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福 《中学物理》2012,(7):66-67
高中物理新课程将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规律(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相结合推导出了新的力学规律——动量定理.动量定理虽基于牛顿第二定律,但它的适用条件大大拓宽,远远超出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动量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但它的应用范围比牛顿第二定律广,在处理许多力学问题时用动量定理更加方便,有些牛顿第二定律不能处理的力学问题,用动量定理却能迅速处理。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动量定理的巧用。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教材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结合运动学公式导出了动量定理.动量定理虽基于第二定律,但它的适用条件确优于第二定律——对变力作用下的系统,采用动量观点,其优越性更加突出.现就电磁现象列举三例.  相似文献   

4.
动量定理揭示了物体所受的冲量与其动量的变化间的关系,可表示为Ft=p′-p=mv′-mv=mΔv。定理虽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而来,但其适用的范围要比牛顿第二定律广得多。然而,许多学生对一些常见、简单的问题能够运用它,一旦遇到复杂、生疏些的问题时,即使用动量定理来解是很方便的,但也常常想不到动量定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指导学生应用动量定理时,着重把它分成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效果较好。 1.作用力(合力)F无论是恒力,还是变力,动量定理都适用。如果是变力,无非此时式中的F指的  相似文献   

5.
动量定理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相比于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有时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大部分时候,动量定理可以忽略掉过程,直接求始末的动量的变化量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牛顿第二定律却只能用过程来解题,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动量定理F·t=mv_2-mv_1是由牛顿第二定律F=ma推导出来的,那么应如何准确地理解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呢?本文做一初浅的探讨。一、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原来采用的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新课标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结合运动学的速度公式推导出了动量定理的原型公式.熟知,动量定理虽基于第二定律,但它的适用条件却较牛顿第二定律更加优越——对变力作用下的系统,采用动量观点,巧用动量定理解题,其优越性更加突出.现就用动量定理解电磁学问题列举三例.例1如图1,光滑平行金属导轨abcd的水平部分bcd处于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bc部分的轨道宽度是cd部分宽度的K倍.两部分水平轨道都足够长.将质量相同的金  相似文献   

8.
动量定理的内容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动量的增量。即: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必须注意: 1、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动量定理中的速度必须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 2、动量定理是一个矢量式,动量增量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冲量的大小和方向。 3、合外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切外力,因此必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虽然动量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但凡是与力的作用时间有关的动力学问题,用动量定理分析和讨论比用牛顿第二定律要简便。下面用具体的例题谈谈动量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等基本定理,只能适用于惯性系。本在非惯性系中,考虑了每个质点所受到的惯性力,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推导出了适用于非惯性系的质点系动力学基本定理。  相似文献   

10.
动量定理I合=Δp是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利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在恒力条件下推出来的,一般来说,用牛顿第二定律能解决的问题,用动量定理也能解决.同时,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  相似文献   

11.
1如何正确理解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所反映的是物体受到冲量作用时,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规律,是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对于动量定理的理解应该明确以下几点:1.1清楚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2.
动量定理主要是用来解决作用时间很短,因而冲力很大的有关问题。牛顿第二定律的最初表达式F=Δp/Δt和动量定理的表达式FΔt=Δp是一样的。但由于动量定理只需知道运动物体的始末状态,无需了解其中间过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运用动量定理解题较牛顿第二定律更直接,更简单。多年来,我们在高中物理的复习中注意动量定理在解题中的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时,研究对象可以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学过动能定理后,有同学也“习惯性”地将动能定理应用于物体系,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动能定理对物体系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4.
动量定理的内容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即I=△p.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动量定理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导出,但适用范围比牛顿第二定律要广.在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的情况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用动量定理求解一般较为方便,而且能得到迅速解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探讨》2005年第3期第52页刊登了王安军同志的文章《均匀链条类问题解法例析》。笔者发现该文有两个例题有错误。错误的根源在于原作者对于动量定理的内涵和适用范围没有真正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的两种形式1.1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种形式1.1.1欧拉式(狭义)牛顿第二定律关于牛顿第二定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就是大家所熟知的F=ma。这是目前所有的中学教科书和大部分大学教科书以及一些百科全书中采用的表达形式。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表达方式不是牛顿自己的表达方式,而是欧拉等人后来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笔者把它叫做…  相似文献   

16.
动量定理描述的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适用的范围很广,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它不仅适用于恒力情形,而且也适用于变力情形,尤其在解决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打击、碰撞等问题时,动量定理要比牛顿定律方便得  相似文献   

17.
动量定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和运动学公式v=v0+at,在假设物体所受的力是恒力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重要力学规律,但它的适用范围却比牛顿运动定律广得多.特别是对变力问题,利用动量定律求解更是牛顿运动定律所无法替代的,因而它在力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样,在处理力电综合问题时,巧妙地运用动量定理往往能给解题带来极大的方便,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效果.下面通过八个实例说明动量定理在电磁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建 《高中数理化》2009,(10):31-32
动量定理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使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适用的范围很广,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它不仅适用于恒力情形,也适用于变力情形,尤其在解决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打击、碰撞等问题时,动量定理要比牛顿定律方便得多,本文试着从几个角度谈动量定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一物理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动量",虽然没有给出"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对"动量"这个物理量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阐述.却从学过的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对"动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进行了推导说明,给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又一种表述形式.即:  相似文献   

20.
孟拥军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8):48-48,F003
动量定理在解决只涉及力、时间和速度,不涉及位移和加速度的一类动力学问题时,它只要求解决状态变化,不必研究物理过程变化的细节,在解决问题时与牛顿第二定律相比较,它具有无可伦比的优越性,这一事实已为广大学生所熟知。下面谈谈这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