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的解析     
我们都在做梦据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重世界里。一个是我们清醒时的真实世界,另一个是我们梦中的内心世界。人人都睡觉,人人都做梦。即使那些从不记得梦中情节的人也是如此。在我们的一生中,每一个人大约都有50000个小时用于做梦。这就是大约6年的时间。科学家发现,不仅只有人类做梦,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做梦。有些鸟类也做梦。甚至一些爬行动物也做梦。所有这些梦的意义是什么呢?科学家还不能肯定。但他们可以肯定,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做梦。古人如何解梦在梦中,我们可以飞上天,可以和死去的人说话,还可以产生我们在清醒时从未产生过的…  相似文献   

2.
正梦对我们来说是最平等的一件事了,不管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基本上每个人都曾享受过美梦,也都遭遇过噩梦,有人靠解梦来释读人生,有人因梦境而解决现实难题。下面有一些关于梦的说法,你能辨别其中的对错吗?每个人都会做梦澳大利亚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约33%的受访人员说自己从不做梦或者极少做梦。但研究人员对这些人的睡眠状态进行检测,发现他们只是因为不记得梦境而以为自己没做梦。当人做梦的时候,会进入一种"快速眼动"(又称  相似文献   

3.
问题与解答     
人有时做梦为什么会梦见未来?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 邓府雄所谓梦就是潜意识的活动。我们每一个人做某一件事,都有一定的程序方案,但是梦却完全没有规则顺序,梦中可以一会上古,一会现代,一下子这里,一下子那里,纯粹是一种胡思乱想,不必连贯的自由意识的运作。人有时做梦会梦见未来是因为人的身体、心理和时空的关系密不可分,虽然有些事尚未发生,但是我们的生理、心理会有自然的感应,所以在梦中就先有预兆,例如梦见甲,第二天果然见到甲,一般所谓的托梦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编 者太阳系共有四大颗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与…  相似文献   

4.
在在梦里,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景象,可以听到别人的声音,还能梦到一些我们不大认得出来的陌生面孔,以及现实中难以出现的奇怪建筑。可是,我们能在梦里闻到气味吗?外界的香难入梦科学家早就在探究气味和梦境的关系了,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外界气味如何影响人的梦境内容方面,比如,我们只是通过对睡眠中的人灌输各种气体,令人愉悦的花香以及令人恶心的臭鸡蛋味儿,来观察参与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人都会做梦,但不是每个人在第二天早上醒来都能记得那些梦境。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在做梦时,明明很清晰地记得发生过的事情,潜意识里还对自己说,一定要记住了,但第二天醒来后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科学家们发现,一般人一个夜晚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一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既然做梦的频率如此高,为什么我们醒来后记不住自己的梦?人为什么会做梦?其实,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抑制过程有时比较完  相似文献   

6.
话梦     
<正>梦大概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又最神秘的生理现象。说它神秘是因为梦里的东西通常都匪夷所思,光怪陆离,不少人甚至声称,梦有预测未来的本领……这就不难理解,读者在来信中给我们提了那么多关于梦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科学上至今还没有对梦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的谈论就很难尽如人意了。  相似文献   

7.
梦里有些啥?     
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说:“人的意识就像一个海洋,在不同的层次栖居着不同的内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宛如涓涓细流,在我们的意识深处汩汩涌动,时不时就会在梦里反映出来。”科学研究表明,做梦实际是人在睡眠时的正常现象,但梦是日常生活的歪曲反应,而不一定像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是无意识愿望的象征性图像,或是由大脑信号引发的随意而无意义的形象。现如今,有许多专家认为,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不妨利用它们来识别人们的内心变化。什么时候开始做梦人的睡眠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眼睛剧烈活动的睡眠,即所谓快眼动期睡…  相似文献   

8.
李有观 《世界发明》2003,26(4):12-12
奥地利一位医生偶然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突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把儿子叫醒,儿子说自己正做着一个梦。这位医生想:人在睡觉时眼珠转动是否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为试验对象,每当儿子睡觉时,他就守在旁边,一旦发现儿子的眼珠转动,就叫醒他,儿子每次都说他正在做梦。  相似文献   

