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2012-2016年中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提出并验证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资源倾向机制及信号传递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通过资源倾向机制和信号传递机制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府补贴通过信号传递机制释放的信号,对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作用不显著;银行贷款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均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两种方式相比,机构投资者持股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技术并购是企业获取外部技术资源和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我国生物医药行业2011-2015年技术并购案例,将未发生并购的企业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技术并购对并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接着进一步探索并购资源与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并购资源对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包括创新产出绩效和创新过程绩效)的影响。结论显示:技术并购对主并方创新绩效整体影响为正;并购资源对技术并购创新过程绩效影响为负,对创新产出绩效影响为正。  相似文献   

3.
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文章研究了知识获取策略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联盟强度、内部研发强度均与新产品开发绩效有相关关系;并购强度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战略联盟强度、内部研发强度、并购强度与吸收能力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呈显著相关关系,表明了吸收能力对知识获取策略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宛秋  马红君 《科学学研究》2016,33(8):1203-1210
本研究基于2007-2012年上市公司发生的技术并购事件,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并购成熟度、财务资源和公司治理质量三个刻画主并企业并购特征的变量,接着运用回归分析法,检验了并购主体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研发行为在并购主体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主并企业并购成熟度和财务资源对并购后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公司治理质量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并购后增加研发投入会弱化并购成熟度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对于财务资源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却起到积极强化作用。从而为企业技术并购决策以及并购后的研发投资决策制定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取高新技术企业中颇具代表性的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比较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其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做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管持股比例之间呈二次方曲线关系,当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低于27.93%时,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正相关.提出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积极实施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鉴于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本文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和Tobit经济计量模型,对国内医药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与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对并购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吸收能力在技术并购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动态能力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升创新绩效时,还需要注重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对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尚未达成一致认识。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和Tobit经济计量模型,对国内医药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对并购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在技术并购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升创新绩效时,需要注重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韩坚  钱濛 《中国软科学》2012,(7):148-158
本文以特定区域、特定类型企业为研究重点,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前后的绩效。以2001-2007以来在沪深A股市场发生并购重组的125家江浙沪地区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Wilcox-on秩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民营企业重组前后绩效变化状况。实证结果表明:民营上市企业重组在重组当年绩效便显著下降,持续性明显不足;同时交易类型、交易双方关联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等影响因素均与重组绩效直接相关。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并购重组改善江浙沪地区民营企业综合绩效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德明  龙淼  龚红 《软科学》2006,20(1):37-39,52
从机构投资者持股直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和间接影响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理,归纳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公司绩效的具体方式,并介绍了国内外在实证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后结合中国情况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知识和技术是创新活动的来源,通过技术并购获得知识和技术对于组织实现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2008—2014年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构建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同时首次探讨制度环境和行业竞争互动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制度环境调节作用下,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会增强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在行业竞争互动的调节下,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会弱化其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技术并购是企业实现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研究不同技术并购模式下知识基础和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对促进企业知识的有效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技术并购后企业创新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企业并购创新绩效模型,探究技术并购后企业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以及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技术并购后的知识基础的两个维度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知识深度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关系,而知识广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②不同并购模式对知识基础的影响具有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知识整合时间调整策略:在加强型技术并购模式下,企业增加了知识深度,此时在阈值内增加知识整合时间能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在互补型技术并购模式下,企业增加了知识广度,企业降低知识整合时间并增加知识应用时间能提升创新绩效;在混合型技术并购模式下,企业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都增加,但知识广度对知识整合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当知识整合时间随知识广度增加以递减方式调整时,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相关理论,以2007-2015年上市公司的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主并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研发投入、外部研发合作在二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于进行跨界技术并购的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水平对并购后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购后企业内部研发投资、外部研发合作会强化技术多元化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此外,主并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强了研发投入、研发合作对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低碳并购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企业实施的新型并购模式,其绩效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首次探讨低碳并购绩效与宏观经济及环境的深层次关系。基于协整理论建立VAR模型,对模型进行预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实证发现:在生态文明推进过程中,低碳并购绩效与各宏观经济变量及环境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低碳并购的长期预测绩效改善甚微,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宏观经济形势对低碳并购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对低碳并购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资本市场对低碳并购绩效的贡献要大,而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不利于低碳并购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乐琦 《软科学》2012,26(4):118-122
从制度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并购的合法性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并购的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对并购绩效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外部合法性可以分为管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内部合法性包括投资合法性和行为合法性。进一步结合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构建了更为全面的并购绩效研究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力。为了寻找提高企业创新的方法,首先需要分析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因素,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管理者的有效管理与企业的整体创新绩效密切相关,文中旨在探究其中联系,从根源上找到企业创新思路。文中以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研究高管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和高管薪酬激励强度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削弱高管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文中将高管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研发投资的3项因素整合到同一研究结构中,不仅探究影响研发投资的因素,而且检验得出机构投资者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严焰  池仁勇 《科研管理》2020,41(9):33-4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中,并购双方技术相似性与并购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已得到广泛验证。我们认为,只有在充分考虑并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更具现实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并购双方技术相似性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并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机理。采用带调节项的多元线性层级回归分析法对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案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相似性与并购后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并购企业的吸收能力对这一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购企业具有低吸收能力,该倒U型关系将得到强化;并购企业具有高吸收能力,该倒U型关系将显著改变为负相关关系的理论分析并未得到验证,在实践中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2007-2018年我国沪深A股生物医药行业发生的109起技术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回归模型,在实证检验并购方技术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基础上,探究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企业知识基础和合作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知识基础、合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方CEO接受技术类教育水平越高,企业技术特征的敏感度更高;互补型技术并购加强了主体知识基础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相似性技术并购则加强了合作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创新绩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峥  聂思 《科研管理》2016,37(4):36-43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负二项回归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13年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能促进并购企业创新绩效,非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目标企业知识基础绝对规模对并购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的影响,并购企业知识基础绝对规模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相比类似性技术和不相关性技术,互补性技术并购能够显著促进并购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知识距离作为制度距离一个新近被关注的维度,是影响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试图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战略性资产以提升创新能力的中国企业而言。但已有研究却并未就知识距离与企业海外并购创新绩效的关系达成一致结论。基于知识距离的产生源头—国家制度中的国家创新系统这一视角,结合中国企业实践的新特征,采用制度理论视角,以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使用PSM-DID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家间知识距离对并购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地,考察了企业技术知识结构(即技术多元化和技术专业化程度)和知识存量(即吸收能力)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并购企业的技术多元化程度会加深该负向影响,而其技术专业化程度和吸收能力则能减弱该影响。同时,知识距离与并购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内存在异质性: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知识距离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20.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方向。以沪深两市2007—2017年116起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新存量特征对企业跨国并购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技术互补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知识基础、专利能力、研发投入与跨国并购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技术互补性正向调节创新存量与跨国并购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跨国并购活动中并购双方的技术互补性特征能够显著提升主并方跨国并购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