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美国小镇的书店就像中国小镇的茶馆一样,总是聚集着一些聊天的人。这个外国老头儿走进了书店,他拿了一本书,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小镇上的人在书店里高谈阔论,书店老板一边和他们说着话,一边观察角落里的外国老头,他总觉得这个人有些面熟,又一时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张脸。书店老板继续和小镇上的朋友们高谈阔论,说着说着,他突然想起来这个外国老头是谁了。他冲着角落激动地喊叫:"加西亚·马尔克斯!"  相似文献   

2.
主人公兰戈(约翰尼·德普配音)是一只被饲养在玻璃箱里的变色龙。它时常幻想自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一天,由于意外,他从饲养人的车子上被甩了出去,于是只能一人漫步在公路上和沙漠中,机缘巧合下,兰戈到了一个老旧的西部边陲小镇——德特(Dirt,有肮脏之意)。阴差阳错,他杀死了一只作恶的老鹰,便莫名其妙地成了小镇的英雄。小镇人民很欢迎他,他也乐得其所地成了这些可怜巴巴的小镇居民——都是些沙漠动物——的救世主。而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要成为真正的救世主是非常冒险的……  相似文献   

3.
王朔先生在1986年发表的小说《橡皮人》中揭示了这样一类人:"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于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由此,"橡皮人"成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特定群体现象的代称。令人忧虑的是,目前,大学生"橡皮人"群体已经成为大学校  相似文献   

4.
唐茂荣 《小读者》2010,(12):40-41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小镇沃尔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家伙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相似文献   

5.
巨人裁缝     
有个巨人裁缝,做的衣服非常神奇。鸡穿上他做的彩色披风,飞了起来;猫穿上他做的彩色裤子,长得比马还要高。贪财的狐狸听说了,来到巨人裁缝的家,要巨人裁缝替他做100件衣服。巨人裁缝不理睬他,还狠狠地踩了他一脚,说:  相似文献   

6.
“橡皮人”出现在各行各业的今天,高校外语教师中也不乏这些人的身影。高校外语教师中出现“橡皮人”的原因何在.高校外语教师如何拒做“橡皮人”而得到发展等,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7.
<正>《弗兰肯斯坦》是一本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人造生命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瑞士, 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他希望用人工的方法创造生命。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他终于利用人的骨骼和动物的器官造出了一个智慧生命——一个巨人。除长相狰狞、体形巨大之外,巨人与普通人相差无几,他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由于对巨人的丑陋有厌恶感,弗兰肯斯坦抛弃了巨人。巨人到处流浪,起初他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但由于其无比丑陋的外貌,人们把他看成怪物,没人愿意与他交朋友。盛怒之下,巨人决定报复弗兰肯斯  相似文献   

8.
卜先生是天马小镇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他每个礼拜都在报纸上发表一篇精彩的小说,几乎整个天马小镇的人都爱看。  相似文献   

9.
我不敢说世界上所有的巨人都爱做梦,但我可以肯定,并不是所有的巨人都喜欢自己是一个巨人。在世界的某个小角落里,就住着这样一个爱做梦,却一点儿也不希望自己是巨人的巨人。他和普通人住在一起,他的房子要比镇子上的其他房子大上好几十倍,他还有一个自己的花园,大到足以让他种下一座森林那样多的郁金香——只是四周被高大的墙围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近来有媒体报道,某中学为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在学校设立了心理宣泄室,其中提供小橡皮人、脸谱、沙袋、气球等宣泄工具。我最早看到“心理宣泄室”是在上学时,杂志上说有些外国企业为了让员工更好地投入工作,专门开辟一间屋子供大家宣泄不良情绪,员工可以在里面尽情地摔打、砸东西,还可以对橡皮人拳打脚踢,甚至可以在橡皮人身上贴上管理者的照片或写上名字再打。  相似文献   

