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现代派或现代主义是现代西方各种文艺流派的总称.在西方,对现代派文艺的范围、起源及主要特征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把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文艺都划为现代派的范围;不少人认为它已经消亡;有的却认为它是正在发展中的当代西方文学的主流.①我们近几年关于现代派文艺的讨论是采用后一种范畴.这种文艺思潮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从西欧开始,现遍于西方,至本世纪二十年代确立,三十年代后期形成高潮.现代派包含各种流派、各种文艺形式,其中有意大利的来来主义,英国的意识流文学,法国的超现实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美国、德国、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等等.  相似文献   

2.
试论文艺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方文艺心理学精致后产生的困惑和中国文艺心理学成长中出现的烦恼中剖析了当前文艺心理学缓步难进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统摄西方文艺心理学众多理论 ,从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中吸取养分 ,寻求补充 ,这样才能使困境中的文艺心理学获得深入、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小说创作寓言化倾向的根源: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学重表现传统的反思和回归,继承了《易》之象,《庄子》之奇诡,《楚辞》之神奇,古印度之韵;二是由于向西方学习,将现代派文艺诸表现手法与中国古典文艺表现手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有些青年文艺爱好者中,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作品,是“当代文艺的瑰宝,代表着时代的方向”,并断言它们一定会“统治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的文坛”。据此他们认为“《红楼梦》的写作方法已经过时”,连“鲁迅、高尔基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学习的”了,还振振有词地宣称“八十年代的青年愿意接受的只有西方现代派的描写方法及其深刻的表现技巧”。不仅如此,有的“理论家”还不惜贬斥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新文艺,以制造“理论依据”;他们摇旗呐喊;“时代变了,今天一代人的审美理想和标准变得不可琢磨。一些昔日放着光辉的美丽词语,在读者眼里引不起一点回光。过去我们含着眼泪唱出来的歌变得那样廉价”。另外,他们又把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表现方法,吹嘘为普遍的定律;“人的大脑活动方式是流动的,跳跃的,纷杂不连贯的,作家应当遵循人的正常思维活动方式来写作”。似乎乔伊斯、福克纳、沃尔夫等西方现代派作家,非要成为我们的楷模不可。西方现代派文艺,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不妨来简单地剖析一下。  相似文献   

5.
感性与理性--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艺术的特征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感性与理性。西方艺术尚形,中国艺术尚意;西方艺术重再现、重理性,中国艺术重表现、重感性。由于中西哲学的、政治的、观察事物方法的和表现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艺术的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6.
四十年前,在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光辉的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精辟地阐述了文艺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同时,号召文艺工作者与新的群众时代相结合,描写新的人物,表现新的世界。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随着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恩格斯就及时提出文艺应该表现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他更加具体、明确地要求文艺反映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工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环境所进行的叛逆的反  相似文献   

7.
唯美主义是西方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20世纪,唯美主义出现在中国,一方面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冲击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唯美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时空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景观。对其进行梳理,在历时的关照中再现对二者进行共时的审视,有助于我们真实而理性地认识唯美主义在中国的回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之后,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大裂变。一切种类的生产都毫无例外地被纳入商品经济的范围,一切前定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准都失去了自明性的根据,商业原则几乎成了重估一切价值的砝码。20世纪末的中国人似乎面临着19世纪西方人在尼采宣布“上帝死了”时的尴尬处境。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以往高贵娴雅的艺术,显得步履维艰。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就是,“严肃文艺”的创作和接受大大滑坡,陷入低谷;言情、武打等感官刺激特强甚至一些:“下三滥”的作品充斥泛滥文艺消费市场。更引起很多人忧思的是,相当一些颇有成就和才华的作家、艺术家放弃了原先的艺术信念和追求,或向通俗文艺靠拢,或直接“下海”经商。20世纪末的中国文艺不得不难堪地面对这样一个既十分简单而又相当复杂的问题:文艺究竟是什  相似文献   

9.
A文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文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文艺伦理学是文艺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与美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均有密切的联系。文艺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西方文艺学,从古希腊的奴隶制时代起,经过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发展到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产生了一大批理论家及其文艺理论著作,为人类的文艺史留下了丰富宝贵的艺术美学理论遗产。在中国,早在纪元前五世纪就出现了孔子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对…  相似文献   

10.
一、文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文艺伦理学是文艺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与美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均有密切的联系。 文艺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西方文艺学,从古希腊的奴隶制时代起,经过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发展到十九世纪的浪漫主  相似文献   

