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科学。因此,化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奥秘。辅助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就应当围绕上述化学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其中那些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难点来开发。就化学知识来说,不同的教材内容,有其特殊的难点,必须突破;但就整体来讲,则有一些共性的化学问题亟待计算机辅助其突破:  相似文献   

2.
黎颖 《中学理科》2006,(11):67-68
电救科研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应当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嗣绕教学难点来寻求电脑软件的辅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一门自然科学.凼此,化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思考化学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奥秘.辅助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就应当围绕上述化学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其中那些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难点来开发.就化学知识而言,不同的教材内容,有其特殊的难点,必须突破;但就整体来讲,则有一些共性的化学问题亟待多媒体辅助其突破.笔者从自己教学中运用电脑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的一些经验出发,谈一谈体会.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是系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初中化学绪言课是启蒙学习的第一课。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在了解化学学科的性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后,重点放在认真观察实验l-4的现象,仔细分析这些现象的特征,深刻理解和辨析三对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并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下面就三对概念作简要分析、比较:l.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若没有变成别种物质,只是物质形态改变,并…  相似文献   

4.
正浅析变化在初中阶段,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宏观上看,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看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时常伴随一些现象如: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沉淀,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是有了这些现象不能说明一定是化学变化,也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这些现象。我们要透过现象来看本质,即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  相似文献   

5.
略谈中师化学概念的教学广西崇左县教师进修学校黄进勇化学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它能深刻地反映化学过程中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掌握物质变化的本质及物质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它包括有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化学量和化学用语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化学基本概念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主要构成之一,是化学教学中最关键、最中心的内容。化学概念是在提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合成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化学现象的基本属性。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实验、观察以及对物质现象的分析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离开化学概念,学生就不能从本质上把握物质的属性,也就不能真正掌握物质变化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教学中必须要根据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把握物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知识是教学语言的内涵。化学课的教学语言有其特定的要求。1、语言的科学性。教师应正确地运用好化学概念和化学术语,确切地表达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等及其规律,忌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去代替化学概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提问学生和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都不允许出现不确切的语言。如在描述微观世界里的微粒运动、变化时就不能随便用宏观世界中物质运动、变化现象加以  相似文献   

8.
很久以来,人们就重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的教育,法国著名数学家保罗·朗之万就说过:“在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化学学科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科学发展史揭示了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物质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它无形地融合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和方法。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就是一个典型,如果没有众多化学家致力于实验研  相似文献   

9.
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系统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是化学学科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电化学。下面,分别就三部分内容如何渗透环境教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客观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以研究物质、物质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化学学科亦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个逐步深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这种深化过程,以发展的观点进行化学教学.使学生对化学概念和理论的认识不断得到推移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自然地接受了任何过程都是不断推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铁钉生锈、煤炭燃烧、钢铁冶炼等,看到一些物质变成了另一些物质。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揭开化学世界的面纱。学习化学,掌握好化学知识,就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用途和制法的学科.在物质中当然不乏气体,而气体的存在,就脱离不了压强.可以说,化学中压强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以实验为手段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学生学习化学是以观察物质及其变化为其特征的。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化学基本概念在中职医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学习化学理论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化学概念,就不能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的属性,当然就难以真正掌握物质的变化规律,也就难以预见和控制物质的变化。如果把化学知识比作殿堂的话,基本概念就是地基。  相似文献   

15.
单元总体说明苏教版(六上)第二单元《物质在变化》将带领学生接触到有关化学方面的浅显知识。那么化学是什么?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正是这些物质的不断变化,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化学就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或许学生对化学还比较陌生,其实,化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如我们熟悉的水,如果把它放在冰箱冷冻室里,液态的水慢慢变成固态的冰,把冰从冷冻室中拿出来,它又慢慢地变成液态的水。如果把一杯水放在炉子上加热或在太阳光下晒,液态水就会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天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中平凡的水,在工农业生产、江河海洋航运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化学实验更是少不了它,因它能在物质变化中大显身手。区别变化通过加热液态水、碱式碳酸铜的实验及生成物的验证,我们知道,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由此可见,物理变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不仅物质状态发生变化,而且生成了新物质。  相似文献   

17.
<正>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包括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两大类:概念部分有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化学量等;原理部分有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电离与水解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机反应理论等。其中概念是原理的前提和基础,而原理是对概念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化学理论性知识。  相似文献   

18.
辩证法原理的化学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其中蕴藏着许多辩证法原理.通过化学上的十余个例子说明物质世界之间是有联系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1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物质变化过程中量变能引起质变。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神奇的化学世界里充满了辩证法。诸如氧化、还原,化合、分解,溶解、结晶,中和、水解,加成、消去,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化学键断裂、化学键形成等等。本文仅就中学化学中量变引起质变规律和物质之间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规律简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在物质或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必定伴有能量变化。这一化学现象反映了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辩证关系。就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而论,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为什么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放热现象和吸热现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必定具有一定能量。物质分子的运动包括动能和位能;分子组成中的原子或离子间有化学能;原子核中核子间具有核能。下面对这几种能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