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琦 《高中生》2009,(3):35-35
题型一 Na2O2与CO2、H2O(g)的混合气体反应的有关计算 Na2O2与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反应时,目前有以下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2.
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3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A.1.5g B.3g C.6g D.无法计算 解析:CO和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 O2=2CO2 2H2 O2=2H2O  相似文献   

3.
袁丽霞 《化学教学》2005,(1):115-116
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3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相似文献   

4.
题目 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O2密度的1/2.将3.2 g这种混合气体充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2,并用电火花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 (A)3.2 g (B)4.4 g (C)5.6 g (D)6.4 g 解析:有关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5.
例1:CQ和H2的混合气体3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钠是钠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Na2O2与H2O、CO2的反应及计算,并且可以衍生到有机物的燃烧及其产物与Na2O2反应的考查.现对教材中Na2O2与H2O、CO2的反应进行详细分析、总结规律,并拓展到有机物完全燃烧后所得产物与Na2O2反应后固体质量及气体体积的变化.一、Na2O2与H2O、CO2反应的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钠是碱金属中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它的结构、性质、计算及其有关实验等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有关过氧化钠的计算。笔者在此把有关过氧化钠的计算类型作一总结,以供同学们参考。一、有关CO和H2混合气体的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的计算例1某CO和H2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同条件下O2密度的12。将3.2g这种混合气体充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再通入过量的O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燃烧,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3.2gB.4.4gC.5.6gD.6.4g解析有关化学方程式有:①2CO+O2点燃2CO2②2H2+O2点燃2H2O③2Na2O2+2CO22Na2CO3…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钠是碱金属中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它的结构、性质、计算及其有关实验等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有关过氧化钠的计算,笔者就此把有关过氧化钠的计算分类解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CO、H2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的计算【例1】某种CO和H2混合气体,其密度为同条件下O2密度的1/2,将3.2g这种混合气体充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再通入过量的O2,并用电火花使其充分燃烧,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3.2gB.4.4gC.5.6gD.6.4g解析:有关化学方程式:①2CO+O2=2CO2,②2H2+O2=2H2O,③2Na2O2+2CO2=2Na2CO3+O2,…  相似文献   

9.
1 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实验的意义 Na2O、Na2O2的性质--与H2O、CO2反应往往采取对比的方法学习,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学习的趣味性,便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弥补了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未安排"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实验的不足,并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例128gCO完全燃烧时需要O2多少g?将生成的CO2与足量的Na2O2作用,生成的O2是多少g?固体物质增重多少g?解析(1)设28gCO完全燃烧消耗的O2质量为x,生成CO2的质量为y。根据反应2CO+O2点燃2CO2,列出比例式56∶32=28∶x和56∶88=28∶y,可求得x=16g,y=44g。(2)设CO2与足量Na2O2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为z,固体物质增重为q。2Na2O2+2CO22Na2CO3+O2~Δm883288-32=5644zq得88∶44=32∶z,88∶44=56∶q,所以z=16g,q=28g。例2现有3gH2,可与多少gO2恰好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生成的O2是多少g?固体物质增重多少g?解析写出以上…  相似文献   

11.
Na2O、Na2O2的性质——与H2O、CO2反应往往采取对比的方法学习,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学习的趣味性,便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弥补了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未安排“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实验的不足,并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对Na2O2与CO2反应、Na2O2与H2O的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得出Na2O2与H2O的反应实质是Na2O2先水解生成H2O2,H2O2再分解放出O2,并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杨善清 《中学理科》2004,(12):43-44
有关NaOH、Na2 CO3 、NaHCO3 互变型计算题是近年高考试卷中的热点 .这类计算题涉及多个反应 ,关系复杂 ,是考查能力的好题 .现将此种题的四类常见题型及解答规律作分析 ,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题型一 :CO2 与NaOH反应【反应规律】( 1 )涉及有关反应 :CO2 2NaOH =Na2 CO3 H2 O(CO2 不足 )CO2 Na2 CO3 H2 O =2NaHCO3即 :CO2 NaOH =NaHCO3 (CO2 足量 )( 2 )产物分析 :当n(CO2 )∶n(NaOH) =1∶2时 ,产物只有一种 ,为Na2 CO3 ;当n(CO2 )∶n(NaOH) =1∶1时 ,产物只有一种 ,为NaHCO3 ;当 1 / 2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介绍了Na2O2与CO2的反应,但未涉及Na2O2能否与其他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问题.同时,Na2O2与水及水蒸气反应,是否有过氧化氢生成也时有争论.现行各类模拟检测试卷尤其是2004年夏季全国高考的各类化学试卷中,多有涉及Na2O2与CO2、H2O以外的非金属氧化物如SO2反应及产物的实验探究性试题.为此,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利用△G^O-来讨论Na2O2与H2O、CO2、SO2、NO2、NO、CO等气体反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原题12gH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燃烧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增加______g. 解析:本题的思维基点是对一组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分析:2CO2 2Na2O2=2Na2CO3 O2 其总反应式为:CO Na2O2=Na2CO3;2H2O 2Na2O-4NaOH O2其总反应式为:H2 Na2O2=2NaOH;  相似文献   

16.
把CO2 通入饱和Na2 CO3溶液有没有白色NaH CO3沉淀析出 ,对于这个问题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 :理论上Na2 CO3溶液是个碱 ,有资料显示 :C(Na2 CO3) =1.32mol/L ,14 % ,pH =11.76(更不用说是饱和Na2 CO3溶液了 :2 0℃时 ,17.7% ;2 5℃时 2 5 % ) ;通常室温时 ,H2 CO3饱和溶液浓度C(H2 CO3) =0 .0 4mol/L ,pH =3.88。当CO2 持续通入Na2 CO3饱和溶液时 ,生成溶解度比Na2 CO3要小得多的NaHCO3是理所当然的 (NaHCO32 0℃时 9.6g/10 0g水 ,2 5℃时 10 .35g/ 10 0g水 ;Na2 CO32 0℃时 2 1.5g/ 10 0g水 ,30℃时 3…  相似文献   

17.
饱和溶液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1 用于气体的净化 可用饱和溶液洗气的方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气体.如除去CO2中混有的HCl、SO2气体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其反应原理为:NaHCO3 HCl=NaCl CO2 H2O,2NaHCO3 SO2=Na2SO3 2CO2 H2O.  相似文献   

18.
1 以过氧化钠为主体的知识总结 问题1:标出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解析:(失2×e-) 2Na2O2+4H2O=4NaOH+O2↑+2H2O(得2×e-) (失2e-)2Na2O2+2CO2=2Na2CO3+O2(得2×e-) 问题2:由2Na2O2+2CO2=2Na2CO3+ O2知,2Na2O2+2SO2=2Na2SO3+O2对吗?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反应原理 CO2与NaOH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碳酸(H2CO2)与NaOH的反应。当n(CO2):n(NaOH)≤1:2时,发生反应①CO2+2NaOH=Na2CO3+H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或只有Na2CO3;再向其中通入CO2,则发生反应②Na2CO3+CO2+H2O=2NaHCO3;  相似文献   

20.
该类题型涉及到以下反应:2NaOH CO2=Na2CO3 H2O当CO2过量时又发生Na2CO3 CO2 H2O=2NaHC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