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但不是唯一参与者,家长在新课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依托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如果脱离了家庭教育的配合,是注定无法获得成功的。因此,家校互动,不妨从以下“三让”入手。一、让家长进入课堂1.举办“新课程通识培训”(1)提供丰富的新课程培训素材。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的新课程通识培训活动,对于提高家长的新课程理念是很有帮助的。如我们在培训中为家长提供了较为丰富和完整的有关新课程的说明材料,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和改革目标,宣传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如“以人…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但不是唯一参与者,家长在新课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依托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如果脱离了家庭教育的配合,是注定无法获得成功的.因此,家校互动,不妨从以下"三让"入手.  相似文献   

3.
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立体化的。家庭、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但不是唯一,家长在新课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如果离开了家庭教育的配合,新课程是注定无法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吴柯江  马云飞 《四川教育》2023,(22):11-12+20
学校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作用,促进学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使劳动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实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地家校协同育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协同推进劳动教育,需要坚持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遵循成长的阶段性原则、重视家庭的主体性原则、发挥劳动的实践性原则,并强化家校联动,进而以系列活动指导家长,以机制建设推动实施,以联动评价强化合力。  相似文献   

5.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的两块阵地,实施家校联动,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对于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工作,家长不仅有知情权,更应有参与权。为此,在主题课程实施中,我们时刻注意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对主题课程的困惑、疑问,向他们介绍主题课程的由来、目的、意义,邀请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实施,为课程的顺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助推“双减”政策落地,提升家长高质量陪伴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需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家校共育。在实践中,通过深入开发家长培训课程、亲子活动课程等,助推家校共育;同时,变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方式,开设“第一老师课堂”,让学校成为家庭教育的涵育场,辐射家长培训成果,以合作共育促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7.
裴鑫 《考试周刊》2023,(40):1-6
成功的教育并不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就能够达成的,还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多孩家庭的初中学生教育问题上,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需要发挥表率作用,自主搭建家校有效沟通的桥梁,基于此,学校要建立家校沟通的平台,利用教学活动以及信息技术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家长的口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并且要帮助家长树立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让家长认识到实施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鼓励家长自主参与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家校共育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加强家校合作是新课程实施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但是重智轻德等落后的家教观与新课程提倡的全面和谐发展观相背离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视家长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教育潜能 ;另一方面要探索家校合作的新策略 ,建构“学校领导家庭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取得社会的广泛理解与支持,学生家长恰是社会上的直接相关者。我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初便积极探索建立让家长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使学校与家长在课程改革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1.让家长做课程改革的支持者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和家校刊物对家长进行普及性培训,宣传课改的目的、意义和做法,使家长明白新的教学要求、新的师生关系、新的学习方法,更新其教育观念。通过家校合作日,我们把家长请进课堂,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一方面让家长了解新课堂,另一…  相似文献   

10.
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学必须更好地发挥家校联动心育的育人功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频共振,一起关爱中学生、理解中学生,让中学生在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后疫情时代中学家校联动心育应立足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搭建一个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营造健康的学校环境及家庭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后疫情时代中学家校联动心育应坚持德育为先、生命至上、潜移默化、家校联动、混合教育等原则。后疫情时代中学家校联动心育的育人功能强调纾解学生心理焦虑压力、加强学生自控自律能力培养、健全学生心灵精神世界、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和优化校园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严云霞 《教师》2011,(30):119-119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上学之后的第二个环境,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二任家长,老师的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否相互融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呢?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开展家校联系,探索管理好学生有效的、现实的、可行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力的结果,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和主导,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成都高新区“校社共育协同治理”教育联动融合发展行动,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企业为辅助,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四位一体”立体教育服务体系,有力推进高新区联合研究项目“家校社共育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成效突出,形成区域家校社共育大格局。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上学之后的第二个环境,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二任家长,老师的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否相互融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呢?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开展家校联系,探索管理好学生有效的、现实的、可行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基于“引领未来,陪伴成长,一起发光”的课程理念,探索“融合式”家校共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提倡家庭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并积极发挥家长的潜能,达到家庭与学校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把“被动出席”转变为“主动融入”,实现家校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促进”,共同高质量地陪伴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伦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焕琦 《中国德育》2006,1(3):44-49
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着大量不良交往行为与认识误区。“挑错”模式导致学生并不希望家长和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学校化”使学生的学业压力“雪上加霜”;学校和教师依仗教育权力在态度上对家长缺乏尊重。种种不良交往行为与认识误区已严重影响了家校关系的正常发展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矫正“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倾向,建立学校与家庭平等合作的伦理关系,培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态度与能力,坚持充满伦理意蕴的家访以构建和谐的学校和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7.
曾晓兰 《天津教育》2021,(7):103-104
“家长微课程”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既是学校对家长实施的家庭教育课程及家长对学生开发、实施的各领域教育专题或单元的统称,也是家校合作新模式下家校共育的一项大胆尝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家校共育的需求,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施“家长微课程”也就成了大势所趋。本文立足家校共育的实践,旨在探索“家长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模式的建设,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合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1.创建多元教育网络,为家校共育提供保障学校力求采取多元化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巧妙开发资源,积极构建教师、家长、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偏颇比比皆是,过分强调孩子的名次、阻止孩子玩耍、指责孩子的失败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思想健康.因此,疏导交流通道,搭建沟通平台,保障家庭、学校的信息沟通和行为互助,对于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至关重要.做好家庭、学校联动互助,能够营造出更为健康和谐的教育成长环境. 为了畅通家校沟通互助渠道,我校建立了"家校恳谈会"制度,"家校恳谈会"不同于家长会,其核心是沟通,最终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与家长们协力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教育."家校恳谈会"一般来说都选择素质高的家长参加,但也有必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家长.一味地追求学历高、素质高的家长,反而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化,缺乏整体的关照.只要是关心教育、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都可以作为代表出席恳谈会."家校恳谈会"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互助沟通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身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要实现“双升”,在质量上凸显“新效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调查分析了云南省昆明市18个班的家校沟通现状,从更新教育观念,提升父亲的家庭教育参与度;巧用积极语言,提升家长的配合力度;整合多方资源,让沟通方式多元化等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家校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