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出发,以12家创新型制造业企业创新过程作为案例,探讨3个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制造业企业创新过程中资源整合的共有影响因素及不同路径。研究发现:(1)创新战略是3个阶段的制造业企业创新过程中资源整合的先决因素,组织结构调整、创新情境、运营环节是其驱动因素;(2)3个阶段的制造业企业呈现出不同的资源特征,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对外开放广度、资源匹配程度、多方交互强度均表现出从小到大的变化趋势,并且影响到创新过程中资源整合方式的不同,结合共有影响因素,引起资源整合路径的不同;(3)3个阶段的制造业企业创新过程中适用不同的资源整合路径,初创期采用主动—配合型整合路径,成长期选用开放—对接型整合路径,成熟期使用生态—协同型整合路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者群体创办企业的微观过程,研究这类创业企业的成长路径。选取6家学者创业企业的发展历程作为研究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提出技术路径、资源路径、补短路径、扬长路径、资本路径、人才路径6个主范畴及其对应的20个子范畴,构建学者创业企业成长三级动力火箭模型,归纳出学者创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6条主要成长路径:在初创期可通过技术路径和资源路径打下生存基础;在成长期可通过补短路径和扬长路径取得快速发展;在成熟期可通过资本路径和人才路径持续迸发生命力。根据研究发现,建议创业的学者群体在自身擅长的技术领域开展创业,在筹备期积极争取课题或项目资源、在初创期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在成长期着力克服旧路径依赖并放大核心优势以及在成熟期预先储备资本运作技能。  相似文献   

3.
在3D打印产品市场化推广过程中,以商业模式的视角研究3D打印企业的成长过程非常重要。本文对三家3D打印典型企业的成长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将三个案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归纳出3D打印企业成长路径并得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民参军成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模式。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提炼出民参军知识转移的18个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融合环境、创新主体、运行机制、主体交互和合作障碍5类主因子,构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视角下民参军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并结合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进行验证假设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军民双方良好的融合环境、运行机制、创新主体、主体交互等影响因素对民参军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合作障碍对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运行机制对主体交互有正向影响;融合环境和运行机制对合作障碍具有负向影响;同时运行机制对民参军知识转移绩效的总效应最大,在转移过程中扮演着关键助推角色。  相似文献   

5.
科技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力量,针对科技企业成长阶段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成长和品牌成长对科技企业成长具有显著作用,基于技术创新和品牌联动关系及各自成长阶段,以组织结构变革和市场顾客群体扩散为划分标准,构建科技企业成长阶段模型,包括聚焦、骤升、规范、成熟和持续五阶段。通过南京威尔药业、巨鲨医疗和华为三家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研究模型的正确性,为我国科技企业发展提供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技术创新战略理论的基础上,以玉柴公司为案例对其创新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回顾公司的背景与发展历程,从技术发展路径、产品策略、服务策略、营销策略与配套策略等各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归纳出一个环境-战略-创新协同演进框架:在起步、成长和成熟三个不同阶段,分别采取生产导向、多元化和绿色等企业战略,并据此分别采取由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的不同组合所构成的不同创新战略.归纳出成熟产业中后发企业一般性的创新战略,即在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价值导向创新战略、价值+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导向创新战略.最后,讨论了后发企业创新战略的适用特点.  相似文献   

