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理查德.赖特在文学作品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调揭露了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紧张的种族关系,认为种族隔离和种族界限是以人为的方式把处于共生关系的黑人和白人进行了活生生的社会切割,导致这两大种族之间的误解和仇恨。白人在教育、司法等方面对黑人实施双重标准,引起黑人对白人的更加反感和不信任。种族隔离和种族界限是黑人与白人相互仇视的根源,白人对黑人的仇恨和种族压迫引起部分黑人率先形成自己的第三种意识,激化了他们三重意识中的张力,从而促使更多的黑人加入到追求种族平等和社会公正的斗争中去。  相似文献   

2.
牛长松 《中国德育》2012,(10):25-27
1994年以前,南非实行白人至上的种族隔离制度,国民包括白人、黑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黑人又可分为几十种不同的部族。在这里,不同种族的人分别居住、分开教育、分开发展,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末的美国独立,对于当时生存在北美的三个种族具有不同意义。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它是一场保卫自己生存之地的生死斗争,美国独立意味着他们灭顶之灾的到来;对于黑人而言,这是一场争取人身自由的斗争,但美国独立只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不确定的前景;对于美利坚白人种族来说,进行独立斗争是为了在北美实现政治和社会理想。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但没有实现白人种族内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4.
“种族反写”揭示帝国的边缘借用了英语书写来颠覆英国书写的历史来书写本民族文学新篇章的过程。小说《耻》的作者借用了种族反写,将黑人和白人进行置换,白人不再拥有奴役和支配黑人的权利,黑人具有支配、剥削白人的冲动和能力,体现白人压迫黑人的历史已被颠覆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 所造成的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作品描写了白人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对黑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抵 抗白人文化冲击、保留住黑人文化的途径。本文从性别、种族、文化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认为莫里森关注黑人心灵 受白人文化侵染这一遭人忽视的现象,这使她的作品在思想深度上不仅超越了前辈黑人作家,也走在同时代人前面。  相似文献   

6.
王阔 《神州学人》2002,(3):37-39
有益的启示 在美国两年的社会工作学经历使我学到一些国内触及不到的知识,略举一二。 对黑人的态度。在美国,“种族”是个敏感话题。我的同学多为白人,学习中他们主动检举自己对黑人的不良言行,积极树立正确的种族观,不断增强使命感,决心为改变种族歧视的不合理现象而努力。他们这种做法,使我感触颇深。 记得一次种族和文化差异讨论课上,老师谈了初来美国与两个白人竞争同一职位的经历。尽管他的学识、背景、能力均超过白人,但最终仍被拒绝了,因为他是波多黎各人。在美国,黑人的状况虽有改善,但歧视仍普遍存在。我认为,其错误…  相似文献   

7.
非裔美国黑人的黑人特征:简评《看不见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族歧视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并未消失,为了生存和生活,非裔美国黑人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奴性顺从、戴假面具和倡导分离。白人社会的高压扭曲了非裔美国黑人的人格、促成了他们独特的黑人特征。黑人、白人同是美国人,把黑人长期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种族歧视行为是反美国文明的,由此所引起的黑人民族主义敲响了美国社会的警钟:如果种族关系不改善,种族问题会导致种族之间的暴力冲突,危及美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拉尔夫.艾里森所揭示的黑人危机对已进入21世纪的美国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常安 《出国与就业》2008,(11):40-42
在我众多的美国同事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位:一位是骨子里透着种族优越感的白人呼吸治疗师 Liz;另一位是总把自己放在被歧视地位的助理护士 Candis。正是通过和这一黑一白的两个美国人的交往,我的英文才得以突飞猛进。白人 Liz 教会我许多正规的美国话,黑人 Candis则教我许多黑人英语,特别是骂人。  相似文献   

9.
《喧哗与骚动》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最富创造性的作品之一,福克纳在该小说中第一次对种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从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小说中白人角色和黑人角色的种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白人和黑人的主场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小说中的黑人拥有了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白人的生活,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白人和黑人的主仆关系。这种变化昭示了南方种族关系的未来,寄托了作者对民主平等的种族关系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0.
拉尔夫·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借由一位无名无姓的黑人讲述其生活经历,展现了社会中的普遍意识:白人、富人的优越性和高贵性以及黑人、穷人的落后性和贫贱性。白人作为社会空间结构规划者将这种白/黑二元对立借由物理空间及物件物品的对立进行体现,形成列斐伏尔所谓的二元对立种族空间表征,规训和强化种族秩序。  相似文献   

