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23,(3):136-137
<正>这是一本介绍动物如何睡觉的趣味科普读物。全书生动活泼地介绍了蝙蝠、蜗牛、鲨鱼、水獭、熊、长颈鹿、斑马、海象、鸭子、欧洲鼬、青蛙以及人类12个物种的睡觉习惯,通过动物千奇百怪的睡觉习惯,让孩子了解到睡觉的重要性,进而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相似文献   

2.
这个眼神失去了寻常女童的天真柔和,却似曾相识。25年前刊登在《国家地理》封面的阿富汗少女也是这样的眼神——清澈,面对镜头没有丝毫躲闪;狐疑,充满对世界的不确定感;凌厉,也许她的心灵经过重重磨砺已经坚硬;惊恐,一种身处危险之中的动物本能。这是所有难民营孩子们的标志性眼神。你身旁的孩子直到长大都不会有的眼神。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12,(12):48-48
百科全书:自然探秘崔钟雷等著2012-2 25.00元978-7-5312-3224-7本书是一个浓缩的大自然博物馆,里面包含了动物、植物、气象气候、环境等一系列自然知识。一本书带孩子畅游全世界;一本书让孩子认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一本书给孩子最多的自然知识。  相似文献   

4.
《新闻爱好者》2007,(7):F0004-F0004
智启幼儿园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大河村西头,总面积720平方米,开设有日托、周托和月托。该园硬件设施齐全,每间教室都配备有空调、电视、DVD、电子琴等,为孩子创造了舒适的学习娱乐环境;厨房配备有消毒柜、消毒灯等,园里还聘请营养师制定了“科学周”营养计划,让孩子吃得开心,吃得放心:孩子的活动乐园,位于一楼大厅儿童游乐场。智启,俨然一个孩子成长的天堂。智启幼儿园园长石蓉介绍起来充满了自豪。  相似文献   

5.
<正>本书取材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接收、抚养了三千多名南方孤儿,小男孩希吉尔被一户善良的牧民领养并落户草原。天性敏感胆小的希吉尔害怕草原上的一切,没有朋友的他觉得很孤单,草原上的奶奶、额吉和阿爸把希吉尔当作亲生的孩子,用爱和温暖给了希吉尔草原孩子应该有的勇气。希吉尔渐渐消除了对草原的抵触和害怕,还与草原上的小伙伴和动物们都成为了好朋友。草原给了希吉尔无私的爱,也使希吉尔成长为一名勇敢善良的男孩。  相似文献   

6.
百科全书:自然探秘崔钟雷等著2012-225.00978-7-5312-3224-7本书是一个浓缩的大自然博物馆,里面包含了动物、植物、气象气候、环境等一系列自然知识。一本书带孩子畅游全世界;一本书让孩子认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一本书给孩子最多的自然知识。百科全书:军事档案崔钟雷等著2012-225.00978-7-5312-3225-4虽然我们身处的大背景是和平的,但是人类的局部战争一直持续着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23,(3):124-125
<正>本书作者从生命、人性、物性、心性、慧性、危机以及意义七个方面展开介绍,尽量以读者更好理解的方式一一阐述和分享。七个章节也是七堂课,引导读者与孩子互为老师,相互学习,内容关乎心理,又不只心理。作者认为缺少了生命教育,其他教育都只是无根浮萍,无论堆砌多少知识和财富也无法给孩子一个身心安定的人生,而安定比幸福更能带给人们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台湾作家刘克襄喜欢动物,在作品中将动物拟人化,也让自己化身动物在作品中出现。以前是鸟人,现在是豆鼠。并以绘画本出版《不需要名字的水鸟》、《鲸鱼不快乐时》和《豆鼠私生活》,这种绘本童书一反流行趋势,以黑白印刷,简单活泼的线条,充满了趣味,也传达丰富、深层的思想内涵。孩子看得懂,但有些大人却看不懂。刘克襄7岁的大儿子对日本电影“哥吉拉恐龙”十分痴迷。他常常带孩子到野外赏鸟和观察自然,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23,(6):58-59
<正>本书既从词源学角度阐述了身边经常出现的小动物的学名的来历和演变,又从其外形、叫声、习性等方面描述了小动物的有趣特征,以及动物与人类的邂逅、交集等。书中文字通俗有趣,图文并茂,是一本供家长与孩子贴近自然、共享亲子好时光的趣味图书。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听故事、做游戏、爱动物,这里面体现了怎样的儿童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孩子对生存意义的追寻中回答上述问题,以此建构儿童影视理论,来解释想象力和参与对于孩子的意义,并探索读解儿童影视作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23,(6):40-41
<正>本套书展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与孩子最为常见的8种亲密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决家庭育儿的关键难题,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教育意义,帮助孩子感受并接纳家庭的温暖和爱。  相似文献   

