研究、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治理研究和小区配套幼儿园的配建标准研究。未来研究者应拓展研究视角,加强国外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经验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加强后续的质量监督和法律保障研究;增加研究的实效性,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典型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杜冰 《中国德育》2013,(13):56-57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小区配套学校,从建校之初就存在两大发展瓶颈:一是生源方面,学校所处小区的居民主要由城市拆迁、失地返迁及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组成,家长的文化素养、文明程度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几乎就是一个空白,甚至还存在着很多不正确的价值引导,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师源方面,独生代教师占全校教师一半左右,他们与上几代教师相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作用下的城市住宅小区居民新生活模式是电子社区的研究一个重要命题.在系统分析城市住宅小区内外部技术环境3大变化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包括小区居民在自身认知、行为决策模式和新行为类型上的新生活模式,并指出了住宅小区管理由原来的传统模式向有网站积极参与的新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教育导刊》2014,(10):F0004-F0004
广州市越秀区五羊小学建校于1987年,是广州市最早的小区配套学校之一。该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一级学校、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越秀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诗歌节诗歌教育示范学校”、“广州市少先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示范基地”、“PRT英语学科共建平台示范学校”、“助童为乐新儿歌示范学校”等。  相似文献   

14.
今冬寒假,各类补课黑班又在沈阳的居民区、大街小巷红火起来。记来到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南九中路上的“教师小区”.这里最特别之处就是只有六栋楼的住宅小区里竟然停着300多辆自行车.小区内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学生。记绕到一户居民家的窗外.看到窗户已被挡得严严实实.顺着另一侧窗户透出的光线.只见一间10余平方米的室内.密密匝匝摆着12张3人用的小课桌,屋内正在上课。  相似文献   

15.
小区作为人群较集中的社会空间 ,其形态、结构、功能等诸多因素无不对居民的安居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硬化”、“绿化”与“美化”这“三化”问题更直接影响着入住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论证了小区规划与小区管理中“三化”的关系及其在建设有特色的小区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是解决我国幼儿园“入园贵”“入园难”“就近入园”问题的重要举措,分析相关政策文本及实施效果,对调整与改进后续出台的政策文本具有重要价值。从政策工具、文本内容以及阶段性实施效果三方面,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7份省级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强制型政策工具、系统变革型政策工具、引导型政策工具在政策文本中使用较多,满足国家2020年底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的诉求;激励型政策工具、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影响小区配套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多个省(区市)的政策在治理目标、治理任务、治理步骤、治理保障方面与国家政策同质化程度高,其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较为明确。在阶段性实施效果方面,绝大部分省(区市)实现了政策规定的目标,但对小区配套幼儿园内部质量关注较少。建议政府适度增加激励型和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多渠道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内部质量监管,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满意度评估。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加快了居民住宅建设的步伐。为了及时解决新村居民的孩子的入学问题,我们把新村小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设施的配套建设与新村小区的建设同步进行。几年来,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丰源淳和小区供电设计情况,从负荷配置、供电系统、高压配套设施、低压配套设施、电能计量、配电自动化等方面就住宅小区配电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参考》2007,(9):97-97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是由3所极其普通的学校合并而成的。建校4年来,学校始终把“引进专家,以课程改革实验为突破口,走创新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的重之中重。努力使分校成为为海运仓小区居民服务的一流精品学校。  相似文献   

20.
简约明了。多媒体课件重点突出、简约明了,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理解教学内容。我校制作的感知课“小小建筑师”多媒体课件以简洁的图案表现居民住宅小区的全貌和各组成部分,并根据教学需要(搭建小区的先后顺序、语言训练等)编程,小区全貌显示和各个组成部分(房子、路、大门、树)按一定顺序依次显示,并可反复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