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看工党职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工党脱胎于英国工会,是欧洲的主要左翼政治力量,“民主社会主义”是其主要的政治纲领。二战后,工党政府率先开始构筑英国式“福利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国有化”计划。但是,从60年代末开始,英国工党却面临着主要阶级支柱工会的冷遇以及政治仕途上的失意,其主要根源是英国工党经过战后50年的发展,社会职能和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对一个谋救求执政的政党来说,牢固的社会支持和卓有成效的政绩是执政的基础,而工党党章中被视为“图腾”的“公有制条款”,却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社会中间阶层选民的要求,也妨碍了工党在经济政策上的灵活性。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转变正反映了工党开始根据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工党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具备成长为主流政党和上台执政的条件,甚至是陷入生存危机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工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对工党直接影响看,一战使工党获得管理国家的经历,有了上升为执政党的宏大目标,特别是具备了制定新党章和党纲,完成向现代政党转变的条件。从对工党间接影响看,一战使传统大党自由党加速走向分裂,使选举权进一步向中下层民众拓展,为工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空间。正是工党在一战期间和战后初期抓住战争带来的这些机遇,实现迅速崛起于英国政坛,跻身于英国两大政党行列。  相似文献   

3.
1945年英国大选是20世纪英国历史上的重要界标。时值政治巅峰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被选民抛弃,工党出人意料地执政。这次大选的政治意义在于奠定了战后保守党和工党争雄政坛的格局。工党执政期间极力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工党下台后留下的遗产———“福利国家”政策,被历届政府所承继  相似文献   

4.
阶级力量是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党团的大小可以决定它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而英国的自由党在失去工人阶、级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后,显得势单力薄。加上政策的失误,工党的崛起,最后,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5.
“白澳”政策是一种露骨的种族主义政策。其含义是澳大利亚应为白种人所有,限制、排斥、禁止有色人种移民澳大利亚。在多种因素如维护白种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反对土著黑人而形成的种族主义思想、19世纪及20世纪上半叶较低的经济水平、独特的岛国地理环境、以英国人及其后裔为主体的人口构成等的影响下,由工会建立且自诩为工人代表的澳大利亚工党成为“白澳”政策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决支持者、实施者,直到1972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工党推行“白澳”政策不仅与国无利,也使澳大利亚工人运动长期处于病态般的发展中,同时也模糊了工党与其它政党的政策界限,造成了执政地位的极端不稳定,进而也暴露出了工党改良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政治游戏     
《海外英语》2012,(4):36-37,64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资产阶级政党,并最先确立和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工党、保守党、自由民主党是英国的三大政党。那么,你了解这些政党的差异吗?你知道怎样建立一个新党吗?Let’s have a look!  相似文献   

7.
英国共识政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战后英国政治发展中 ,英国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形成过两次共识 ,即社会民主主义共识和新自由主义共识。两党共识政治的主要特征是政策的共性与差异性并存 ,其中 ,差异不是根本性的 ,共性是共识政治的主要方面。两党共识的根源在于对某一共同的政治框架的接受 ,两党差异的根源在于政党性质、传统的不同及出于对执政未来的考虑。  相似文献   

8.
1945年,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采取了国有化和福利国家等重大决策,大力推行其“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工党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思想来源有两个方面:凯恩斯主义和英国社会主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在工党确立起在英国政治生活中地位的同时,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凯恩斯主义出现了。英国社会主义主张国有化和公平分配,而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和增加投资。一种是要求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的产物,一种是资本主义要求自我调整的产物,这两种理论惊人地相通。凯恩斯主义和英国社会主义的结合,便成为战后艾德礼政府内政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威尔逊政府时期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发生了从“合作”到“分裂”的重要变化。英国经济部门中传统行业的淘汰和萎缩,高等教育和消费主义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面对英国经济相对衰退的困局,威尔逊政府将改善劳资关系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限制收入政策和《代替冲突》的相继失败,是工党与工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威尔逊工党经济革命的滞后性,工党与工会利益目标的碰撞,工会自身分散化的特性,造成了工党与工会之间渐行渐远,最终工党不得不展开与工会关系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相继”?     
课本第130页:“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工人党、美国社会主义工党等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相继”者,次序先后、依次的意思。事实上几个政党成立时间则是:德国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90年,其前身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于1869年;法国工人党成立于1879年;美国社会主义工党成立于1877年。如此,怎能“相继”?“相继”?$江苏省铜山郑集中学@彭松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