12.
萧泰 《中国编辑》2003,(3):40-41
少年儿童是少儿期刊的读者或者说“上帝”,因此,少儿期刊从内容到形式,从封面、开本到插图、版式,从栏目名称到文章(作品),都要切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喜欢看,看得懂,看后能受益。毫无疑问,少儿期刊是属于孩子的,它应该给孩子带来阅读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遐想的快乐,给孩子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它应该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为孩子说话。这,该是我们每一位少儿期刊编辑都应确立的儿童本位观。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两极     
人生的两极——幼儿和老人有极其相近之处;脚步都蹒跚不稳,都没有或仅有几颗牙齿,且刚出生的婴儿也是一脸褶皱,毛发稀疏。他们都很脆弱,需要扶持,喜欢发出口齿不清的喃喃自语;甚至孩子和老人情感都易外露,为芝麻绿豆大的事执著得令人发笑。我想,和年轻力壮者相比,和忙得一塌糊涂者相比,孩子和老人似乎面对着空无,而空无是需要填塞的,在孩子的手中塞一根棒糖,给老人的手中置一柄手杖,日子似乎变得实在了。卧在怀中的猫,伏在脚下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书目》2022,(4):42-43
<正>作者向家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展示了如何与孩子一起开展有趣而平和的冥想课程,是一本实用的儿童冥想指导用书。书中介绍了各年龄段孩子的冥想练习方法,指出了冥想的不同类型、引导语、要点、注意事项等,还有针对孤独和多动孩子的冥想治疗法。练习冥想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学习放松,学会放松能帮助孩子(还有你)一步步走进冥想的殿堂。放松能消除身体、心灵和情绪的紧张状态,并为觉知铺平道路。我发现,教孩子放松要比教大人更容易,因为成人头脑中的逻辑思维往往形成阻碍。  相似文献   

15.
今天,即使在偏远的乡村,没有一个父母会忽视为孩子补钙。大家都认为孩子体内缺钙,是一件不能轻视的紧急状况;但是你要问一个父母,你的孩子精神是否缺钙?很少有家长会认同自己的孩子精神缺钙。  相似文献   

16.
今天,即使在偏远的乡村,没有一个父母会忽视为孩子补钙。大家都认为孩子体内缺钙,是一件不能轻视的紧急状况;但是你要问一个父母,你的孩子精神是否缺钙?很少有家长会认同自己的孩子精神缺钙。  相似文献   

17.
刘迪 《新闻天地》2011,(3):14-14
最近,东京四谷有所“中华学校”人气飙升。小一入学考试,37个名额,竞有63个孩子来争。据悉,人气最大原因之一,就是该校使用中日双语教育。据该校刘校长介绍,这所学校规定,校内孩子之间讲话,一定要用中文。不要以为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中国人,刘校长说,“其实,不少孩子双亲都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至于父母一方为日本人的,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8.
本书从孩子的8个好奇的问题出发,组成8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分册名为《假如大象没有长鼻子》《要是人长尾巴会怎样?》《喜欢?不喜欢?》《亲一亲又怎样?》《谁说的?》《好吃吗?》《谁在生气?》《好玩吗?》,故事以古灵精怪的提问游戏为切入点,涵盖动物的认知、观察和对各种事物的探索、生活的思考。每个故事结尾都巧妙转折,出人意料地结束,启发式的结局引发孩子独立思考,激发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相似文献   

19.
孩子生来充满好奇心,一刻不停地探究身边的一切事物,在我们眼中平淡无奇的物件对他们来说都妙不可言,把玩许久.好奇与探知是孩子最重要的本能之一,是心智不断成长的动力源泉.如何引导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从小接触科学知识,了解身边的世界,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是家长的一门必修课. 好的科普读物应该具备这些要素:内容出自权威机构、顶尖科学家之手;讲述的知识准确严谨、新颖前沿;与生活联系密切,文笔生动,通俗易懂;绘画和图片精彩有趣,引人入胜,说明性强.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孩子在梦中,来到一个宫殿,一个女孩出来迎接他,介绍自己叫王小零,要带他参观她的零王国。这儿的公民都剃光头,你可以放心地与他们握手,但不能和他们拥抱;握手就像加号,你还是你自己,拥抱则像相乘,你就变成零王国的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