11.
论《紫色》的黑人妇女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女权主义和文化研究批评方法分析了《紫色》中的四个黑人妇女形象:西丽的新生、独立的女性莎格、具有抗争意识的内蒂和敢做敢为的索菲亚。黑人妇女不仅受着男性的压迫,同时作为黑人,她们同她们的种族还一起受着白人的压迫。所以,黑人妇女的解放是以黑人种族解放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2.
莫里森的作品表现了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里黑人的喜怒哀乐 ,展示了黑人 ,特别是黑人女性在黑人信仰与白人价值观、传统黑人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 ,寻找自我、身份和文化根源的经历 ,向美国社会传达了黑人妇女争取平等、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科技简讯     
科技简讯心脏病取决于环境因素据报导,一项研究发现,黑人比白人较多死于心血管疾病,是由于黑人大多数在南部出生,而不是由于他们的种族关系。专家发现美国黑人比白人更易患上这种循环系统的毛病,其中主要是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他们起初假设不同种族的不同基因,是...  相似文献   

14.
根据英国大学招生服务机构的调查,亚裔青年学生入大学的比例远远高于白人和黑人青年。调查表明,每12名大学生中有1名是亚裔青年,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其人口所占比例。在录取分数最高的医学专业,亚裔青年的入学率尤为突出,学习医学专业亚裔学生的比例是白人的3倍以上,是黑人的9倍。1995年,英国共招收5045名医学和牙医专业的大学生,其中亚裔大学生的比例高达25%左右,而386名黑人报名青年只有52人被录取。上大学的白人新生中,只有1.7%的学生进入最难被录取的医  相似文献   

15.
《宣叙》是托尼·莫里森发表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作为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实验性作品,该小说中对种族身份的模糊化处理使其独树一帜。试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探究《宣叙》中罗贝塔和麦吉的身份问题,以及其如何打破传统的"白人中心论",瓦解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二元对立,为解决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矛盾指明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怪物》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从种族文化形象的角度解读这篇小说具有其独特的意义。通过对小说人物黑人亨利、白人医生特里斯格特,以及维纶威尔小镇上的白人社群分别代表的黑人种族他者形象,白人社群中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形象,以及白人社群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困惑的自我集体形象进行剖析,揭示了19世纪末美国文化动荡时期白人社群面临的身份困惑,表达了克莱恩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普莱西案确立了美国公共教育种族隔离的合法性,它的产生植根于美国南方公共教育的发展过程之中。内战之前,美国南方公共教育的萌芽中就包含着种族隔离的因素;重建时期,尽管南方白人普遍反对公共教育,但由于激进共和党人的推动以及黑人的积极响应,南方的公共教育系统得以建立;随着共和党在南方势力的削弱、黑人的妥协以及白人的反对,南方最终确立了种族隔离的公共学校系统。1896年的普莱西案虽然规定教育中要做到"隔离但平等",但黑人的教育远远落后于白人,使得公共教育中的种族矛盾和冲突变得更为尖锐。  相似文献   

18.
《荷兰人》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阿米里·巴拉卡的代表作。在这部戏剧里,巴拉卡运用了传统的非洲神话和伊句园神话,充分表现了黑人在寻求种族身份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困惑,对黑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揭示了黑人白人之间存在太多的不和谐因素,从而暗示种族融合的时机尚未成熟。以神话-原型批评为理论基础,对《荷兰人》加以解读,可以了解印年代初期巴拉卡对种族和解思想的醒悟与摈弃,从而深入领悟巴拉卡的文学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民族感的少数民族文化女权主义者,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中探索了黑人妇女解放的问题.着意刻画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女性的抗争形象,掀开了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新篇章;揭露了黑人受制于白人的现象,并对黑人内部的劣根性予以了曝光;传达了黑人种族的自我认证,尤其是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和抗争的艰难.  相似文献   

20.
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在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该文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处于白人世界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一直以来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尽管她们努力地去迎合着白人的种种价值观,却始终被白人蔑视和忽略,从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