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哈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人"的教育;芝加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益智厚生";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重基础、强交叉",这三所大学在美国顶尖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独具特征。它们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制度以及课程设置三个纬度廓清了美国精英式高等教育的本质诉求。强调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应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学的核心职能在于教学育人,以制度的约束保障本科教学的重要地位;大学要为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大学教育是自由的教育,是为了自由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自由教育来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其本质在于培养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拥有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就是自由人,或者说是公民或绅士。在今天看来,虽然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包含有一些过时的思想,但是其深刻之处不容否认:学习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种人格;对于受教育者自身而言,自由教育的价值在于获得更好的生活方式;纽曼的自由教育在今天更多地演变为所谓的通识教育。现代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应该在于发展受教育者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应该仅仅是增长知识的总量。知识本身就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不是锻造"工具人",而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人学视域下,大学素质教育的旨趣在于养成文化自觉、塑造大学生类主体的自由个性的人格、回归教育本体性功能,通融科学与人文、构筑大学共同体和培育丰富大学精神等。  相似文献   

4.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是西欧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在中世纪的西欧 ,大学享有多种特权。这些特权包括居住自由、生活和教学秩序不受干扰、司法自治、罢课和迁徙、免税免役、自主颁发教学许可证 ,等等。这些特权 ,一方面是大学及其师生为了维护自身权利同教会、国王和城市进行斗争获得的 ;另一方面 ,也是大学巧妙地利用国王和教会的矛盾而获得的。除了“斗争”和“利用”之外 ,大学独特的社会地位 ,如大学师生的僧侣身份、大学为包括教皇在内的高级僧侣提供教育机会、大学教育成为城市和商业需求依赖的对象、优待大学是尊重知识的传统的一部分 ,等等 ,所有这些因素 ,自然而然地都对大学获得特权起了重要作用。这些特权不但保护了大学的自由 ,促进了大学的普遍兴起 ,也扩大了知识的传播 ,为近代欧洲大学的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中世纪大学特权的研究 ,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力量与大学发展之间的互动和问题 ,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红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3):106-109
威廉·冯·洪堡是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通过对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分析,详细考察洪堡十九世纪初提出的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大学具有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双重职能,大学教育应当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统一起来;大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完人",即具有完美无缺的人性,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大学教育必须独立于国家政治之外,力主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6.
肖建 《高等理科教育》2013,(2):12-16,62
作为第一部阐述大学理想的著作,纽曼从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定义出发,在强调大学传授自由知识和提供自由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的理想在于具有理性的、良好的社会人的培育。隐藏在纽曼的大学理想背后的是其关于"人是宗教和理性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的人性假设,纽曼大学理想的人性假设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7.
去行政化改革与回归现代大学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行政化导致我国大学背离了其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集中表现在大学组织特性迷失、精神异化以及教育主体缺位等方面。现代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术共同体,其核心功能在于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才,其永’巨的价值在于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精神品格表现为自由与独立。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回归现代大学本质,坚守学术本位价值、学术组织责任和学术逻辑导向,高扬现代大学精神,是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大学本质上是融"学术性"与"契约性"为一体的契约联合网络,大学、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是"异质共生与互补"的关系,大学社会责任的逻辑起点在于基于交换关系所衍生的"契约性"与"学术性",其本原性质可表述为基于"学术性"的契约之履行过程。大学社会责任可以分为学术责任、育人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伦理责任,大学社会责任的价值根源在于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大学社会责任履行可通过"学术力量主动"、"市场力量推动"与"社会力量引导"来予以实现。据此,可以构建包含价值根源、实现路径、责任与契约类型等在内的大学社会责任的履约机理模型。大学社会责任的履行要有一个"边界",其治理要义在于"有限度承担"而非"过度活跃"。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从建立有利于学术自由实现的制度环境入手。重点在于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依法落实和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理清社会与大学的关系,依法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管理;理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依法构建大学内部权力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证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方向在于生命教育的融入。检讨当前海峡两岸之大学通识教育的主要挑战,厘清大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本质及其目的,论述大学通识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之方法在于教师自我之转化与教学方法之改变,重申教育是一种志业,大学教师应参与学生知识的成长与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