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对OFDI的影响效应模型,实证部分采用2003—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数据和政治风险集团发布的ICRG风险数据,利用加入交互项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结论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在沿线国家的OFDI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阳昕  周怡  张敏  王曼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191-199
基于199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的跨国所有权专利数据,对营商环境于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社会网络视角下跨国合作专利模式和技术领域方向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渐加强的经贸交流和科技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合作专利在数量和合作强度上均日趋增长;合作覆盖范围广,但是合作区域呈现非均衡性,其中95%的合作专利是与营商环境排名前100位的国家合作申请;合作以企业为主体,跨国企业组建全球分布团队是专利合作主要形式;合作技术领域方向较为集中,主要在电气工程和化学等领域。研究结论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来做个地图游戏:将全球水稻种植分布图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重叠在一起,有什么有趣的发现?是的,这两幅地图大部分是重合的.水稻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水稻主产国中国之外,90%以上的水稻种植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合作主体.  相似文献   

4.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等事件的冲击下,全球市场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度大幅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沿线国家")面临着共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文章基于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碳排放影响的测算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发挥了积极减排效应,助推了沿线国家绿色投资,并基于测算结果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提出了4条政策建议:在重点行业开展低碳技术转型;建立连贯的绿色发展政策;建立多边绿色合作;重点发展气候金融。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8,(1):36-40
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下,采用2005~2014年"一带一路"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SFA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及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非效率",对大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较小,投资潜力巨大。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国家投资潜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阐释了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联系,发现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越高,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潜力越大,说明一定程度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制度背离"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农业战略格局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沿线遍布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众多的农业大国。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对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维护"一带一路"区域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一带一路"农业空间格局、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农业双边贸易情况和主要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战略,包括:实施"土地进口"战略;以海外"高科技绿色农业园区"建设为桥头堡,示范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农业资源开发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农业国际合作发展联盟"全面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开发合作等。最后提出了创新农业合作模式,建设示范、保障性重点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能力锁定效应使其难以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攀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跨越成长瓶颈提供了机会,可以通过嵌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成的区域价值链实现迂回升级。跨界搜索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获取异质性和互补性资源的有效方式,在嵌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过程中,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技术驱动型跨界搜索、市场驱动型跨界搜索和生产驱动型跨界搜索,充分挖掘这一区域价值链上蕴含的成长要素,为企业升级集聚能量,从而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位势的跃迁。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PATSTAT),以2000—2019年海峡两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数字通信领域的合作专利信息为依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两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通信专利合作的区域分布、领域分布特征及网络演化情况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加坡是两岸在"一带一路"区域里最主要的数字通信专利合作对象,近年来中国大陆与新加坡的数字通信专利合作关系不断密切,而中国台湾与新加坡的合作关系逐渐舒缓;H04L 29/06、H04W 4/00、H04L 29/08是两岸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专利合作最热门的三个数字通信子领域;中国大陆在"一带一路"数字通信专利合作网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并反超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在"一带一路"数字通信专利合作网络中的媒介作用有所减弱,中国台湾在合作网络中的媒介作用逐渐明显,但仍然不及中国大陆;两岸在"一带一路"数字通信专利合作网络中都未能占据结构洞优势位置。研究结论以期为提升两岸在数字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进一步推动两岸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数字通信技术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双循环"新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疫情影响下,各国纷纷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更应该重视环境风险的识别与治理.本文构建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六大经济走廊63个样本国家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0.
