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四字,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特别是“瘦”字之运用,意蕴丰厚,有说不尽的精妙之处。但据笔者考查,“绿肥红瘦”仍有源头可以寻索,“瘦”字并不是李清照的独创。对一般植物来说,用“绿”指代“叶”,用“红”指代“花”,用“肥“形容茂盛,用“瘦”形容枯萎,这既是生长规律之“常景”,又是罹于风雨之“变景”。一个“瘦”字视为“常景”往往感“韶光易逝”,  相似文献   

2.
很多文人墨客的雅称往往精当而浪漫,李清照的雅称“李三瘦”却浸染了她的幽寂情怀与苍凉感喟,对女性身姿的审美反而退至幕后、“李三瘦”源自她的一首词。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词作中,用语多喜重复。笔者经过严谨地统计发现,“酒”字出现的篇目约占总篇目53%,“雨”字出现的篇目约占总篇目36%,“瘦”(含“憔悴”)字出现的篇目约占总篇目18%。“酒”、“雨”、“瘦”字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那么它们也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字眼了,必定蕴含着更深的意义,这不仅仅是用语的习惯,隐隐地还有一种象征的意味。本文通过对“酒”、“雨”、“瘦”字的论证,揭示了其深层次的文学的、思想性的、性格的,甚至语言学的真正内蕴。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上,是惟一能与一流名家相抗衡的女词人,其词作的1/3均运用了“愁”字,本根据李清照不同生活阶段对“愁”字的运用进行了分类,并对“愁”字的审美特点和思想意义进行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5.
应是绿肥红不瘦○刘武德宋朝女诗人李清照填小词《如梦令》,末句中“绿肥红瘦”四个字,形象描绘春末夏初的景色,可谓神来之笔。最近一位语文专家撰文指出:目前语文园林的现状是“绿瘦红也瘦。”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不是吗?语文教学陷入困境:费时多,收效少;教师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许多挥洒着中国滋味、承载着中国人审美情趣的字眼极为灵动与自然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字之美.“瘦”字便是其中的一个。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散曲,诗人们喜欢以“瘦”字来摹景状物。  相似文献   

7.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瘦”与“愁”象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她把自己喜怒哀乐的全部感情熔铸在这两个字当中,从中表现出自己的婉约词风和美学追求。仅仅品味把玩这两个字,就有一种淡淡的苦涩、绵绵的感伤,但不乏那种烧乎乎的辣味。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的词,词风婉约清丽,语言浅近自然,情感真挚坦荡,意境清新雅致,因而被誉为“易安体”。她的词不枝不蔓,字字句句透露着慑人的魅力。而作者最喜用的文字,最青睐的物象,最崇尚的审美境界就是“瘦”。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和纳兰性德在词作中反复使用"瘦"字,他们在"瘦"字词意象的选择及使用频率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他们在词作中频繁地使用"瘦"字,既有时代的因素,也与词人独特的人生体验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易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人比黄花瘦”这句,历代评家多有叹赏,基本上都对句中“瘦”字称妙。明·王世贞的意见可为代表:“词内‘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又‘天还知道,和天也瘦’,又‘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俱妙。”(《翕州山人词评》)但叹赏虽多,作进一步分析者几乎没有。近代的评家论述的多了一点,但又多是就词论词,从词作的创造性、映衬手法和音律上做文章。笔者则认为这一“瘦”字体现着一种既是时代的,又是独特的一种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对于李清照的《词论》,后来的词论者一般认为她的词学理论与苏轼是相互对立的。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笔者从李清照的苏学渊源、个人经历角度对《词论》进行分析,认为她的词论对苏轼的词作及理论有着更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是中国学史上的杰出词人,不仅在创作方面成绩卓,以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擅名词坛,而且在理论建树方面亦有辉煌成就,其《词论》堪称词学丰碑。然而,在其家学之中却并无词学渊源。对李清照产生重大影响的词家当是晁补之。晁补之评词的理论观点,对李清照词学理论的形成有所启发;晁补之的词作,对“易安体”的美学风范也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李清照的《论词》的批评集中在她的“协律说”和对苏轼的批评上,这些批评虽然有合理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本文从李清照的词学本体论精神出发,注重发掘《论词》对词学的本体论建构的贡献,廓清《论词》的批评维度,还原“协律论”的真实意义,对《论词》的价值进行了多方位的重审。  相似文献   

14.
人们多以“味”、“韵”、“格”等审美概念概括词作的不同审美本质和特征,先著在《词洁》中提出的“洁”同样属于一个蕴含丰富的审美范畴。先著所谓的“洁”主要体现在词调、词的韵律以及语句的锤炼三个基本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洁”的内在核心,而“雅洁”和“才高情真”则是“洁”在更高层面的要求。文章采用分析法着重探讨“洁”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先著的词学思想和审美主张。’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词是贯通南北词坛的桥梁,是李清照使词从艳情感怀发展到伤乱忧国,她对后起的词人影响极大,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清照无论在生活还是作品中都表现了非常特定的复杂性,这是有目共睹不可回避的。我们在研究她的生平和作品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她文化性格的复杂性,本文主要是从其前后期生活、时代背景、文化传统、性别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文化性格复杂性的形成原因,以助于我们更彻底更深刻的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6.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词人。他的词集《乐章集》中"香"字共出现的次数高达81次,其中不乏清雅之作,可以看出柳永世俗之乐的审美情怀。但是,"香"大量集中在绮罗纤艳闺阁园亭俗词之中,这不仅与柳永本人浪漫率真的性情有关,更是和作者的人生境遇有密切的联系。柳永的这些词擅于和自己的悲苦生涯融合,彰显作者的独特审美视角,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北宋大众审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李贺是中唐时代一位独特的诗人。家世的衰微、时代的局限,身体的赢弱,将他经世治国的理想抱负击个粉碎,所有这些促使他开始对人生、命运、死亡进行思索。他的“鬼诗”寄寓了对现实的厌恶和对理想的探索。在艺术上,“转益多师”,注重人物心灵,朦胧晦暗的意象,以及超常的想象与幻想,形成一种幽峭冷艳、荒诞虚幻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典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其词作以其女性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深深地打动着世人。世人对其词多有评价,但多为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方式的论述。本试从美学角度对其作一定的探讨,以期能粗略地展现其悲剧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的诗引亢悲愤、雄健浑厚;而其词却曲折含蓄,细腻婉转。诗中是鲜明的爱国情感,词里却蕴藉的女儿情怀。通过对李清照诗词创作的思想性加以比较,探求李清照诗与词思想性的差异,展示二者在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风采。  相似文献   

20.
张炜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2):29-32,86
以李清照词作的菊花意象为分析文本,探究文学流变和文学脉承的胶合关系,并以局限分析为感性批评的深入要端,围绕李清照菊花意象的诸种语言特征进行即情即景式的说题性梳理,通过李清照的菊花意象使人们看到儒释道文化对人心灵世界的征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