11.
一生磨一镜     
荷兰有个在小镇上替镇政府看门的人。从初中毕业开始,他在门卫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没有离开过小镇,也没有换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孙悟空吃面     
林彤 《新作文》2010,(12):37-37
一日,孙悟空横渡茫茫大海后,来到了一个小镇。小镇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他走街串巷,这里瞧瞧,那里看看。可到了中午,孙悟空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正好他看到了一家餐馆,就大摇大摆地走进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旁边的人看了,议论纷纷:“这只臭猴子来这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13.
迪士尼电影《圆梦巨人》(The BFG)讲述的是一个孤儿院的孤女与一个不吃人的巨人的故事。
  这个名叫苏菲(Sophie)的小女孩在夜里经常睡不着觉。有一天,她在“巫师出没的时刻”看到一个像楼房一样高的巨人沿街走过来。巨人发现苏菲看见了他,便把她拎回了巨人国。这个巨人被苏菲称为BFG,即“友好的巨人”(Big Friendly Giant)。他专门搜集好梦,把梦分门别类地装在玻璃瓶子里,再挨家挨户地把好梦吹到人们的睡梦中。他与巨人国中的其他巨人不一样:其他巨人都吃人,他只吃自己种植的食物。为了阻止其他巨人继续吃人,聪明的苏菲想出一个好办法:她让BFG调制出一个关于巨人吃小孩的噩梦,并把这个梦吹到英国女王的睡梦里。  相似文献   

14.
【剧情简介】爱德华·布鲁姆是个喜欢自吹自擂的老头儿,他常常讲自己年轻时如何浪迹天涯、风光无限,从阿拉巴马的一个小镇出发游历世界,看过巨人、大风雪、巫婆以及酒店里的连体歌手……最后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15.
教师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没有感觉的橡皮人、怀揣梦想的可燃人以及充满力量的自燃人是教师发展中比较常见的三种类型.只有转化橡皮人、扶助可燃人、激励自燃人,才有希望成就个人之梦、教育之梦、中国之梦.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任何一个能够称得上文化巨人的人,他的身上一定蕴含了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人类的厚重的文化感,一定有着继往开来的巨大魄力,有着昭示永恒的深刻内涵。莎士比亚正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世界的影子、现实世界的真像,也可以看到未...  相似文献   

17.
巨人的花园     
有一个巨人,他离开他的家,离开他的花园,去看他的一个朋友。他同他的朋友要说的话太多了,一说就说了七年,他也就在他的朋友家里住了七年。   巨人的花园很大很大,满地绿草青青,这儿那儿都开着花,红花、蓝花、黄花、紫花、白花,远远看去,就像一片彩色的星星。园里有十二棵桃树,春天满树开的是粉红色的花,夏天满树结的是又大又甜的桃子。小鸟蹲在树枝上唱歌,唱得好听极了。巨人出门去的这七年里,孩子们一放学就到巨人的花园里玩,做游戏,捉迷藏,玩得可开心了。   七年过去了,巨人回来了。他一回来就看见孩子们在他的花园…  相似文献   

18.
有个巨人脸上长了一个特别大的鼻子。一天,巨人躺在山坡上睡觉,一只小老鼠走来,以为巨人的大鼻子是两个山洞呢,就钻进去过夜了。请你想象,第二天巨人醒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从前,有一个巨人脸上长了个特别大的鼻子。一天他玩得太累了,就躺在山坡上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一只小老鼠走了过来,看见巨人的大鼻子,以为是两个山洞。心想:这里面一定很暖和的,于是就钻了进去,不久也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巨人醒来,感觉鼻子痒痒的,有种异样的感觉。他接连打了两个喷嚏(tì),小老鼠从鼻子里被喷了出来,巨人感觉舒服了许多。小老鼠叽里咕噜滚下山坡掉到了石…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12,(Z4):4
正广州中山医学院门口,一个无臂少年正在认真地用双脚剪纸。他的剪纸作品非常精巧漂亮。他出售这些作品,每张只卖3元钱。尘衣态度:如果我路过,一定会买他的作品!一看到这些画面,就让人对少年油然而生敬意——虽然身体有残缺,但他如此坚强,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很多四肢健全的人,要么好吃懒做,要么脆弱不堪,要么活得像个"橡皮人"……这样的人,在无臂少年面前,能不汗颜?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之友》2012,(25):65
剧情简介:泰德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他住在一个小镇里。这个小镇上所有的景观都是人造的。也就是说,除了人,这个镇子里没有其他的生命。为了赢得梦中女孩的芳心,泰德离开了家乡,去找一棵真正的树。在寻找树的路途中,泰德发现原来小镇是被人为地与世隔绝。这是怎么回事呢?带着疑虑,他继续前行。不久,泰德碰到了一位隐居的智考,这位智者跟他讲了关于老雷斯的故事。老雷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