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试从时代背景的角度解释主体性的涵义,从理论上明确"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以期有助于主体性教育实践。主体性原是哲学术语,哲学思想是某时代社会形态的反映,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归根结底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主体性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概念,生产力水平决定主体性发展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古代农业社会中本体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近代工业社会中认识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现代信息社会中生存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以及后工业社会中整合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鉴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主体性教育应该以培养认识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为导向,并最终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成熟而逐步发展整合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义务教育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其学龄人口包括小学学龄(7岁~12岁)人口和初中学龄(13岁~15岁)人口。学龄人口的中长期趋势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也是规划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深化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主体性教学是一种与素质教育思想相一致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学民主、自我激励、学会学习。主体性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推广与应用,将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对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方法和针对性,在明确主体性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真正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课堂教学正日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性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认识目前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打破对权威的崇拜,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创造自主学习氛围,留下自主学习空间,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应成为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在广义上是指文本之间的一种依赖和指涉关系.将译者主体性置于互文性的视角之下进行研究,一是有助于把握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纵深层次;二是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从互文性的视角来考察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可以揭示出在翻译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即阅读阶段、阐释阶段和二度创作阶段,具有三重身份的译者(读者、阐释者、第二作者)发挥...  相似文献   

7.
《学记》在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倡导启发式教学方面,彰显了主体性教育思想。但由于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也存在着教育目的过度政治化、教师地位被过度强化和实行体罚式的教学方法等问题。从人主体发展的历史阶段的角度,全面认识和评价《学记》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主体性教育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8.
人的身心发展因年龄阶段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初中阶段(从11、12岁到15、16岁)是一个人的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一阶段学生在生理上出现以下一系列的变化:骨骼在急速生长,肌肉随骨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心肺也在急速增大,大脑的机能在显著的发展,脑细胞达到成人所具有的分化水平,机体能量代谢大,性腺机能开始发生作用,第二性状显露。由于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上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他们表现得活泼好动,充满朝气,情绪表现较强烈,延续性较长,并且情绪并不太外  相似文献   

9.
基于田野调查,以皖江裕溪河龙舟竞渡为个案,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以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助推农村建设表征其主体性的社会心态历程。发现民族民间体育赋权农民主体性的阶段性特征:自在运行阶段的农民主体性,是以农耕文化传统惯习驱动,赋权自然村落家族单位的组织结构,以社会文化秩序增能建设农村的水平;自为传承阶段的农民主体性,是以农耕文明保护为乡村价值的发展逻辑,赋权地方乡贤能人组织地域文化集体行动,以乡村民俗活动的话语权力增能驾驭生活的水平;自由发展阶段的农民主体性,是以农村体育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赋权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积极再造乡村文化价值,以文化资本开发增能建设农村社区的水平。自在、自为、自由的阶段特征也是农民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对农村地位认同差异的社会心态表征。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与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 校作为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 ,其中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即校园文化 ,这种文化主要由校园文化主体——学生来创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均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反过来 ,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源泉 ,有利于现代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在实践中 ,忽视校园文化主体 ,甚至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象却随处可见 ,这大大影响了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因此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校园文化与学生主体性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中学生主体性含义一般地讲 ,校…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主观性客观地存在于说话人的话语之中。在言语交际中,使用让步复句也会体现说话者不同的主观性。在具体考察让步复句的主观性时,可以从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认识等三方面展开,选择不同的句式会体现出不同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农民主体性的实施和发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当下农民主体性缺失现状,基于喜闻乐见的村落体育文化视角,探研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体育主体性,以助力农民主体性生成、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田野研究法,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体育主体性内涵,以典型村落体育主体性实践叙事,解读村落体育主体性现状,探讨其提升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认为: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体育主体性内涵是建立在村民认知和实践基础上的实践主体、权利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村落体育主体性发展呈现出动态、分层次的不均衡提升和部分村民的主体性迁移;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村落体育主体性,应该坚持“以民为本”村落体育发展方向的精准定位,坚持村落体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村落体育服务于村民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统一,坚持村落体育主体性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主体性的探讨,是学术界的理论热点之一,并应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扎哈雏通过自身觉知、体验、交互主体性等多学科角度的讨论,并将现象学置于真正的话语之中,从而使他的主体性理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类型之一,应以人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而不应单纯地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在反思人的个性发展诉求及新时代主体发展的需求,并对职业教育本身超越性进行探讨之后,更应充分体现完整的主体性,以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主体的最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勒菲弗尔的理论与译者主体性研究存在一个契合点,即勒菲弗尔所提出的众多操纵因素构成了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受动性互相对抗,贯穿翻译活动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中的主体与客体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理论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不只是教育者的主体性,更关键的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应关注、尊重、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由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结构是文章的要素之一,《易》对它最早论及。之后,后代学者多有研究,而以梁代刘勰的研究最为全面与确切。但对文章结构的客观性的研究至今较少,宜需深入探讨。文章的结构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是写作主体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其客观性主要体现在: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结构要素及其规律性,文章的结构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性在文章中的反映;构成客观事件的结构不同,决定写作主体选用的文体就不同;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文化人"写文章时所用的结构会不同;读者影响结构等。  相似文献   

18.
论编辑主体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辑主体的创造力,是指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活动中对编辑客体实现创造性的有价值的文化选择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编辑主体的创造力具体表现为编辑主体的超前思维能力、鉴别判断能力、整合思维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编辑主体的创造力对编辑实践活动和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并造就一大批素质高、创造力强的专家型编辑人才队伍是现代编辑文化出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是指大学生为达到自我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身能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学习和行为方式中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沟通,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促进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