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以学生为本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也成为新的亮点。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营造一个质简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本文以小学语文精准教学为例,结合小学语文课程《陶罐与铁罐》《女娲补天》,以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小学语文精准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构筑精准、简约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选了《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三块钱国币》等戏剧篇目。如何优化戏剧篇目教学,加深学生对戏剧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既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又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过分注重"人文性",忽视了学生言语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应是语文教学最基本任务,培养学生言语能力应从品味字词句入手。本文就是从这一理念出发设计《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沈军 《现代语文》2007,(4):61-62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应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应真正“动”起来,课堂才能生机勃勃。为此,笔者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新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梁艳 《现代语文》2009,(9):97-9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如何在短暂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恪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精神,又能够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广大语文同行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潜心探索,尝试把享有“民族瑰宝”之称的《三十六计》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点亮了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不光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而艺术地把握预设与生成,是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机和魅力所在。教师只有进行精彩预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以《鸿门宴》的教学为例,阐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选了《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三块钱国币》等戏剧篇目。如何优化戏剧篇目教学,提高学生对戏尉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既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又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生成性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生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生成性教学已经进入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在《陈情表》一课的教学中,使得教师与学生互动、生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改以来,沉寂的课堂热闹了起来,对话成了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  相似文献   

10.
潘利娟 《考试周刊》2011,(90):49-49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效益。为落实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发掘学生可能利用的一切学习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激活语文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实效。尤其是《七颗钻石》一课的教学让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统一,具有立体的时空特征:教学艺术在于营造氛围,创造共振,激励乐学,做空间的文章;教学科学在于发展思维,追求创新,提高效率,做时间的文章。为了实现这一统一,我基于18年科学实验,构建了“语文课堂立体教学系统工程理论及其模式策略体系”(“立体教学”之全称),它包含五大支系统,即“开放性四步骤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四环节语文课堂立体教学艺术模式”(见拙著《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见拙著《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教与学的策略”(见拙著《语文研究…  相似文献   

12.
曾先林 《黑河教育》2013,(11):19-19
《三顾茅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在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运用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设计,从整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出发,突出对学生主体思维以及词语积累、文化故事的学习,能形成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围绕《三顾茅庐》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突出课堂知识的延伸、拓展和应用,形成课堂优化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结合本人执教《我为你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文课堂教学实际,谈谈我是如何来建构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效的。  相似文献   

14.
刘虹 《湖北教育》2007,(11):43-44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语文教育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需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语文教学。因此,在仔细研读、学习了《课程标准》后,我对于语文低年段教学有了如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如何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人文要素,文章以新生开学第一堂语文课的实践进行探索:提炼好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问题和任务,改革教学手段,有效引领和驱动学生,让语文课堂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发带来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春风,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怎样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经过实践证明,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新技术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载体。在《日月潭》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巧用新媒体新技术,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内涵。新媒体技术融入语文课堂,让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2022年4月21日,国家相关部门颁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它在课程实施评价建议方面提出了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因此,教学评一致性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成为当下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及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出发,从教育发展方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效果、以生为本的理念四方面剖析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意义,并提出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策略,以此保障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打造更加高效、有序、严谨的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无论语文课堂教学采取何种形式,采用何种手段,目标必须指向学生这一中心,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展开教学。下面我就结合《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的教学实例来谈谈我在这方面做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刘鑫 《教学随笔》2014,(8):20179
笔者在多次教学《先秦诸子选读》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考、试验和调整,摸索出两个在完成读懂文意、领悟哲理两大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语文课堂生动性、趣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