9.
梦的理由     
人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约有五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做梦。梦的奥秘无穷,探索梦的奥秘是当代生命科学前沿阵地之一。 如果把史前初民对梦的兴趣也算是一种“研究”的话.那么可以将这部漫长的研究史分为两段:在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的《释梦》以前,对梦的探索主要是巫师、法老、先知、教士、牧师。所有这些人对梦的兴趣虽然反映了人对自身的普遍关注,但并未给予这种奇特的现象以多少科学的说明。他们  相似文献   

10.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平均每天晚上做梦6次,但是每星期只会清楚地记得其中的一个梦。行为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动物也做梦,只是不会区分梦境与现实而已。梦的历史同人类一样悠久,但把梦——这一独特的生理、心理现象单独拿出来研究并不是很久远的事,它是人类深层次探索自身奥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生活中不能没有梦。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也许你会说:我从来不做梦。你没有说谎,但你错了。科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以70岁计算)至少要做10万次梦!但这些梦大多被遗忘了。人生如梦。人们一生要伴以无数的梦想,人们渴望了解真实的“梦”。在本世纪初,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写了一本《梦的解析》,引起了巨大反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20年代脑电技术的发明,50年代快速眼动睡眠的发现,对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时代》2005,(9):82-85
时常做梦,梦里涌起慕名的孤独与失望,来自真实世界的彷徨,令我无法逃避。正当我尝试着去解开这个梦的时候,远方的一片净土向我发出了召唤。那份纯洁和神秘,时时刻刻呼唤与牵动着我,让我无法抗拒寻梦的诱惑。那个地方叫西藏。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我67岁时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烽火青春》;今年,我又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神秘的蝴蝶》。一些了解我的出身的人,都奇怪:你一个干了一辈子庄稼活的农妇,怎么会在古稀之年写长篇小说。其实,我从很小就仰慕作家,做梦都向往将来自己能写小说。这是我的一个梦。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是直到今日还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梦的实质是什么,现在研究人员正在通过运用人脑图像学来试图揭开做梦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4,(19):20-20
1997年,一位73岁的妇女在一次中风发作后,不再做梦了。如今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病例为大脑深处的一个部位是做梦的关键这个观点提供了第一个无可争辩的证据。这些发现也许能帮助澄清梦研究领域存在了几十年的争议,并为梦的用处提供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动物也做梦     
人睡觉时要做梦,动物睡觉时也会做梦吗?答案是:会的。科学家经研究得出了结论:大部分爬行动物不会做梦;鸟类都会做梦,不过大多数种类只做短暂的梦;各种哺乳动物,如猫、狗、马等家畜,还有大象、老鼠、刺猬、松鼠、鼠、犰狳、蝙蝠等野生兽类都会做梦,有的做梦较频繁,有的则少些;鱼类、两栖动物和无脊动物都不会做梦。人在做梦时,呼吸浅促,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脑血量倍增,脸部及四肢有些抽动。这时用  相似文献   

17.
正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爱做梦。一些人在做美国梦,一些人在做中国梦,而有一些人则在做着一个奇异而美丽的梦——认知科学梦。认知科学确实是一个梦,她虽说是一个奇异的梦,然而却是一个美丽的梦。人类在600万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心智。人类却梦想用自己的心智来破解心智的奥秘——这难道不是一个奇异的梦?  相似文献   

18.
李从渊 《知识窗》2011,(1):62-62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但是.人为什么会做梦?萦绕在人们脑海中的这个问题千百年来让无数的占梦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生物学家竞折腰.然而.这个谜底的答案一直未能揭晓.  相似文献   

19.
美国《赫芬顿邮报》日前刊发的一篇文章指出,当一个人做梦多、做奇怪内容的梦和重复做相同内容的梦,往往说明他的健康出现了以下方面的问题。一、发烧人处于生病状态时往往会做噩梦,尤其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噩梦向你发出预警。二、血糖水平降低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骤然下降,可能会有噩梦相随而来。三、压力过大有些时候,压力会显现为常见的梦境主题,如错过坐飞机或是迎面而来的海浪。  相似文献   

20.
把玩你的梦     
梦是模糊的,是很难说清楚也很难干预的……梦的隐秘会持续到永远吗?你梦什么,我知道你做梦了,醒来时候你可能记得内容,也可能根本记不清内容,只知道自己做梦了而已。其实不管你记得还是不记得,科学家都能知道你做梦的内容,而且不需要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