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正>走在路上,看到有个人盯着空中的飞机,你可能也会下意识地抬头,望向那个方向。很快,对方发现你的存在,然后不知不觉地瞟你一眼,以确定你看的是同一方向……一切发生得如此自然。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称为"关注引导"。就是这种我们普通人可能都意识不到的事情,也暗藏着一些科学道理。类似的情景,如果把飞机换成广告牌:你看到有人盯着一个广告牌看,你可能也会盯着它看。有人发现你也在看,此时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数字还会比美?最美的数字是0.618?可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的魅力所在啊。光盯着它可看不出什么名堂,但环视四周,你是否发现门、窗、桌子、书本之类的物体长度与宽度之比都近似5:8或8:13(约等于0.618)?凡具有这种比例的图样,看上去总令人感到和谐、舒适,有一种美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读书     
《科学与生活》2009,(11):122-122
<正>猿性的证明"如果我们直盯着某只黑猩猩的双眼深入地看,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那双眼睛里透露出一种富于智慧的自信的‘人’格,而那双眼睛也在反看着我们。如果他们是动物的话,我们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紫藤 《知识窗》2006,(11):48-49
你有时会感觉后面有人盯着你吗?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眼睛有强大的能量,甚至可以用眼神杀人。现在又有科学实验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5.
乘电梯的时候,你的眼睛是往哪里看的呢?估计大部分人的眼睛都会习惯性地盯着电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心里跟着默念:1、2、3……那么,为什么在电梯里大家都盯着楼层数字看,是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还是大家都太无聊?其实都不是,这种行为跟我们的私人空间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这是由于大脑对外在情况的预期与从感官所接受的信息不一致而造成不舒服的后果。为了要维持平衡,大脑会综合许多感觉信息,包括视觉、触觉及内耳平衡觉等,其中内耳平衡觉尤其重要。多数时候,所有的感觉输入都相互一致,但如果这些感觉输相互入不一致时,就会造成晕车症,而有丧失空间感、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假设你坐在车子后座,你的眼睛盯着书本,眼角余光看着车子内部,所有这些都告诉大脑自己处于静止状态。可是当车子改变速度或转弯时,内耳的平衡觉却抵触了上述信息,这就是我们常出现晕车的理由,这时往窗外看看便会有所帮助。在车上看书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正>看到大脑袋、圆眼睛、肉乎乎的萌物时,你一定会觉得萌化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原来,当人们看到可爱的小动物或小朋友的时候,大脑中负责处理冲动的边缘系统会受到刺激,产生多巴胺,让人有一种"陷入爱河"的感觉,情不自禁地想要去照顾这个"小可爱"。小动物和小朋友"萌萌哒"的外形是进化需要,因为它(他)们出生时十分弱小,必须要受到成年动物或者人的保护和照顾,这样才能保证物种的延续。随着小动物和小朋友不断长大,这种"萌"的特征也会慢慢减弱。  相似文献   

8.
"你的孩子喜欢一个人默默地独自玩耍……" "你的孩子不太听老师指令……" "你的孩子不合群,集体活动时总要老师叫唤他几次才会跟着大家……" "你的孩子眼睛好亮,我和他说话时虽然行动迟迟,但总会盯着你的眼睛,有时还会绕着你跑……"  相似文献   

9.
正新学期已经开始一个多月了,随着学业的繁重,小璐眼睛的使用"额度"越来越超负荷,看东西也越发模糊了,揉一揉,再看,还是不清楚……这种感觉真是不舒服。是的,近视的感觉的确糟糕透了!近视古而有之?人类起源于约6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生存模式以采集和狩猎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眼睛为了更多的狩猎和采集而进化出了更好的远视力、更好的立体视觉、更好的色觉和形觉。直到人类发明了文字,拉开了近代文明的序幕,人类的用眼模式中也慢慢介入更多近距离工作的比例。印刷机被发明之后,书籍开始在人类  相似文献   

10.
透过一双动物的眼睛你会看到什么?你会看到同样的色彩吗?视物变得更明显或是更模糊吗?你还能看到同样的事物吗?动物眼中的世界和我们一样吗? 答案是,这取决于你用了哪种动物的眼睛。如果你是用右图家猫的眼睛看的,在夜里你能看得非常清楚,为什么?是因为猫眼的后部有一种“镜子”,这使光在眼内“到处反弹”,从而使视物看起来更亮。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家里养了一只小宠物狗,放学后它就会摇着尾巴屁颠屁颠地缠着你,让你陪它玩,你能感觉出来它的兴奋吗? 动物有感情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动物们是没有什么情感的,没有像人类那样喜怒哀乐的丰富情绪。但是现在,人们开始改变这种看法了——动物们也拥有丰富的情感,它们也会表现出喜悦、失落、愤怒、恐惧。  相似文献   

