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青的诗歌美学研究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论》是我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诗歌美学著作。本文从“诗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诗的生命”、“诗的功利性”、“美只是外衣”四个方面阐述了艾青的诗歌美学理论及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2.
艾青的诗歌美学研究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论》是我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诗歌美学作,本从”诗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诗的生命”、“诗的功利性”、“美只是外衣”四个方面阐述了艾青的诗歌美学理论及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3.
艾青的早期诗歌中,苦难意象是诗人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心灵情感的主要符码。一系列的苦难意象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其苦难意象显示了巨大的美学魅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苦难意象映照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们弃恶从善的发动机,是产生崇高情感的催化剂。总之,艾青早期诗歌中的苦难意象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4.
艾青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美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中,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是:创建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诗歌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艾青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美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中,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是创建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诗歌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艾青是我国现、当代诗歌的巨擘,抗战初期和新时期初期是他诗歌创作的两个高峰。前者标志着他诗歌的成熟,后者显示了他诗歌创作不衰的活力。本文力图通过对艾青抗战初期诗歌美学风格的阐述,来重新认识他对我国新诗的重要贡献和显著地位。艾青抗战初期诗歌的美学风格,离不开他那现实主义精神指导下,掺和着象征主义的意象色调和浪漫主义的抒情的情调。因此,色调与情调是艾青风格的表征,这体现在语言的表达方面。而在骨子里,在内容上,则是时代题材和个人心理气质相揉和的化合物——构成其风格的内质。因此,由表征所显示的内质使艾青这时期的诗歌具有一种  相似文献   

7.
享有国际盛誉的大诗人艾青,他创作的国际题材诗作达110多首,是他诗歌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这些诗作充分体现了诗人同世界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而这些作品也达到了真、善、美的崇高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艾青早期诗歌追求散文美,排斥音乐性;其中后期诗歌自觉追求音乐性,出现了格律化倾向,对早期诗歌的自由化和散文化之弊进行了反拨。这标志着艾青诗歌形式意识的自觉,也标志着诗人对中国诗歌音乐性传统和含蓄蕴藉的传统抒情方式的部分回归和继承。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的真情与诗人奋发向上的人格修养的复合,以情、思默契铸造诗的美学境界,这就是艾青情理合一的诗学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想象,是诗歌创作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才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学》第一卷,357页),我国现代诗人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和诗歌爱好者谈诗》)  相似文献   

11.
艾青诗歌之"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诚实之"善"、奉献之"善"和正直之"善"。"善"是艾青孜孜以求的诗歌的理想境界。艾青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激情和斗志,也留给了世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经典的艺术作品之所以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就在于它"一颗善心为人民"的永恒意义。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的富足让人不至于丧失希望;在物质丰富的年代,精神的力量让人永远满怀信心地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2.
凭借其独特创新的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和美学主张,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3—1963)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现代乃至后现代诗歌时期成最具影响力、成就最卓越的诗人之一。文章通过对威廉斯的著名诗歌的分析,探讨他从早期的意象派时期到后期糅合美国本土风格、语言以及现代、后现代绘画艺术特质的独特的诗歌理论和美学艺术主张的形成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李白的诗歌中运用大量的数量词进行形象思维,在古今诗人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数量词对李白诗歌的美学意义之大,比起古今其他诗人也是"空前绝后"的.根据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发现这种美学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艾青与郭沫若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标时划代的大诗人。如果说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为冲破旧诗的束缚,建立新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文奇则在三、四十年代为推动新诗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建树。这两位杰出诗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但以其大量的诗作,影响诗坛,震撼人心;而且以其不同凡响的诗论,启发、引导和激励一代诗人前进.所以,他们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几乎成了一个时代诗坛所遵循的风范与楷模。这里所要谈到的是艾青的诗歌理论。艾青在1941年出版的《诗论》,是一本薄薄的且有沉重份量的诗歌美学论集。他用诗一样的笔调,…  相似文献   

15.
艾青(1910-1996),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这些诗歌广为流传,并能跨越时空为不同时代、不同国界的人们所喜爱。艾青诗歌产生这种广泛阅读行为的原因在哪里呢?张永健教授的新著《艾青的艺术世界》(华中师...  相似文献   

16.
艾青亲身经历的国家的不幸和个人的苦难,他所保留的诗人的良知,他所意识到的诗人的职责,决定了他归来后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思辨色彩。当下,距艾青所处的拨乱反正的时代已过去了30年。许多年轻人读到(《在浪尖坳等诗作中的落实政策的呼唤,已很难再激起如当年读者那样强烈的共鸣。这在让我们为艾青新时期的诗歌创作未能超越他20世纪30年代曾达到的高度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如何把伦理的内涵通过诗的审美评价表现出来,把美与善统一起来,从而构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诗歌伦理。  相似文献   

17.
千秋 《初中生》2008,(1):89-92
艾青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 当代诗歌创作的阵容很庞大。在大陆当代诗歌发展的同时,港台也涌现出一批颇有成就的现代诗诗人。这些诗人包括余光中、洛夫、蓉子、白荻、非马等。  相似文献   

18.
诗人柏桦的写作从80年代初开始,即已显示出身体性的美学特征。他诗歌中的身体性,是基于尼采的身体哲学和透视主义方法,也是他诗歌美学的出发点和所有秘密。柏桦诗歌的身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快感、颓废和逸乐,三者的结合,构成了柏桦写作的美学风景和当代汉语诗歌中独特的后现代景观。  相似文献   

19.
王芳 《考试周刊》2012,(35):19-20
中国诗歌批评理论中的诗言志、诗言情及意境说,既可解读中国诗歌作品,又可赏析英文诗歌。美国乡村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简洁的语言风格、质朴的诗歌主题恰好契合了中国诗歌道法自然、诗言情的美学思想。本文运用中国传统诗歌批评理论解读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从中国诗歌美学的角度欣赏西方诗作,从中体会中国诗歌美学框架中英文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20.
尹艳佳 《海外英语》2014,(10):178-179
艾青作为现代诗坛上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艾青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对色彩渲染独具特色,可以说,离开了色彩,艾青的诗歌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由此可见,欣赏艾青诗歌,其融画于诗的色彩美必定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对于艾青诗歌英译,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手法,将这一色彩美生动形象地传译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