李璇  倪旭  张海亮 《资源科学》2021,43(10):1976-1989
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离不开金属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国博弈下,中国在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如何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成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引领者,带动东道国金属产业加速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借助2009—2018年中国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直接投资对本国和东道国双边金属资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影响,以及选择不同投资模式、投资区域对中国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总体上看,对外绿地投资显著促进中国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②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对位于价值链高端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产生的溢出效应更大。③中国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东道国金属资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更加显著,实现了合作共赢的局面。本文对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升级的研究有利于探寻中国全球治理和话语权提升的应对策略,对于政府更好地精准施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涛  张倩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177-184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2009至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标准合作、标准示范和标准主导3类模式下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出口贸易总效应、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产品出口贸易效应以及域内贸易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标准走出去在3类模式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出口贸易效应,在SITC分类产品上的出口贸易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具有显著正向的域内贸易互惠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在实施标准走出去过程中应注重标准合作、标准示范以及标准主导3类模式的协同推进战略,加强对标准走出去贸易互惠效应的宣传力度.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中国要在建立自有标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标准走出去战略,逐步建立起与"一带一路"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高质量标准体系,通过标准示范效应推进出口贸易增长,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识到中国标准走出去是一项实现沿线国家贸易互惠共赢的利好政策,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通过构建各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CA指数以及商业服务业的TC指数,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东道国产业竞争力受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商业服务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初级产品产业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西亚和中东的正向作用最大;对工业制成品的产业竞争力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对东南亚的正向效应和对中亚、蒙、俄与西亚、中东的负向效应影响程度接近,远远超过对其他27国的负向效应;在商业服务业中,只对东南亚和中亚、蒙、俄起到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中亚、蒙、俄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18,(10)
中国社会组织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乃大势所趋。"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为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有明确的角色定位;需在沿线国家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成为公共外交活动的重要主体;需辅助中国政府在沿线国家实施对外援助项目;需助力中资企业在沿线国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需在沿线国家开展公益服务,促进当地民生发展;需与沿线国家非政府组织合作,形成丝路非政府组织网络,促进民心相通。为实现中国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色定位,在社会组织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和跨国服务能力的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需克服国内外环境和制度阻碍,推动有利于社会组织"走出去"的政策法规建设,完善有利于社会组织"走出去"的体制机制,为社会组织提供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和沿线国家联手打造大连通、大市场这样有利有效的环境. 目前看待"一带一路"战略,一定要注意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一定是每个国家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邻国、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资源,完成所有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宏伟战略构想,引起世界高度关注和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企业也期望借此良机走出国门,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企业,应关注以下几方面政府职责。第一,政府应做好宏观把控,避免对外投资的一窝蜂现象。例如,中亚某国地处"一带一路"沿线,这里资金匮乏且技术落后,几年前一家中国水泥企业来此投资兴建了一个百万吨级水泥厂,大大缓解了该国水泥供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情景下,高温热浪、极端降水、极端干旱和风暴潮事件在"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区域均呈增强趋势,严重威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文章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极端气候事件风险识别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评估尺度粗且单一、应对策略薄弱等问题,围绕极端干旱、极端降水、高温热浪、风暴潮4类代表性极端气候事件,建立了多尺度极端气候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完成了千米、百米和十米尺度的风险评估工作,实现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4类极端气候风险的空间分布、发展趋势、主要影响因素的把握,为更合理、有效地应对灾害,减少和转移灾害风险,减少人身和财产损失等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理论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制,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的直接效应和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具体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进步和服务创新两条路径促进中国总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第二,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第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第四,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创新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  相似文献   

18.
金融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对于沿线国家区域创新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速度增长加快,同时在沿线国家申请专利数量也呈现相同趋势,说明金融合作提升了“一带一路”区域创新水平。本文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出发,梳理影响区域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合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重点从金融体系、FDI和OFDI三方面研究其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之后对“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现状进行综述,从投融资合作、金融服务合作、信用合作、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对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现状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立足于“一带一路”国家视角,探讨金融合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提出了金融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以及新的研究方向,为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合作与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经济和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十二五"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专利申请分6个区进行时间和空间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加入对技术领域的深入分析,得出"十二五"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专利申请的优势技术领域,进而得出沿线国家的技术动态及各国在华技术布局的特点和趋势。同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专利申请前五大国进行分析,并根据WIPO公布的专利IPC分类号和技术领域的一一对应关系,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申请的技术领域与其对华贸易种类相联系,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向仙虹  孙慧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1):211-224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DID)来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政策效应,并将政策效应进行分解,最后探讨政策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直接政策激励作用,且逐年增强;同时,还存在显著的政策红利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存在时效性;在溢出效应分解中,政策效应对邻近沿线城市的辐射作用强于非沿线城市.(2)在异质性分析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对内陆节点城市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海港节点城市.(3)"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包容度来提高包容性绿色增长,现阶段对绿色生态的正向促进作用尚未发挥,是未来聚焦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