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有许多学校建立了年级组,集中该年级的各科教师在一起,研究德、智、体、美、劳教学的综合实施;年级组设年级组长(主任),负责该年级组的工作。我国的教育行政法规尚缺乏对年级组长地位和作用的专门规定,学校基层对年级组长的重要性认识也有很大的差异。有鉴于此,探讨年级组长工作的定位和职责也就很有必要。一、年级组长工作的定位德育大纲中有涉及年级组和年级组长的内容。1988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在“实施德育大纲的领导和管理”项下规定:“年级组是实施德育大纲的重要环节。年级组应定期组织年级教师分析研究本年级学…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许多学校建立了年级组,集中该年级的各科教师在一起,研究德、智、体、美、劳教学的综合实施,年级组设年级组长(主任),负责该年级组的工作。由于我国的教育行政法规尚缺乏年级组长地位和作用的具体规定,学校基层对年级组长的重要性认识也有很大的差异。有鉴于此,探讨年级组长工作的定位和职责也就很有必要。尽管各校对年级组长的工作职责规定不同,但一般而言,在学校德育领导机构和政教处的领导下,组织年级德育工作是一项首要的、基本的工作。一、年级组长工作的定位德育大纲中有关于年级组和年级组长的规定,1988年8月颁布的《中学德育…  相似文献   

3.
年级组管理转型是指转变年级组重管理、轻业务的工作倾向,充分发挥年级组的业务职能,把年级组建设成研究年级学生发展、改善教育教学工作的业务组织,促使年级组发挥多种职能,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促进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我校在初三、高三年级试行年级组负责制管理一年的基础上,去年九月全校六个年级全部实行了年级组负责制,改变了学校内部沿袭了多年的教研组负责制为主的管理,实现了“教研组、年级组并存,以年级组为主的年级教师集体负责制”,即“年级组负责制”,把年级组办成学校教育实体。年级组负责制实行以来,学校结构发生了变化,教育主要因素之一的教师进行了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功能,优化了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5.
年级组是学校管理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直接领导者,因此,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能推进年级的有效管理。以班主任工作案例指引年级的管理工作,需要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精心选取有代表性案例,并深入科学地解读案例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规律,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年级的管理更科学,充分彰显年级组的整体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活动宗旨学习和传承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激发培养孩子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水平,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活动细则组别:本次比赛分三个年龄组小学低年级组(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组(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组(五年级)  相似文献   

7.
一、创新年级管理模式的现实必要性1.创新年级管理模式,使年级管理过程有序化学校年级组是协助校长对本年级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负责的学校基层管理机构。年级组管理过程是调节年级各  相似文献   

8.
我们大庸市一中,从一九八四年下学期开始,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领导下,各年级都建立了年级组。年级组由该年级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并从中选任一名组长。年级组既管本年级的教学工作,也管本年级教师特别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老师们都夸年级组是我们的‘小教导处’。  相似文献   

9.
我担任年级组长已有好几年了。在实践中觉得年级组这一管理层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对一个年级组的教育、教学的管理。一个年级中几个班级的孩子处在同一年龄阶段,进行同一的教育、教学内容,年级组长就可在这情况同一的年级组里开展教研活动。从制订计划、日常备课到  相似文献   

10.
正年级组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它是以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为主体,集中多数学科教师及班主任在统一领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性组织形式。它是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组织形式和管理职能影响着管理成效。因此,抓好年级组的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提升学校整体管理的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会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一名年级组长,笔者亲历了2010~2013学年共三年的高中年级组管理,在参与年级组管理中,较深入了解了  相似文献   

11.
当前年级组管理中存在着三对"矛盾",年级组长与年级主管的"矛盾",年级组与各处室的"矛盾",教研组与年级组的"矛盾"。扁平化管理模式破除了组织自上而下层级过多的冗余问题,减少了管理层次,增加了管理的幅度,使组织既灵活敏捷,又富有柔性。基于扁平化管理理论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当前年级组管理问题,一是提升年级组地位,赋予年级组相应的权力;二是制定激励性评价方案,对年级组进行优化管理;三是实行分权减层,年级主任负责制。  相似文献   

12.
禹妮 《湖北教育》2005,(5):16-16
年级组与学科组一直以来被称作学校教学管理的两大支柱。年级组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是为了更有效地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管理而设立。工作内容大致有:对本年级组的各科教学进行协调和控制;对本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对本年级的学生也负有教育指导、组织管理的职责,例如统一组织安排本年级的家校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教与学的信息反馈等等,主要是组织、安排年级组的日常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马主任师大毕业后,一直担任某校初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上很有建树.2003年开始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和初三年级组长,教研组和年级组工作都很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年级组长在校长和学校各处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全年级的老师,要对年级的各项工作全面负责。但对年级组长而言,年级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的支持、配合与帮助。所以,在年级的管理中大家的支持与帮助,团结与协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建立年级组内部竞争机制吴世宝学校实行年级管理体制后,如何进一步启动年级组工作活力,促进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是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笔者在年级教学第一线数年来的经历和近年来管理改革实践中的体会,下面就建立年级组内部竞争机...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普遍采用具有行政管理性质的年级组负责管理体制,即把同一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和所有学生均等分为几个部,组成担负教学与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进行管理的运行机制。采取此种管理体制的目的是加强各部竞争,提高工作效率。一、对年级组管理体制的思考(一)年级组管理体制的优势年级组管理体制的优越性可从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管理的角度进行说明。学校赋予年级组较大的管理权限。年级主任由学校聘任,任课教师在学校整体聘任的前提下,各年级各部任课教师由年级组选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博览》2011,(3):41-41
一、参加对象 小学三年级至四年级(中年级组)、五年级至六年级(高年级组)在校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探索学校管理科学化过程中,我校总结了年级把关经验,即及时抓紧两个起点年级(初一、高一),认真抓好两个分化年级(初二、高二),切实加强两个毕业年级(初三、高三);在教研组和年级组并存、以教研组为主的层级管理形式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完善年级组建制、实施年级目标管理的研究试验。实施年级目标管理,要建立在年级这个集体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才具有它的推动作用和可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发我省广大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和福建人民出版社决定联合举办福建省第四届小学生“素质教育博览杯”主题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由福建人民出版社素质教育博览杂志社承办。活动的具体要求如下:一、参加对象:福建省小学三年级至四年级(中年级组)、五年级至六年级(高年级组)在校  相似文献   

20.
年级组是学校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效益四位一体的工作实体.年级长是年级教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