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肉搜索"这一搜索方式存在侵犯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之虞。个人信息包含隐私的内容,是隐私的上位概念。除隐私以外的能够把主体直接或间接识别出来的信息均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存在公布他人隐私的行为,而侵犯个人信息权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对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通过"人肉搜索"披露他人的隐私,即构成侵犯隐私权。在此基础上,如果对获取的个人信息加以商业利用,则侵犯他人的个人信息权;如果滥用获取的个人信息则侵犯他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中学文科》2008,(1):51-54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②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③隐私权的真谛或本质。④公民对个人隐私的支配权。⑤尊重他人隐私应该具备的意识。⑥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⑦侵犯公民隐私权要受法律追究。⑧公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时代在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新问题,其中由.人肉搜索"引发的一系列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事例不绝于耳,使人们更加关注于在网络环境下对于自己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本文就将探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上人肉搜索事件频频发生,由此引发了在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权保护的问题.本文从公民隐私权的内容、隐私权在网络中遇到的挑战以及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权保护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公民隐私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仍然很淡薄,现行法律对隐私权保护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法律并未规定侵犯隐私权犯罪的罪名,没有把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权来规定。对此,笔者建议我国应尽快健全对公民隐私权的立法保护,完善公民隐私权的司法保护,加强公民隐私权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6.
隐私一般是指公民不愿让他人知道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隐私权是指“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或者关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者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在各国法律制度中,隐私权是未被完全承认的个人权利。《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干扰人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的行为是侵犯人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隐私权不受侵犯是文明人的基本需要,加强隐私权保护是人类进步文明的表现。注重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有助于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对侵犯初中生隐私权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月丽 《班主任》2002,(12):18-19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无所谓隐私不隐私,更谈不到隐私权的侵犯问题,因此侵犯他们隐私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所谓隐私权就是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之一。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我国诸多法律都有明文规定。对于青少年的个人隐私,我国法律有特殊保护。如《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9.
马续东 《天中学刊》2011,26(1):38-40
在网络环境下作为信息搜寻方式的"人肉搜索",是公民行使表达自由与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人肉搜索"在客观上虽能产生对违法行为的震慑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诸如网络暴力、侵犯隐私权等消极问题。只有明确网络表达自由的特点及法律对网络表达自由的限制原则,方能给予"人肉搜索"恰当的法律地位与合适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自己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他人侵犯的情况都可能发生.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守法的自觉性,做到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懂得为什么要维护以及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搜索方式,具有与传统搜索引擎相区别的特征,如不能正确运用则会涉及到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自由和隐私权是西方标榜的两种民主形式,也是公民的两种基本权利.然而在当今社会,却时常有新闻自由侵犯隐私权,或隐私权妨碍新闻自由的事件发生.BBC已故知名主持人萨维尔性侵事件和默多克集团《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中涉及到的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及事发后的应对方法,对中国规范媒体行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侵犯公民隐私权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中结合我国对隐私权立法缺陷,隐私权的含义及范围,隐私权的认定及法律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法律思考,而强化隐私权的保护是现代各国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视隐私如生命,视侵犯隐私权的事情如洪水猛兽。事实上,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也的确应该有一个前提——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中出现了许多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笔者在剖析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后,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在法律保护中的不足,结合国外先进做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勇 《华章》2010,(28)
当今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案例也与日俱增,如何杜绝网络上的侵犯隐私行为、当事人又如何获得救济、立法应如何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是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隐私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世界各国对此纷纷采取措施以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侵犯。而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还不完善,通过阐述网络隐私权的含义,分析世界各国和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提出要完善法律保护,引导行业自律,加强权利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理念】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会导致父母或老师与孩子之间尊重和信任缺失,影响亲子或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之间因为好奇和无知,故意宣传同学的私人信息或私事,不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也会造成同伴关系不和谐。要让学生了解并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懂得与父母及老师良好沟通,与同学平等交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隐私权,尊重自己及他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自己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他人侵犯的情况都可能发生。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守法的自觉性,做到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懂得为什么要维护以及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刑法、民法通则、诉讼法等法律具体规定了公民的各种权利,并规定了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各种措施。权利固有的特点是不容非法侵犯,一旦受到非法侵犯,权利人就有权依法加以维护。换句话说,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是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并加以保…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传播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来侵犯他人人格权、隐私权,非法侵入他人的数据库,侵犯网络信息、网络作品的知识产权等现象日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信息的传播权进行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