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志菲 《档案天地》2011,(1):34-37,50
写作是为了活着——这是史铁生的人生哲学。我活着所以我写作.我写作所以我活着——这是他生命的辩证法,也是他写作的辩证法。他曾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相似文献   

2.
自己的上帝     
同样是活着,有些人活得很精彩,很出色;有些人活得很失意,很无奈。同样是活着,有些人整天愁眉不展。同样是活着,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一种愉快的活法呢?为什么不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美好一些呢?活着,就要对得起生命,对得起自己。别人不会去理会你是否开心,是否开心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开心的钥匙就在你的手中。  相似文献   

3.
我到目前为止还没被染上,还活着,所以,我要像活着时应该有的样子去活,我不想还没得病就已经奄奄一息。 你们也一样  相似文献   

4.
今年夏天,有个晚上,我依约去看部队的一位老友。他正皱着眉头抱着本书在看。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我问他。他抬起头来,没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长叹一声,唉——老迈啊老迈! 老迈是谁?还记得金敬迈吗?《欧阳海之歌》?记得记得,金敬迈,他还活着吗?活着,活着……  相似文献   

5.
个人风格强烈的孟京辉没有玩弄太多花招,而是忠于原作将《活着》改编成话剧。这一次他不想再叙述苦难本身,他只想展现人们面对苦难时的态度和选择有人担心,"孟京辉+《活着》"就像肯德基又出了一款中式米饭。话剧《活着》还没开场,穿着黑色现代装、造型狂野的一群男女便从沟壑中爬上舞台,伴着水滴声默默站了5分钟,接着,在1940年代极具乡土气息的农村场景下,主演黄渤又来了几段迪斯科。余华的小说《活着》对故事的讲述始  相似文献   

6.
王祎颜 《东南传播》2014,(5):117-119
加缪说:"苦难与阳光是永恒的存在。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生都在时代和命运的推搡下挣扎着,在苦难和悲剧的赶场中喘息着,他在一生所经历的苦难中探寻着生命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电影和小说《活着》的情节,从福贵人生的苦难与阳光入手,探析《活着》所展现的人生思维与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7.
证明还活着     
老王离开家乡来到城里跟儿子居住.养老金由当地保险公司的小李按月打到他的工资卡里。这天,小李打来电话,问他是否还活着。老王火了:“我不活着,难道是鬼在跟你说话啊!”  相似文献   

8.
阅读调查     
犹太人世代传言:书本是甜的。曹文轩先生对阅读认识也有着这样一句颇为精彩的论述:“不要将阅读定义为是一个求知的过程——阅读与好学无关。”因为“阅读是为了活着”。为了活着,为了甜蜜地活着,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少年就没有理由不好好阅读。“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告诉我们:近五年来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那么,青少年的阅读状况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采访夏雨田是一件幸福又痛苦的事情。你会不知不觉被他幽默的语言,幽默的人生态度所吸引所感染,但他的病还很重,只要讲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体力不支,我们只好分若干次对他进行采访,每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都在创作新的节目。他说——不为名利所累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时刻伴随着你。活着就需要回答。战争年代,生无关摆在面前。和平时期,生死关不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3日是路遥诞辰65周年的纪念日。当日,首届路遥文学奖于北京举行了揭晓发布会,阎真作品《活着之上》摘得桂冠,发起人高玉涛亲自宣布结果。阎真小说《活着之上》讲述了主人公从读大学到去高校任教,直至评  相似文献   

11.
如果汉娜·阿伦特(1906~1975)还活着,她会怎样看待今天这个世界?阿伦特的学生和传记作者伊丽莎白·扬-布鲁尔的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出版于2006年阿伦特百年诞辰之际,正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如果阿伦特活着,并且目睹了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她会  相似文献   

12.
小抒 《大观周刊》2010,(35):18-18
有很多人说张艺谋最好的作品是《活着》.其实《活着》是余华最好的小说。同类型的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菊豆》。这可以说是老谋子的一个特点,名家小说是改编电影他都拍的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3.
珍惜现在     
友直 《档案管理》2005,(4):94-94
看到一篇短文,题目叫《我宁愿……》文中说:“我宁愿在我活着的时候,你能多陪我几分钟,也不愿在我死后,你为我守候一整夜;我宁愿在我活着的时候,你能温柔地握住我的手,也不愿在我死后,你伏在我躯体上痛哭;我宁愿在我活着的时候,你能给我打来哪怕是一个电话,也不愿在我死后,你常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从新疆回到南京政治学院时,同学们大都这样跟我开玩笑:你活着回来了?我也笑着回答:“是的,我活着回来了。走的时候就说过,不死,就活着同来。”也许,在内地人的印象中,新疆偏远荒凉,没有到过那里的人,不免会产生一种畏惧感。而我呢?虽说临行前在物质上和精种上都做好了充分准备,但心里仍然没有底。如今,历时近1个月的自费旅行采访结束了,我很想从心底里说一句:干新闻这一行,要多一点敢担风险的勇气。  相似文献   

15.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40):12-12
“上帝让我活着,我不敢轻易去死;上帝让我去死,我决不苟且地活着。” 宋美龄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在风烛残年之时,宋美龄心境苍凉地如此说。 “现在法院成了最大的三板市场。” 当前国有股转让中怪现象越来越多,诉讼此起彼伏,拍卖层出不穷,有人因此做出以上评价。  相似文献   

16.
张莉  陈文育 《青年记者》2016,(36):43-44
近年来,门户网站相继推出了图片报道专栏,其中腾讯《活着》栏目是中国门户网站第一个原创纪实图片故事栏目.网络图片专栏通过影像记录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在一张张纪实图片中保留了属于个人、集体乃至社会的记忆.视觉文化不仅是视觉的社会建构,更是社会的视觉建构,①是门户网站社会责任的体现.笔者通过对《活着》栏目内容的分析,探析《活着》栏目中新闻图片故事如何重构日常的社会世界,以及新闻图片如何影响大众对社会记忆的视觉建构.  相似文献   

17.
含泪活着     
“在连续三年每年有三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日本电视纪录片《含泪活着》片首的一句话,这部追踪十年方始完成的纪录片,讲述了中国父亲丁尚彪为了梦想,为了家庭和孩子,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苦苦打拼15年的催泪故事。  相似文献   

18.
对死亡的追究和对已故诗人的追思一样长久。他们远去了,而我们还活着。如何活着?如何才能不让死亡的毒钩把我们过早地带走?诗歌的果效、诗人的心灵如何才能不在死神面前败下阵来?从这些角度来看,谭五昌的这部诗论新著除视野独特、选题新颖外,还有生命诗学和死亡哲学的深层意味。  相似文献   

19.
活着的滋味     
活着的滋味谌容《湛容随笔·中年苦短》第一个人说:活得太累了。没完没了的解释,无休无止的小心,成年累月为别人活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同事、为人哥儿们、为人"喽喽"、为人"头头"。看别人的脸色,讨别人的喜欢,避别人的忌讳,给别人以好感。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20.
张闳 《中国图书评论》2007,(12):115-119
"他还活着"在谈论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时候,大家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他还活着",在这句话的后面,不同的人会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惊叹号,等等。在人们的心目中,列维—斯特劳斯这个名字即使不像康德、黑格尔那么样的古老,似乎也应该跟海德格尔、萨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