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Web2.0时代的博客营销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等的交流,广泛的传播,这些特质是web2.0时代的基本精神,也是精明的商人所需要开拓的商业潜质,随着索尼、亚马逊、耐克、通用电气、奥迪等大公司利用博客做广告的风潮渐劲,博客营销的概念随之被广大企业所接受,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经研究显示,多达64%的广告主对在博客上做广告有兴趣。索尼Cyber-shot DSC-F828数码相机在面对习惯于使用传统相机的高端用户就大力运用博客营销手段进行渗透。这些高端用户专业、权威、自信,而且极富判断力,在摄影领域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很难用传统的传媒对其进行撼动。基于博客进行说服,可能更容易达到效…  相似文献   

2.
杜方云 《新闻世界》2014,(5):156-158
随着微博的兴起,微博意见领袖凭借其高粉丝量、知名度、影响力,扮演着信息传播、过滤的角色,成为网络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利用微博意见领袖,通过影响力营销和口碑营销,形成传播热。本文通过分析该营销事件,为企业利用微博意见领袖进行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走进了web2.0时代,基于web2.0网络上不断涌现了博客、社会网络、播客等由公众进行内容传播的草根媒体,草根媒体具有形成公共领域的条件和环境。本文通过对web2.0下草根媒体的情况来分析其公共领域的形成以及特征。  相似文献   

4.
网络“意见领袖”的形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eb2.0环境下,以韩寒、时寒冰、郎咸平等人为代表,通过博客、视频分享等渠道在公共话语空间发表意见,一支新型意见领袖队伍正在形成。面对信息泛滥的传播语境,他们真诚、犀利、略带调侃的语言风格起到了提出公共议题、倡言社会变革等积极作用。同时,这种舆论传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公共话语空间意见领袖的形成背景、意见文本特征、作用与功能等方面的分析,探求其不断上升的影响力背后的原因及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黄旭 《军事记者》2012,(3):50-51
博客成为web2.0时代的主要代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出色地延续并全面地体现了Web2.0时代的关键特征——自组织、共享和集体智慧。博客主要是通过提高内容发布的便利性程度和加强博客网页之间的互动性来体现Web2.0的以上三个特征的。  相似文献   

6.
民国书业市场竞争激烈,新的运营形式层出不穷。意见领袖作为民众意见的引领者,其独特的营销价值被人们认识,逐渐成为书业广告运营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对民国书业广告运营中意见领袖的传播角色、营销价值、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期待过往的实践对今天书业市场的运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伦敦大爆炸看"博客时代"对传统传播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媚 《新闻知识》2005,(9):39-40
对于今年7月初伦敦地铁大爆炸的新闻大战而言,一支新力量成为世人瞩目的亮点——那就是由基于web2.0技术、即时通讯、博客、rss等、以博客为主要代表的新一代网络媒体对传统传播模式的挑战。这是新旧媒体准备充分的一次交锋,一次它们基于web2.0技术上来生存形态的预演,预示着一场传播革命的到来。甚至有人认为,许多已存在多年的传播学理论正在因此而打破。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图书消费中,我们常常会受到意见领袖对于书的观点或评价的影响。在图书营销传播中,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传播作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结合《广告人第一课》的意见领袖传播案例,分析如何通过集中优势资源与意见领袖全面沟通来赢得其对书籍的支持与口碑传播。  相似文献   

9.
在微博出现之前,BBS论坛、博客等虚拟社区成为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微博这一新兴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网络舆论的传播模式。本文从传播角色、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和信息的传播效果来比较微博意见领袖和BBS意见领袖的不同。相对于论坛舆论领袖的草根性,微博意见领袖更趋于精英化;论坛意见传播是内聚型,微博传播则是发散型;微博的信息传播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论坛的意见流通则局限于孤岛内部。通过这些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不同意见领袖的特点,进而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0.
袁舒 《新闻世界》2013,(9):187-189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创立的两级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传播时代的图书网络口碑营销中。本文分析了几个主要的图书网络口碑营销平台,以及对图书推荐“意见领袖”的选择,帮助出版方更灵活地把握网络口碑营销。  相似文献   

