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负荷是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没有一定的负荷也就不存在训练 ,没有恢复也就谈不上运动成绩的提高 ,有负荷而没有恢复的训练 ,那只是一种对人体机能的破坏。科学训练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 ,合理地运用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运动恢复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运动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如何快速消除运动疲劳,恢复身体的机能状态,一直是运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运动训练产生的疲劳.需要通过合理的恢复休息.机体机能才可恢复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之为“超量恢复,训练结束后,身体必须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使机体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为下次运动训练创造物质基础。科学研究证明。运动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恢复必须提到与负荷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运动负荷是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没有一定的负荷也就不存在训练,没有恢复也就谈不上运动成绩的提高,有负荷而没有恢复的训练,那只是一种对人体机能的破坏。科学训练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合理地运用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关延贤  胡杰  郑祥 《体育世界》2009,(11):100-101
高校田径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训练水平直接相关,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训练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运动成绩的提高是运动训练实践的结果和外在表现形式,运动训练是运动成绩提高的内在的本质原因.本研究主要对江苏省高校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的监测、训练时间与次数的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  相似文献   

6.
少儿短跑训练应根据少儿生理、心理特点,对短跑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运动负荷、运动恢复采取科学的系统性手段, 无疑是为少儿以后的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成为高水平运动员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长跑的训练特点及适宜负荷原则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的实际应用,得出适宜运动负荷有助于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及运动训练科学合理恢复,不适宜运动负荷会引起运动员机体劣变直接导致运动成绩下降与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如何才能使运动员的疲劳更快地消除呢?在近几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我们常采用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9.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6):106-106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运动员而言,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必经之路;对健身者而言,合理运动是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必要手段。然而,在训练和健身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由于不能科学安排运动的强度和计划,造成过量训练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由于缺乏营养恢复的必要知识,造成运动后身体无法及时恢复,运动成绩和体质水平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广西柳州市业余蹼泳队在夏季训练中加入力量训练的实效性,本文通过文献法、数理分析法以及实验法对广西柳州市业余蹼泳队在夏季训练中加入力量训练的实效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在一个周期内经过科学的、水陆结合的力量训练后,运动成绩的提升幅度要比夏季训练中不加入力量训练的运动成绩提升幅度大,建议教练员在安排夏季训练计划时,重视运用陆上专项力量训练和水下专项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运动训练中疲劳与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竞技体育训练方面的实践,阐述了疲劳与恢复之间的关禾及其对提高训练成绩的影响,以便广大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管理人员对疲劳与恢复方面的问题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  相似文献   

12.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112-112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运动员而言,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必经之路;对健身者而言,合理运动是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必要手段。然而,在训练和健身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由于不能科学安排运动的强度和计划,造成过量训练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由于缺乏营养恢复的必要知识,造成运动后身体无法及时恢复,运动成绩和体质水平不能提高。可见,对运动员和健身者身体机能的科学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营养恢复成为制约其运动能力提高及体质改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5):98-98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运动员而言,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必经之路;对健身者而言,合理运动是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必要手段。然而,在训练和健身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现,由于不能科学安排运动的强度和计划,造成过量训练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由于缺乏营养恢复的必要知识,造成运动后身体无法及时恢复,运动成绩和体质水平不能提高。可见,对运动员和健身者身体机能的科学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营养恢复成为制约其运动能力提高及体质改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获取最佳运动成绩是运动员训练的最终目标。最佳成绩的取得、提高及维持都需要通过训练过程来实现。训练过程是运动员具有的潜在能力向现实竞技水平转化的时间和空间载体。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训练水平相对滞后这一对矛盾的存在与不断破立,推动着训练过程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训练过程空间性的特征反映了竞技能力动态平衡的重要性。运动训练中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时间越长,最佳运动成绩出现的机率最大。在训练过程中要以最佳成绩为导向,科学规划训练过程。探索最佳成绩出现的特征,推动训练过程发展创造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5.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视角,结合运动训练在时间、结构、系统和规律方面的相关特点,讨论了运动训练的不可逆性、非对称性、非平衡性、有序性、稳定性、开放性和客观性等特征。结合运动训练的这些特征,提出建议:第一、要准确把握运动训练的特征,理顺运动训练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使运动训练的本体朝健康、有序的良性状态发展。第二、要结合运动训练的特征,积极建构适合运动训练的新理论、新方法,使运动训练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第三、要依据运动训练的特征,充分了解运动个体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运动计划,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最大限度地为个体最佳成绩的取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比赛前进行的减少训练量的恢复性训练称为赛前减量训练.适当的赛前减量训练不会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造成任何损失,反而会明显增进运动员机能.赛前减量方法的应用已在游泳、田径和自行车等项目上取得明显的效果.赛前减量训练的时间一般为l到4周;减量训练课内容的安排要以专项练习为主;训练量要小,训练强度应与减量前保持相当或略有增加;减量期训练负荷应该逐渐减少.一般认为经过赛前减量训练的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与肌肉糖元贮备得以恢复或提高,血液血红细胞数量增加,血容量增加,肌肉的酶活性增加,赛前心理状态的改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把疲劳作为运动训练近期的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静华 《体育学刊》2002,9(5):11-13
阐述了训练与竞赛、疲劳与恢复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对营养补剂本质的认识,提出疲劳是运动训练的近期目的,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训练,高质量的训练旨在创造最大限度的疲劳程度。只有疲劳后恢复一继续加大负荷产生新的深层疲劳一再超量恢复一使机体产生更高基础上的平衡,才能使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运动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牵涉着技术、体能、技能、战术、心理、目标、智力、时间等等诸方面的互补和制约的复杂关系,整个运动训练的时间制约着训练的效果,其中时间在科学理论方面的见解各说不一,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训练、疲劳、恢复与依存关系:运动训练的真谛在于挖掘人的潜在能力,通过运动训练使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由无控向有控的方向发展,最终使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最佳成绩。要实现这  相似文献   

19.
在训练中之所以必须进行恢复训练,这是因为经过紧张激烈的训练,机体中的能量储备必然消耗,产生疲劳,机能水平下降。根据恢复和超量恢复原理,运动结束后,机体能量物质必须要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方能使机体功能水平得到提高,为提高运动成绩创造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20.
翁颖  张强 《游泳》2006,(5):20-22
当代竞技泳坛的激烈竞争,百分之一秒定胜负,对于运动员来说,想要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进行超负荷的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然而训练的负荷对运动员机体的各个系统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刺激的结果是要求得机体的适应和超量的恢复。关键时刻谁能更快速的恢复疲劳,谁就能够持续更长时间的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从而更快速的提高体能和运动成绩。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