7.
破坏性创新作为一种新的战略性竞争工具,对企业突破成长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奇瑞公司为例,使用扎根理论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对奇瑞公司的成长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情境化方式构建出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成长模式框架。研究发现,奇瑞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嵌入了破坏性创新战略,通过技术破坏、产品破坏、市场破坏和服务破坏等方式完成了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并实现了快速成长。归纳总结了奇瑞公司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成长模式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价值链升级过程中东软集团核心能力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晖  郭净 《科研管理》2012,33(9):116-122
以东软集团为例进行纵向案例研究,探讨了东软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升级的全过程,分析了各阶段对应的核心能力,构建了价值链升级过程与核心能力演进的动态互动模型。研究发现:软件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路径包括软件外包、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跨组织合作开发三种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核心能力也相应地进行动态演进,并实现了从内部资源整合向外部资源整合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企业从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迈入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信息资源整合将成为大势所趋和发展方向。本文从这种背景出发,探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障碍,总结了当前企业电子商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分析了企业电子商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容,构建出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林  陆亮亮  刘娟 《科研管理》2021,42(8):43-58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的融合,模糊了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跨界成长,甚至颠覆产业竞争格局,但国内外文献尚未对此进行应有研究和探讨。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情境,结合商业模式创新视角(要素创新和价值创新)和企业跨界成长方式(内生式和外生式)两个维度,从理论上剖析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跨界成长动态影响关系,并构建具有四种不同情景的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案例比较分析法,选取四种不同情境的典型企业(包括荣昌洗衣、尚品宅配、腾讯、携程)作为案例对象,分别探讨“互联网+”情境下案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跨界成长的影响作用及其发生机理,然后通过案例间横向对比分析,识别了驱动企业跨界成长的客户价值、战略合作关系、价值共创三项关键性因素,并总结出分类模型演化规律。本文研究结论能够对深化企业跨界成长战略的研究思路和视野,拓宽商业模式创新的应用范围以及优化变量动态关系模型等方面提供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关文献,建立技术创新一商业模式创新概念分析模型,结合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案例,指出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主要是从技术创新开始,通过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形成企业新的竞争力和新的赢利点,最终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资源整合是新的竞争力形成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强知识产权军转民(民参军)动力,建立激励与竞争耦合的知识产权转化双轨制。建立军转民(民参军)激励基金,依托银行向军用(民用)知识产权研发主体预支税费,优先鼓励军用(民用)知识产权研发主体在最佳收益期军转民(民参军)。促进形成民用与军用知识产权研发主体竞争转化态势,对错失时机的主体增税,奖励最佳收益期实现军转民(民参军)的主体;军用(民用)知识产权研发主体在最佳收益期实现军转民(民参军)的税收全免;较佳收益期实现军转民(民参军)的部分免税;一般收益期实现军转民(民参军)的偿还全部资助资金且予以扣罚。军民知识产权深度融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的本质是重奖、重罚与厚利。发挥技术、市场、产业与企业比较优势耦合的知识产权导航技术的优势,优先转化有前景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在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发展特征是什么?制造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演化的路径是什么?借助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制造企业具备先进理念、健全管理、杰出人才、卓越创造、领先能力五大基因;自创业到全球领先,始终以发展导向确立整体架构、战略目标和路径选择;历经跟随、追赶、超越到领先的战略变化,基于非对称优势沿着"局部嵌入→局部突破→整体嵌入→全面超越"的路径成长并最终主导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动力表现出"市场拉动→资源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演化过程。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发展特征和基本内核,为制造企业成长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构建了绿色创业导向分析框架,通过对绿色技术产业中节能灯企业的案例研究,揭示了新企业与在位企业绿色创业的路径差异和融合趋势。研究发现:新企业与在位企业绿色创业路径在不同维度的水平高低和选择方向上各有不同,基于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的演进态势,并随着产业成熟可以实现有效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以价值流运动方向为切入点,围绕大足五金刀剪产业发展中产业支点、触点、堵点、断点和盲点等问题展开分析,厘清企业主体设计创新能力成长的利益驱动、在地文脉挖掘、产业链组织共生机制,构建大足五金刀剪产业创新能力成长机制模型,同时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目标,分析影响该产业价值流畅通的关联主体或资源要素,建立大足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决策模型,进而提出大足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方法,促进优化五金刀剪产品的设计方法,为整个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和案例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成功中小企业成长因素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淑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7):208-209,223
中小企业的成长有不同的路径,本文总结优势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历程,找到其成长的关键因素,构建以企业家、技术创新和发展战略为成长关键因素的模型,分析三个因素对中小企业成长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网络联结的构建,能使企业从联结关系中获取资源,从而促进战略绩效提升,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但已有研究未能从相关理论角度,挖掘网络联结、资源获取与提升企业战略绩效路径以及内在机理。以资源基础观与组织学习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法,以长城汽车公司为研究对象,讨论“不同网络联结阶段的结构特征、同资源获取方式与组织学习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升企业战略绩效的路径与机理”。通过企业网络联结成长阶段和网络联结成熟阶段的对比分析,构建出企业不同网络联结阶段的“网络联结、资源获取与组织学习”的互动关系对企业战略绩效作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结论揭示了网络联结影响企业战略绩效的深层次原因,凸显了资源获取和组织学习与之共演化的中介作用,进而深入了解企业网络联结的异变机理与作用发挥效应,为企业整合网络联结、获取资源优势、加强组织学习、提高企业战略绩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马卫华  许治  肖丁丁 《科研管理》2011,32(3):101-107
摘要:本文借鉴资源整合的视角,以陈克复院士团队为案例,从逻辑层面演绎了学术团队核心能力的成长路径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与资源整合的“资源判断能力--资源识别与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资源运用能力”四个阶段相对应,学术团队核心能力成长过程可概括为“洞察技术需求与学术前沿--技术与知识资源的识别与获取--汲取、激活与融合形成新资源--运用整合资源创造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学术团队核心能力成长过程及机理的“金字塔”模型。  相似文献   

19.
《科研管理》2021,42(5):57-69
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网络联结的构建,能使企业从联结关系中获取资源,从而促进战略绩效提升,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但已有研究未能从相关理论角度,挖掘网络联结、资源获取与提升企业战略绩效路径以及内在机理。以资源基础观与组织学习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法,以长城汽车公司为研究对象,讨论"不同网络联结阶段的结构特征、同资源获取方式与组织学习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升企业战略绩效的路径与机理"。通过企业网络联结成长阶段和网络联结成熟阶段的对比分析,构建出企业不同网络联结阶段的"网络联结、资源获取与组织学习"的互动关系对企业战略绩效作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结论揭示了网络联结影响企业战略绩效的深层次原因,凸显了资源获取和组织学习与之共演化的中介作用,进而深入了解企业网络联结的异变机理与作用发挥效应,为企业整合网络联结、获取资源优势、加强组织学习、提高企业战略绩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资源的获取、整合与利用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价值,虚拟企业实施过程与资源整合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核心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战略视角界定虚拟组织与虚拟企业,把企业虚拟组织资源分为核心资源和虚拟资源。依据资源依附理论,从资源整合与交互的角度,构建通过虚拟企业实现企业虚拟组织资源整合的模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虚拟组织能够实现核心资源和虚拟资源的整合与交互,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