11.
潘丽娜 《网络传播》2009,(12):56-56
Web2.0无疑是互联网上的高频词汇之一。Web2.0出来之后,交互性变强了,博客、播客的出现扩大了传播者的队伍,也突围了web1.0时代的传播范围,因此,网络编辑的“把关”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吴磊 《新闻前哨》2013,(11):87-89
企业微博营销具有降低营销总成本、增强营销时效性、提高营销精准度、强化营销忠诚度等积极作用.同时也面临过度强调粉丝数、营销方法使用不当、传播内容和范围有限、相应专业人才缺乏等风险和挑战,需要从明确营销目标与微博定位、做好内容建设与发布方式、意见领袖参与提升传播效果、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与网络社区营销的商业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曙光 《传媒观察》2006,(10):41-42
与web1.0条件下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网络信息传播生态不同,博客(blog)、RSS、维基(wik-i)等Web2.0技术将信息传播主动权还给了普通大众,为个体提供了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形成个人信息管理的自媒体(We Medi-a)。无数个体可以相对自由地将自我信息面向多人发布,真正实现了以受众为中心。“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瓶,里面有自己的溶液,每个溶液有自己的味道”,千橡互动销售部全国营销中心总监田晨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概括了Web2.0时代出现的各种技术性词汇的要义。一旦用户成为“自媒体”就会在网络服务中留下各种痕迹,这些“痕…  相似文献   

14.
网络酷密码     
《时代》周刊2006年评选出的美国50大最酷网站,把网络潮人追捧的新酷站点拉到世界大舞台上,它们,或许是你兴趣正浓的网站,或许有着你从来没有听过的名字。这些都无足轻重,重点在于它们见证了网络的成长。从web1.0到web2.0,从门户网站到个性化网站的兴起,web2.0时代,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使用聚合器阅读文章,rSS、博客、播客、社交型社区,这些名词代表的是~种新的网络理念:网络越来越把大众当一回事,越来越向“草根”靠拢。  相似文献   

15.
朱波  王蕾 《今传媒》2016,(10):10-11
随着微信营销的产生与发展,营销者在微信营销中对意见领袖的培养也逐渐兴起,营销者通过培养意见领袖,借助其影响力对消费的行为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与调查,结合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微信营销中意见领袖培养兴起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阐述营销者对朋友圈意见领袖培养方式与公众平台意见领袖培养方式的现状及其不足,并针对培养方式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有关虚拟社区中知识传播的研究集中在专业社区中网民的知识结构、互动程度与专业知识的分享及创新间的联系。本文重点研究网络常识的知识特点、生产过程以及网民关系。以新浪博客中"四大名爹"的博文传播为例,研究发现,这些由新闻或日记生产的知识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修辞形式上均表现出了后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征;常识的分享与创新同时进行,创新更多地是为了阅读与消费;其传播过程更多地围绕意见领袖来进行,这些博主不仅互动积极,而且博客等级高,拥有很多粉丝;围绕这些意见领袖构成了常识传播的小群体以及群体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雷少东 《声屏世界》2011,(9):122-123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行业也越来越深入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最初的搜索引擎独大,到博客引领的web2.0时代,再到如今SNS平台出现,以微博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网站的大热,社交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令传播的主动权和话语  相似文献   

18.
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兼具艺术属性与商品属性于一身。"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电影也需要商业化的竞争手段来扩散传播范围和受众面,营销对电影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就显而易见了。本文将以5T营销模型为切入点,对春节期间票房大热的影片《流浪地球》微博营销策略展开细致分析,并总结其要点、亮点,为其他作品的营销推广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龚辰晨 《今传媒》2020,28(1):121-123
近年越来越多的电影宣传方选择与网络意见领袖合作,为影片造势,这也为华语电影营销开启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分析国产电影《战狼2》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探究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在电影营销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微博作为一个崭新的社会化传播平台,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和大众对媒体的使用习惯,成为社交媒体中最受人关注的一颗新星。这种长度在140字以内的微型博客,已经被一些企业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形成了一场微博营销的革命。基于此,通过分析杰士邦官方微博营销案例的问题,以期为今后企业在微博中的营销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