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热变形温度测定仪考察硅烷偶联剂对EPDM/PP/SiO2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偶联剂改性的白炭黑,熔体流动速率和热变形温度提高且起到补强的作用;在相同用量下,偶联剂Si-69比偶联剂KH-570对EPDM/PP/SiO2共混物具有更好的偶联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丙橡胶(EPDM)为原料,采用酚醛树脂(PF)和二水合氯化亚锡(SnCl2·2 H2 O)为硫化体系,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改性 PP/EPDM热塑性弹性体,探讨硫化体系和橡塑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F和 SnCl2·2H2 O 分别为3份和0.3份,橡塑比为60/40时,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最优;材料的结晶行为和材料断面形貌表明,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能形成均相体系,相对于聚丙烯,其结晶温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改性纳米SiO2、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磷酸酯三丙烯酸酯(TEAP)及TDI-TMP加成物作紫外(UV)配方体系的功能成分,制备了含P、N及Si三重固化丙烯酸酯涂层。通过红外、紫外-可见、热重及阻燃性能测试仪等研究了不同阻燃体系下不同固化方式对环氧丙烯酸酯(EA)涂层阻燃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体系双键转化率随纳米SiO2含量及固化重数的增加而提高;可见光透过率随KH-570、TDI-TMP的加入而改善;涂层阻燃及热稳定性随阻燃成分与其含量,及固化重数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含Si环氧丙烯酸酯/纳米SiO_2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制备耐热、阻燃性能优异的新型含Si环氧丙烯酸酯(EA)纳米涂层,以KH-570改性纳米SiO2和有机硅改性EA作紫外光(UV)固化组分,并在配方中加入纳米Mg(OH)2,制备了系列UV固化新型含Si EA纳米涂层。通过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等研究紫外光固化体系涂膜耐热、阻燃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有机硅改性EA中添加KH-570改性纳米SiO2,可以提高纳米涂层热稳定性、阻燃性,同时使其保持优良透明性;当改性纳米SiO2含量达5%时,涂膜耐热、阻燃性能均最佳;同时在体系中加入Mg(OH)2,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溶胶-凝胶法获得多孔SiO2载体,浸泡合成法获得不同复合量的PbS/SiO2块材介孔组装体系,研究了复合量、气氛条件及退火及退火温度对其光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吸收边随复合量和退火温度改变而移动,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6.
用溶胶-凝胶法获得多孔SiO2载体,浸泡合成法获得不同复合量的PbS/SiO2块材介孔组装体系.研究了复合量、气氛条件及退火及退火温度对其光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吸收边随复合量和退火温度改变而移动,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7.
用溶胶-凝胶法获得多孔SiO2载体,浸泡合成法获得不同复合量的PbS/SiO2块材介孔组装体系,研究了复合量、气氛条件及退火及退火温度对其光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吸收边随复合量和退火温度改变而移动,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乳液为主体材料,硅溶胶为前驱体,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PBA/SiO2杂化材料,在此基础上加入硫化剂制备了PBA/SiO2杂化材料硫化胶,研究了硫化剂用量对杂化材料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平衡溶胀实验测定了硫化胶的表观交联密度,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TG)对杂化材料硫化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平衡溶胀实验结果表明,六甲醇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HMMM)的加入使杂化材料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增加。结果证明,HMMM对于PBA/SiO2杂化材料是有效交联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步法制备PMMA/SiO2杂化粉末对小本体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对比了单纯添加杂化粉末和采用PP-g-MMA做相容剂两种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PP-g-MMA用量10份,杂化粉末填充量为2%时,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提高了24%。偏光显微和冲击断面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相容剂的作用下,杂化粉末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并与基体连接紧密,PP球晶得到细化,杂化粉末具有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用原位聚合合成PET及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并对合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较纯PET有较大提高.当SiO2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比纯PET提高26.4%、25.2%,当SiO2用量为1%时,其冲击强度是纯PET的1.31倍.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比纯PET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挤出造粒和注射成型的方法制备聚丙烯/纳米CaCO3复合材料试样条,测试了样条的力学性能,分析和研究了纳米CaCO3粒子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纳米CaCO3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达6%左右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超过6%后力学性能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2.
研究4A分子筛对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吸潮性能和热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4A分子筛对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阻燃剂的加入对吸潮率有一定的升高;TGA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氮气还是空气气氛下,4A分子筛均改变了PP/IFR的热降解行为,促使PP/IFR在高温阶段加快分解,但在后期能形成更多的炭层,并在残炭中保留更多的磷。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PP接枝共聚物(PP-g-MMA)为界面相容剂,在熔融共混的条件下;利用螺杆挤出机制备PP/MMT复合材料,对其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g-MMA的加入提高了PP与O-MMT的相客性,当PP-g-MMA用量为20wt%,O-MMT的用量为3wt%时,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提高了17.46%;常温下冲击强度提高了91.05%;低温(-20℃)条件下的冲击性能比常温下提高了40.29%,比低温下的纯PP提高了246.78%.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用原位聚合合成PET及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并对合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较纯PET有较大提高。当SiO2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比纯PET提高26.4%、25.2%,当SiO2用量为1%时,其冲击强度是纯PET的1-31倍。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比纯PET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5.
以尼龙6(PA6)、全硫化丁腈橡胶(UFNBRP)、马来酸酐(MAH)和过氧化物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增容法制备尼龙6/全硫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研究MAH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形态分析表明,一步增容能降低和均化分散相UFNBRP的粒径,当MAH含量为1.0份时,分散相的粒径最小,粒径分布最窄。从力学性能分析可以看出,加入1.0份MAH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与纯PA6相比提高了158 %,而拉伸性能仅少量下降。动态机械性能进一步证实一步增容法能有效改善PA6和UFNBRP两相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16.
SiO_2/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好的机械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耐热性较差、脆性大限制了其在高性能领域的应用.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引入纳米SiO2,可以起到增强、增韧和提高热稳定性的作用.综述了近年SiO2/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好的机械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耐热性较差、脆性大限制了其在高性能领域的应用.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引入纳米SiO2,可以起到增强、增韧和提高热稳定性的作用.综述了近年SiO2/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耐水性聚碳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物(PCPU-EP)的结构与性能,并采用红外光谱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和动态粘弹谱仪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CPU-EU在10/100(wt/wt,PCPU/EU)时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