11.
荷兰私立中小学教育——一种独特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的历史背景在西方世界,荷兰的中小学教育体制是十分独特的,它不仅是教育体制历史演变的独特,也反映在荷兰现行教育结构的独特中。就历史演变而言,十九世纪下半年、二十世纪初,世界性的普及义务教育运动风起云涌,触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刻,教育发展史上前所未见。多数国家都在推进教育的公立化,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目的,而荷兰似乎反其道而行之,以鼓励私立教育发展谋求这一理想的实现。早在十九世纪初,荷兰教育表现出较强  相似文献   

12.
大先生鲁迅     
鲁迅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和他们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卖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鲁迅的时代,中国的文艺差不多勉强衔接着西方十八、九世纪末。人家西方十八、九世纪文学史,法国人摆得出斯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哥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妥斯托也夫斯基的好样子,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谢天谢地,总算五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文艺因受西方现代、后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出现了种种西化的主张及表现,究其原因是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在思想上、理论上缺乏对这一思潮的分析和认识,对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有计划、有预谋的和平演变战略未能及时应对的结果,究其实质仍然是一种自由化思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自然观与西方自然观不同:即发轫于气论思想的“关系自然观”和肇始于原子论思想的“实体自然观”。这种哲学自然观的差异,对中西方社会发展构成了重大影响,表现出中国古代重生存、西方重占有的两种不同社会发展走向。但无论中国古代抑或西方的自然观都有其精髓所在,要建造现代意义的自然观,就必须对中西方两种自然观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既源于中西自然观,又高于中西自然观。  相似文献   

15.
一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文坛出现了一股文艺思潮,认为文艺是个人主观精神的表现,强调表现精神活动中的潜意识,下意识;否定文艺与生活的联系,文艺为人民服务和艺术家对人民的职责以及文艺思想内容的意义及其对形式的作用,主张“纯形式”等等。其核心即“自我表现。”这就是所谓“新的美学原则”。这种“新的美学原则”,实际上是西方现代资产阶级的文艺观在中国的变种。西方现代派文艺观,包括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抽象派以及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都主张艺术脱离现实生活转向主观、否定艺术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国有没有哲学"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展开争论之前似乎首先应当确定"什么是哲学",评判有无哲学的标准是什么.站在西方思辨哲学的角度上看,中国确实没有哲学,之所以没有,也仅仅是因为评判的标准是西方的思辨哲学.总览人类学术,最深奥繁琐者莫过于佛教哲学,出于同样的原因,如果不怕遭到围攻的话,一位研究佛教哲学的学者也可以公然宣称:除了佛教之外,人类再无哲学.所以说评判的标准比结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第三节晴天霹雳——西方读者A给编辑的信和笔者的回答尊敬的编辑: 我经常阅读并喜欢贵刊,我也把它用在我的教学中。但是良晨撰写的故事却让我吃惊。我希望您能考虑我的想法,并考虑像这样的东西下一次在贵刊到底是否应该有一席之地。良晨在贵刊上发表的文章里描写出西方男人和中国女人在跨文化婚姻中所遇到的困难。他傲慢地传播那些关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陈词滥调,结果他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其似乎想表现出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文艺现象;某一作品发表以后,如果没有人批评,读者很少问津;而一旦遭到批评,境遇突然大变;广大读者奔走相告,争相传阅,甚至有人不惜出高价来抢购被批评的作品。与此相联系,一个作家如果没有人批判,似乎很难出名,而一旦遭到  相似文献   

19.
香港《盘古》创刊于1967年.它并非是纯文学刊物,政治性很突出.它的许多文章表现了对中国政治的关心和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如包错石的《从匪情到国情——研究全中国》,长达万余言,对香港读者改变对中国的看法,起了很大的震动作用.虽然有争论,但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该刊也腾出相当篇幅发表文学创作、翻译作品和文艺评论.对西方文艺如嬉皮士文艺思潮和存在主义、美国意象派作过介绍,还大规模检讨、反省过60年代以来的台港现代派所存在的西方倾向,促使台港文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国小语会理事、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副主任陆云指出,当前,新课改教学的重要问题是"虚",表现为"五重五轻":重自主,轻指导;重感悟,轻训练;重形式,轻内容;重拓展,轻文本;重活动,轻思考.此言可谓切中时弊.现在一些地方上观摩课,确实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都课改了,你怎么还这样上课?""这一节课没有体现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给人的感觉,似乎传统的教学、接受性学习就是保守落后的,只有新课改的合作探究性学习才是先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