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或习语)、谚语和格言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语言,尤其是成语,不仅难于理解,更难于运用得当。然而能否正确使用成语、谚语、格言,往往是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标志。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如果完全不使用成语、谚语和格言,就会显得语言文字枯燥无味,缺乏文采,用得  相似文献   

2.
中西“人本”思想的演进与比较──中英谚语比较的启迪吴松初广义上的谚语(Proverb)涉及到格言、箴言(maxim)、妙语(wisesaying)以及俗语(idiom)等语言现象。谚语被确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因为它的文化背景反映了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3.
小燕子:为了增加语言积累,语文老师经常要我们摘录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但我往往把谚语和格言混为一谈。您能说说它们的不同吗? 北京市 陈星丞  相似文献   

4.
谚语概论     
一、谚语值得学习和研究毛主席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在表现实际生活的人民语汇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凝聚了千百万年群众智慧的、活泼生动的谚语。学习谚语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毛主席和鲁迅先生都曾大量地、恰到好处地使用过民间谚语和俗语。只要我们回想一下读过的毛主席著作,就会记起一连串有形象、有理趣  相似文献   

5.
熟语中的谚语与格言都是为人们所喜爱的语言形式。由于这两种语言形式都是成句,具有言简意丰,富有教育作用等共同特点,因而在编著、教学及实际运用中常出现将二者混淆或将二者等同的现象。对于二者异同的论及所见不多。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指出:“熟语当中,成为独立的句子来说明一种意思的,就是谚语和格言。谚语是一般人在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的话;格言,同谚语的形式没有多大区别,也是一般人所流传使用而又作为行为的规范,多数是有教育意义的。”这里主要是讲了二者的相同点。黄伯荣、寥序东二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订本)比较明确地指出一点,即“谚语出自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但也未加详述。本文试从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格言》和《中国古代谚语》,合称“二古”。两书各近百万字,词目各近万条,相对成书,联袂出版。“二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堪称中国语言文化的双璧,一雅一俗,双璧合成,组成了中国古代格言及谚语的姊妹篇,是为雅俗共赏的巨制。 “二古”主编王树山先生,埋首书山语海,春秋廿载,精研俗语学,兼及名言格言学,编著等身,是卓然成家的语言学者,以严谨的学风享誉学界。“二古”的成书,是他继《中国名言大观》(主编,198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外国名言大观》(主编,1992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俗语大辞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一种简短的格言式的语言,世界上有着数不胜数的谚语,英语也不例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我们与国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成了最通用的交通工具,而英语中的那些精辟洗炼而又能表情达意的谚语越来越多地为人们使用,以丰富交际的内容,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因此,学习和了解谚语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就英语谚语的分类和翻译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谚语的分类英语谚语渊远流长,有的概括了某些简单朴素的道理,有的提出了立身处世的劝喻,有的给人们提出了某些行为的准则。溯其由来,可分为:1.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朴素道理、  相似文献   

8.
甲:你知道语言是一门艺术吗? 乙:是啊,比如说,谜语,谚语,歇后语,俗语,成语,歌谣,格言等等,都是艺术的语言。甲:我对语言艺术也很感兴趣。近来,我正研究成语。  相似文献   

9.
习语,即习惯用语(the idiomatic phrases),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包括成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lloquilisms)、典故(allusions)和俚语(slangs)。习语在语言上具有精辟、生动、优美、形象、通俗、寓意深刻等特点。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习语,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习语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俚语、俗语、格言及典故等.而汉语习语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方言及歇后语等.英汉习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大都源于生活.由于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文化差异的影响,英语中大部分习语都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汉语习语.反之亦然.所以习语的翻译应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借用、加注、省略、再造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迎飞 《双语学习》2007,(7M):188-189
习语,即习惯用语(theidiomatic phrases),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包括成语(set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uoquIljsms)、典故(allusions)和俚语(slangs)。习语在语言上具有精辟、生动、优美、形象、通俗、寓意深刻等特点。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肖鹏 《广东教育》2014,(7):77-78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拥有词汇是必须的,你若熟知大量英语短语,包括英语的成语、谚语、俗语、俚语和惯用词语,那么对你在与英国人交流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中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美俗语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能加以正确应用,那么我们的英语的理解力就会有突飞猛进的上扬。我们知道,英语成语或谚语与中国的成语或谚语一样多为古典和先人的一些经典之语,并流传下来;但俗语和俚语恰恰是普通人或某些圈子内或地域性语言,这些虽说浅显简单,但是通俗易懂,是一种极为接地气的一种语言表现方式。而且,俗语和俚语是最受现代人喜欢的语言表现形式。下面我们来见识见识一些英美国家当今流行的一些俗语和俚语以及这些俗语和俚语的来历印故事。  相似文献   

13.
崔淑红 《中学俄语》2011,(Z1):110-112
谚语、俗语是千百年来在语言中凝结和沉淀的思想精华,它的存在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准确。俄罗斯的谚语俗语语言简洁、精辟形象、耐人寻味。它们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俄罗斯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经验,也显示了俄语语言特色。下面对中学俄语教材中出现的谚语俗语做一简单的归纳和分类。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地处闽南的一个小县城里,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较多的是闽南话,也习惯于使用闽南方言,而一旦使用普通话,就普遍出现语言表达不规范、不流畅、词汇贫乏、语感差等现象。因此,我认为,加强语言文字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和追切。  相似文献   

15.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熟语”,可见熟语的使用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熟语包括除成语之外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和格言等,使用的常见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现将错例汇集于此,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谚语以及俗语作为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累积出来的精髓,早已经成为各个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化方面极其重要的内容。同时,宗教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具有悠久历史、广泛分布以及影响深远的特点,它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在俄罗斯俗语谚语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宗教色彩是俄语俗语谚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正确的理解俄语谚语的宗教色彩,有助于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对学习语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里的"文"指文采,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魅力,从而更有效地表情达意。诗文、名句、谚语、典故等往往凝练典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文质兼美。考场中若能善于援引或化用则可使作品文采斐然。一、引经据典,让写作文采斐然这里所说的援引指的是引用,就是在写文章时引进别人的言语作为佐证。"别人的言语"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俗语格言、诗文名句、谚语民谣、成语箴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民族智慧与文化的载体,其中的习语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中的习语十分丰富,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出大不列颠民族的生活哲理、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风土人情。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习语是英语国家口头表达出现率最频繁的语言。在英语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凝炼性及使用频繁程度方面,习语更是首选。习语(idioms)的范围很广,包括成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s)、典故(allusions)、格言(sayings)和比喻性词组…  相似文献   

19.
就英语谚语的语音、语义、结构和修辞及其语言特征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英语谚语是一种广为流传的表达人们智慧的简短格言,它语言凝练,常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一定的韵律,易于记忆.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语言中独立而固定的特殊成分,是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其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典故、格言和歇后语,等等。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习语比其他的语言成分更具备典型性、代表性。从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解读宗教文化与习语的关系,剖析中西方宗教信仰差异,揭示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从而增进英语学习者对英汉习语的理解、掌握和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