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怡人的西湖尽在蒙蒙细雨之中。放眼望去,烟波浩渺,如诗如画,不由感叹:西湖风光,名不虚传。不料,友人淡淡一笑:“西湖虽秀,见得多了,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2.
(1)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2)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3)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怡人的西湖尽在蒙蒙细雨之中。放眼望去,烟波浩渺,如诗如画,不由感叹:西湖风景,名不虚传。(4)不料,友人淡淡一笑:“西湖虽秀,见得多了,不足为奇。”(5)友人的话,使我缄默良久。(6)不由想起,前些年在广东上学,暑假回家陪外地的同学游京都,瞧他们到了故宫、长城、颐和园,一个个欣欣然、奋奋然的样子,不由觉得好笑。(7)几天下来,他们游兴不减,我却已感到精神怠倦。…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怡人的西湖尽在蒙蒙细雨之中。放眼望去,烟波浩渺。如诗如画,不由感叹:西湖风光,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4.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 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宜人的西子湖尽在蒙蒙烟雨之中。放眼望去,烟波浩渺,如诗如画,不由感叹:西湖风光,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5.
<正>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宜人的西子湖尽在蒙蒙烟雨之中。放眼望去,烟波浩渺,如诗如画,不由感叹:西湖风光,名不虚传。不料,友人淡淡一笑:"西湖虽秀,见得多了,不足为奇。"友人的话使我缄默良久。不由想起,前些年在广东上学,暑假回家,陪外地的同学游京都,瞧他们到了故  相似文献   

6.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怡人的西湖尽在蒙蒙细雨之中。放眼望去,烟  相似文献   

7.
我听了某教师在讲高二《思想政治》中的“感性认识”这个概念时,拿出杭州西湖风景图向学生展示说:“杭州西湖风景真美,这种美感就是感性认识。”有学生当场提出异议,认为美感也是理性认识,有的听课教师也有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8.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 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相似文献   

9.
西湖船工     
西湖的话题.人们谈论得够多的了。“柳浪闻莺”、“三潭印月”诸多由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风景名胜以及春湖水满,远山近树,高塔长桥等种种写意画似的湖山妙境,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北宋苏东坡对西湖的赞美.应该说是颇具代表性的了。然而,去春由杭州归来,时常牵动我的思绪并引发我的写作冲动的,却是烟波浩渺的西湖水面上那道人的风景——西湖船工。  相似文献   

10.
杭州浸润在芬芳馥郁的桂花的香气里,西湖边,山坡上,庭院里,一树树桂花璨若繁星。那令人心醉神怡,经久不灭的香气,随着阳光、随着细雨、随着微风,四处飘拂着、散发着、弦漫着,几乎无所不在。 正是桂子飘香时节,巴金先生又一次来到杭州,来到西湖。 巴金先生来过多少次杭州?同行的人说不清,他的女儿李小林一时间也难以说清。1990年秋天,他在作协杭州创作之家说过:“中国的地方,我最喜欢杭州,喜欢西湖。我是1930年第一次来到西湖  相似文献   

11.
一、风景写生能激发幼儿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我园地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附近,一眼望去,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但要从美景中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至能面对实景作画,则非易事。我从写生一棵树、一座桥开始,由浅入深地示范讲解,耐心地启发诱导,让他们慢慢地掌握了写生的基本要求,懂得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就画出不同的画面。随着写生次数的增加,孩子们画出了白堤上的一株杨柳一棵桃,“新新”饭店的三种不同造型的楼顶,放鹤亭、九曲桥等,孩子们为自己的成功欢呼,绘画兴趣骤增。有个小朋友说:“写生以后,我越来越觉得杭州更美了。”还有个小朋友说:“我以前不喜欢画画,现在觉得画画真有趣,白堤都到我的纸上了。”孩子们会经常三五成群地坐在湖边聚精会神地画呀画,俨然像个小画家。  相似文献   

12.
我的相框里有一张照片,每当我看到它时,西湖美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去年“五一”黄金周,我和姑姑在杭州游玩时拍下的。到了杭州,我们就直接去了西湖。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底下,竟有这么美的地方!那里的水,清清的,凉凉的。我用手捧起来喝一口,嗯!甜丝丝的。  相似文献   

13.
毕竟西湖六月中,同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道路上,曾由师法古人一变而为师法自然,讲求“活法”,给诗歌创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创造了新天地。长久的创作积累,使其形成了新、奇、活、快等鲜明特色,在南宋独标一帜,被称为“诚斋体”。这首诗是杨万里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任杭州秘书少监期间送别友人时写的一首赞美杭州西湖风光的诗篇。短小的篇幅,由衷地表达了诗人热爱西湖的眷眷深情,也反映出诗人对优美风光惬心、畅意的积极情怀。品味全诗,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宝琪 《下一代》2013,(10):34-36
放暑假了,爸爸在杭州州打工,我自然就到杭州去度假了。第二天,爸爸就带我到西湖去玩。我们乘上画舫,荡舟西湖的碧波之上,看着四周的美景,别提有多惬意了。我指着南岸的一座宝塔,问爸爸:“这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吧?”  相似文献   

15.
西湖(上)     
在中学读书时,没机会去西湖,但苏轼(1009-1066,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的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却早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抺总相宜。西湖,成了我少年时期心驰神往的佳境,急着想体验、饱览“淡妆浓抹”风光的迷人之处。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人们对杭州山水旖旎,自然神秀,处处名胜的赞誉。在杭州的美景中,以西湖为最佳去处。  相似文献   

16.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 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相似文献   

17.
游西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俗诘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风光美如画,西湖山水甲天下。暑假的西湖之行,使我至今难忘。这天是阴天,西子湖畔的树木在浓雾中隐约可见。远处,宝石山被雾笼罩了,只露出了山头,山顶的宝塔如卫士一般守护着西湖。平静的湖面白茫茫的,整个西湖有一种淡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化论坛》2010,(6):127-127
广东深圳“海上皇宫”刚刚拆除,又有媒体披露,浙江杭州西湖景区许多风景绝佳的名胜古建摇身变成了私人高档会所,“可望而不可进”。接二连三的新闻,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杭州游记     
杭州自古以来便被世人称之为“天堂”。白居易有诗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轼亦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也许是这特有的诗情画意吸引着我,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一届亚运会都是一个亚洲大家庭的聚会。第19届亚运会,落地中国,在我的家乡——杭州举办。作为“杭州伢儿”,我无比自豪!杭州是一座暖心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总是笑脸相迎,这些笑容就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温暖你我。作为“亚运之城”的杭州,更是用“微笑”这样的风景装扮整座城市,让世界看到杭州与众不同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