12.
你是否听说过植物也有记忆能力?你是否知道植物也有神经和脉搏?你是否听说过植物也有血型?乍一听,你肯定不信。然而,科学家在许多研究中发现,某些植物体内确实会表现出各种有趣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这种现象在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怎样对这些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13.
动物们之间也会相互友好甚至讲究礼尚往来吗?下面的几个小故事,可能会改变你对一些动物的看法。1有组织有纪律的动物如果你的朋友对你不友善,你会怎么做?也许你会选择离开。野生红狐狸就会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在"拳击赛"中的小矛盾。如果个头大一点儿的雄性红狐狸动作粗鲁了一些,个头小的雌性就会选择转身离开。  相似文献   

14.
你也许有过这样一种体会,看电影遇到精彩场景时会睁大眼睛盯着屏幕,担心一眨眼就错过关键剧情。而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眼睛会自主选择眨眼时机,以免错过重要的视觉信息。  相似文献   

15.
你也许有过这样一种体会,看电影遇到精彩场景时会睁大眼睛盯着屏幕,担心一眨眼就错过关键剧情。而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眼睛会自主选择眨眼时机,以免错过重要的视觉信息。  相似文献   

16.
正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有的时候你感觉你的手机振动了,但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看,却发现根本就没有短信或者电话。这就是"幽灵振动综合症"。从心理学上说,这种幻觉很容易产生。人们长时间使用一个东西,这东西也就无形之中成为身体的一个部分,例如长期戴眼镜的人,摘下眼镜后,还是会时不时地扶下鼻子上已经不存在的镜框。同样地,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习惯,让我们的身体已经习惯了手机振动,再加上"假设引导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想说一个词时,却突然发现自己想不起来它完整的表述,即便你确信自己知道它,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借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喜剧场景,仿佛你想说"马冬梅",可脑海里却是"马冬什么",或者"什么冬梅",或者"马什么梅"。相信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心理学领域它被称为"舌尖现象"。该如何定义"舌尖现象"这种状态呢?假如无法想起某个你要说的词语,但是觉得自己知道它,并且感觉它就在自己嘴边,而且可能很快就会想起来,这就说明你正处在"舌尖现象"的状态。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在你舌尖打转的词语仿佛成了薛定谔的猫,你既"知道"它,又"不知道"它。那么,另一个问题随之产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呢?  相似文献   

18.
罗玲 《科学生活》2023,(3):32-33
<正>01说什么都不对?也许是因为家长太焦虑初中生家长经常会有这种体会,跟孩子说什么都感觉不对:说让他好好学习,孩子觉得压力大;说让孩子多放松心态,尽力而为,考上什么学校都可以,孩子又觉得你低估他。另外,有时家长越让他放松,他自己的压力越大,就好比你看恐怖片自己感到很害怕时,就会告诉身边的人“你别怕”。  相似文献   

19.
改善感觉     
感觉懒散、迟钝,人就懒散、迟钝。因此我们应改善我们的感觉。改善视觉。人大约有90%的感觉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人们在电脑前坐几个小时会眼睛模糊。对此你可钉一张报纸在距离你坐处2.5米的墙上,每15分钟就看一下报纸上的标题然后再看  相似文献   

20.
抢来的果子     
星期天我来到了图书馆,在安静的环境里可以静下心来读书、看报.图书馆里有200多种报纸,我拿了两种报纸坐到一个空位子上开始看了起来.我看的报纸非常幽默风趣,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对面有一个40多岁的女人抬起头来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对我怒目而视,我伸了伸舌头,埋下头来继续看报纸.她又盯着我和报纸看了几眼,然后忽然站起来,伸手来抢我桌子上的另一份报纸,我问她:"你想干什么呀?"她凶巴巴地大声对我喊:"我要看这份报纸,你怎么一个人霸占着两种?你只能看一种,我就要看你这另外一种.""可是架子上还有100多种报纸供你选择呀!为什么要抢我的呢?"我对她说.我开始打量着她,她长得瘦瘦的,眼睛陷了进去,好像睡眠不足的样子,用凶狠的目光盯着我,又开始大声地对着我喊叫起来,好像是故意要和我吵架.从中学开始我就有星期天来图书馆看书的习惯,还从没遇到过这种事情.我平静了一下自己问她:"你真的想看这份报纸是吗?""对,我就要看你手里的报纸."她凶凶地说."那好,你拿去看吧.我可以再选择其他的报纸来看的.因为架子上还有100多种报纸."我盯她的眼睛说:"我想我是来看报纸的,不是来和你吵架的.我不想破坏这里的气氛,这样会影响别人看报.如果你要,你就拿去吧!"她抢下了报纸,重重地坐在座位上,恨恨地说了一句:"我就要你手中的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