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关联图通常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网成图。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前瞻性特征,其从全局性、主导性的角度深入理解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用关联图考查地理知识与能力常表现为以下几个类型:  相似文献   

2.
陶梅 《地理教育》2005,(1):18-19
坐标图(曲线、折线、平面直角、平面三角、三维立体等)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图像,坐标上的点、线、柱等,既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又表示它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地理统计图是表示地理事物数值特征时空分布的图像,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地理统计图的基本类型有坐标统计图和结构统计图。坐标统计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图像,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形成演变过程、结构变化、分布规律等。结构统计图一般用来表示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部组成、比重变化、演变趋势等,是某一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形,常采用几何图的图形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  相似文献   

4.
王苇 《地理教育》2007,(3):12-13
示意图通常借助线段(特别是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地理要素组合成图。这类图能简明、概括的从宏观的角度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因果联系)。用关联图表现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  相似文献   

5.
在宏观的区域地图中,很多地理事物的分布都是以点的形状出现的,如:世界主要港口的分布,中国钢铁工业的分布,著名旅游景区……与一般图形不同的是大多的点状图没有坐标,考察的重点也不仅仅局限在每个孤立的点上,而是通过点的分布来揭示地理规律,将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部规律统一起来,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点状图的判读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6.
地理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据绘制的 ,是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特点和联系的图像 ,一般采用几何线形和形象画等形式来表明地理数据之间对比关系。常用的形式有柱状图、线状图、扇状图、饼状图等。为了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 ,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学会绘制、运用、分析地理统计图表。一、柱状图 :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绘法 1.用直角坐标 ,纵轴表示数量 ,横轴表示时间序列或空间地域。 2 .在坐标轴旁侧要注明数量或时间单位。 3 .柱状的宽度要相等 ,柱状间距要一致。 4.每根柱条所反映的数据要严格按照比度 (纵轴 )定出地理坐标位置。如“降水量…  相似文献   

7.
坐标图Ⅰ 读图技巧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常见坐标图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面正三角坐标系两类。前者又分为折线图、曲线图和柱状图 ,后者主要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需要说明的是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常用百分数 (% )来表示某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 ,因此也是一种结构图。考虑到其表述形式是坐标系 ,且与一般结构图的几何比例分割有较大不同 ,因此归入坐标图讲解。解读坐标图 ,可灵活采用以下方法 :1 坐标图上的点、线 (折线、曲线 )、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 ,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  相似文献   

8.
关联图通常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之要素等联网成图。它一方面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前赡性特征。这就要求同学们从全局性、主导性的角度深入理解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下面就关联图的种类、作用及解题技法等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让地图"活"起来 1.图文结合 地理教材的鲜明特点是地理知识图像化,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地图及各种地理图像形象生动且比较准确地传输大量的地理信息.有些地理知识,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必须借助地图来表示;有些地理知识,如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地理过程等通过设计合理的示意图一目了然.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系统与图像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理解地理概念、把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学生习惯于利用地图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图文互动,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0.
张秀云 《考试》2011,(12):47-48
地理坐标图是地理学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形成演变过程、结构变化、分布规律等的直观表现方法。一般其横坐标表示时间系列的变化,纵坐标表示某一项、或若干项地理事物(用不同的图例)系列的变化。地理事物的变化数值可以用点标值,也可以各点之间用线段平滑连接。纵坐标既可以是数量级的递增,也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坐标图的判读分析中,尤其要注意曲线或折线变化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的特殊变化,从中发现规律性及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1.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和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工具。地理环境由各种要素组成,各个要素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许多地理特征往往被表面现象所掩盖,不易被发现。这些问题都增加了地理教学的困难。地图则根据教学的需要,运用符号和注记来概括和表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一、坐标类地图的结构及其特征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常见坐标图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面正三角坐标系两类。前者又分为线形坐标类地图和柱状图、饼状图、点状图等,线形坐标类地图又分为折线图、曲线图、玫瑰图等。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某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因此也是一种结构图。坐标类地图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轴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事物;2表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状况;3反映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其因果关系的显现。二、判读的基本方法●读清坐…  相似文献   

