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主观规范对知识共享行为存在直接作用.本文认为主观规范应在共享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知识共享行为间起调节作用,并建立了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收集五家大型企业的212个样本进行实证,结果发现共享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共享意向在共享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与知识共享行为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主观规范部分调节了共享态度与知识共享行为间的关系.完全调节了感知行为控制与知识共享行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建华  邓远远  吴林海 《软科学》2016,(10):136-140
以合理行为模型为支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包括残留认知、风险感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安全施药意向在内的概念模型。结果发现,农户施药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最大,残留认知直接影响行为意向,同时也作用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意向;风险感知与残留认知的相关性较高,主观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态度。  相似文献   

3.
孟玺 《现代情报》2023,(4):39-50
[目的/意义]探索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识别意向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完善我国虚假信息治理的知识体系,为健全虚假信息的社会矫正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Planned Behavior Theory),引入数字素养和风险感知两个变量构建了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识别意向模型,分析数字素养、风险感知、识别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虚假信息识别意向的影响机理。以371份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数字素养、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虚假信息识别意向,主观规范和识别态度对识别意向影响不显著;感知行为控制不仅直接影响识别态度,且在数字素养和识别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数字素养不仅直接影响识别意向,且通过风险感知和感知行为控制间接影响识别意向,是驱动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识别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8,(4):110-114
基于自我表达理论探讨了产品涉入度、自我表达和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84份有效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产品涉入度对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建构在产品涉入度与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尽管产品涉入度对个人形象表达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个人形象表达在产品涉入度与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薛永基  白雪珊  胡煜晗 《软科学》2016,(11):131-135
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入感知价值、预期后悔两个变量对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意向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绿色食品的价值对其购买态度和主观规范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放弃购买绿色食品的消极心理预期与其购买态度和主观规范正相关;TPB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意向。此外,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在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预期后悔与行为意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影响绿色食品消费意向的"三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6.
程慧 《科技管理研究》2023,(18):195-202
针对较少研究探讨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影响和改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现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研究数字技术背景下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对象为389名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广东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采用Amos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创业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而主观规范的影响不显著;创业态度在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与创业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从激励政策、高校教育、企业协同等角度提出需要调整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方向、以数字技术赋能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各类企业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孵化资源等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吴刚  陈兰芳  张仪彬  郑斌 《软科学》2017,(3):135-138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电子废弃物的规范回收和非规范回收、感性回收行为意向和理性回收行为意向的视角,实证研究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感性回收行为意向本质上属于规范回收导向,理性回收行为意向反映非规范回收倾向;回收态度、回收知识、回收形势感知等变量影响电子废弃物的感性回收行为意向,与理性回收行为意向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主观规范影响回收态度;情境因素既直接影响回收态度,也调节回收态度对感性回收行为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户废旧家电处置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用户废旧家电处置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助统计软件SPSS,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户的处置行为意向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经济动机、服务动机显著正向相关,与行为控制显著负向相关,而与环境知识无关;环境知识通过行为态度影响行为意向.最后指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用户角度出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移动音频平台用户知识付费意向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付费体验和感知有用性均能显著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音频的付费意向,而付费态度对用户的付费意向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改善用户付费体验、降低用户成本压力、加强平台口碑建设以及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四个方面为移动音频平台持续吸引用户和优化在线知识供给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消费者对下乡家电产品的购买意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考查农民消费者购买下乡家电的意向,本文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消费者购买意向模型.研究显示,计划行为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农民消费者对下乡家电的购买意向.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民消费者购买下乡家电有重要影响.此外,研究还进一步将农民消费者对购买下乡家电的行为态度区分为对购买行为本身的态度和响应政府政策的态度,并且响应政策的态度对购买意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夏火松  王瑞新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877-1883
通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和信息学理论,经过严格的研究步骤,提出了百度百科词条特性与用户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以284名百度百科用户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词条内容对态度、词条数量对主观规范、词条形式和词条时间对感知行为控制都有显著影响,而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知识共享意愿也有显著影响,影响大小的排序为:主观规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生态红线约束下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的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红线约束,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出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的传导机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验证了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关心与绿色消费意图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绿色消费意图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通过态度的中介作用对绿色消费意图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行为影响显著;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显著;习惯对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对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4.
整合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并引入感知风险和信任,建立理论模型,以湖南省桃花江核电站周边居民实地调查为基础,探讨感知有用、感知风险、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信任对公众接受内陆核电建设重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行为态度和信任对内陆核电重启公众接受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其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内陆核电重启的公众接受度与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感知有用对行为态度和信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员工知识共享模型,基于209份来自江苏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的有效问卷,论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知识共享意图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b.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知识共享意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c.知识共享态度受到组织报酬和互惠收益的正向作用;d.主观规范受到工作氛围和组织报酬的正向作用;e.感知行为控制受到技术支持和自我效能的正向作用,受到知识复杂性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辉  白长虹  李储凤 《软科学》2011,25(9):130-135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的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能更好地解释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网购意向有明显影响,但是主观规范的影响不显著。研究发现消费者过去网络购物行为对网购意向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要远远大于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网购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怡菲  杨兰蓉 《现代情报》2013,33(11):172-177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以武汉市部分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校学生对移动图书馆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高校学生移动图书馆使用意向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提出的模型加以验证。得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影响、人际影响、自我效能、便利条件、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是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高职学生读者使用图书馆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合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院系、年纪和性别在该模型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利用回归分析法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发现感知有用性和兼容性显著影响使用态度,使用态度和主观规范影响使用行为意向,而使用行为意向又决定了实际使用行为。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中国消费者购买再生资源产品意向的影响因素和市场营销策略。运用合理行为模型的修正模型研究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因素,运用两步聚类算法细分市场,研究不同细分市场的营销策略。通过对再生资源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主要影响因素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品牌延伸和感知风险的相关性分析,找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市场细分,把消费者分为被动接受型、质量驱动型和绿色消费型三类,针对每类消费者制定相应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为扩展再生资源产品的市场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市场中消费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购买意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感知产品创新和消费者创新性。实证结果显示,感知产品创新通过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购买意图有积极影响,且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最强;消费者创新性负向调节感知新颖性与态度间的关系,还负向调节感知风险性与态度间的关系。本文丰富了高新技术产品购买意图和感知产品创新的理论内容,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营销实践提出建议,旨在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