13.
联系.指的是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层次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进行联系观点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世界.下面浅谈在化学教学中联系观点的教育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一、进行联系的客观性的教育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观念不过是事物本身客观联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化学所研究的各种物质之间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亦是如此.为了正确认识这种客观存在的联系.要指导学生做到:坚持联系的客观性.一是不要用主观虚构的联系来代替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例如,水由水分子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互相作用而构成,其分子式为H_2O.水能与氧化钙等物质互相作用生成氢氧化钙等、二是不要以个别事物间的联系来代替一般事物的联系、如钾、钠能与水互相作用分别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2K+2H_2O=2KOH+H_2↑——2Na+2H_2O=2NaOH+H_2↑).但不能因此而认为所有金属都能与水作用生成碱和氢气,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物质性质与其组成、结构的联系.物质的性质由其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组成不同.其性质不同;物质的组成相同,而结构不同.其性  相似文献   

14.
芮闵 《中学生阅读》2008,(1):122-124
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地理高考中有关区位问题的题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等。这类题目考查的是考生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大体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住主要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地理图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地理框图是地理示意图的一种 ,它以简单的图框、箭头或直线 ,以及简捷概括的文字等来表述地理事物和现象 ,具有简明、直观、形象、易读的特点。一、框图的类型框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较为丰富 ,按其示意的内容 ,常见的框图可分为以下几种 :结构框图 :该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构成及结构特征 ,体现各主要知识要素的逻辑关系。如“天体系统层次图”、“农业分类图”等。过程 (模式 )框图 :该图以概括、简洁的图形来表示较为复杂地理系统的一般规律及演化过程。如“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海陆间循环图”等。关联…  相似文献   

16.
东北师范大学袁孝亭、娄晓黎在《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0期撰文提出 ,农村中学地理学科素质教育在保证公民一般地理科学素质得以培养的前提下 ,还应使学生具有下列地理知识 :1 乡土自然地理知识。要使学生了解乡土地形、气候、水体、植物、土壤等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组成、特征及其相互联系。2 乡土人文地理知识。有关乡土农业、乡镇企业、交通、商贸、人口等知识 ,了解其运作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了解当地文化、宗教、民族等知识。3 了解乡土地理环境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如人口增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  相似文献   

17.
板图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的略图。在地理教学中 ,板图可以广泛应用于轮廓、地形、气候、河流、交通、区域、工业布局等图形的描绘。在电化教学还没能普及的今天 ,地理板图在课堂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板图能够以最简单的笔触概括地、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 ,有利于教师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 ,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 ,突出教学重点 ,也便于学生利用图形来理解问题 ,掌握知识。如讲新疆地形时 ,运用板图把新疆“三山夹两盆”的主要地形特征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并利用图形跟学生分析“三山夹两盆”…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的特点是将“空间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一、地理简图 地理简图是地理教学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图像.其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有示意图、模拟图和联系关系分析图等.地理简图能够方便、快捷、直观地将教学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在地理教学中,这类教学图像一般会按照教材的教学主题来设计,并且受教学环境的影响较小,增删加减也灵活,细节表现力较强,更能充分突出教材的重点,从而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挂图、地图册和插图等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因此,地理简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0.
完整的地理教材,是由课文、图象和作业三大系统的有机结合构成的。多年来,课文和作业系统在教学中一般比较重视,而图象往往被视为附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现就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图象发展学生的智能谈点初浅的看法。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具有广阔性和遥远性,对许多地理事物,人们很难直接感知,只能借助地图的再造形象,形成表象,产生联想,获得对事物较全面的认识。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或运用地图,把广阔而遥远的地理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地理要素间在地理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地理分布和地区差异等情况表现出来,便于进行综合联系和地区差异性的分析。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又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