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蚁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昆虫,已有二亿五千万年的生存历史.它的种类繁多,约有3000种左右,分布在我国的达474种之多,大部分生活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白蚁对房屋建筑、江堤库坝、通讯电缆、交通设施、园林树木、仓储物资、家具衣物、图书档案等造成既普遍又严重的危害,被人们称为"无牙老鼠".白蚁被列入世界五大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规定:"全民所有制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具备确保文物安全的设施和必要的技术手段,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文物档案,对文物进行分类分级保管.[1]博物馆作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它围绕文物的收藏、保护管理、陈列展览等业务活动,形成了大量的文字、照片、拓片、图表、音像等文物档案,其具体内容有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藏品档案、征集档案、保管档案、修复档案、陈列档案等.  相似文献   

3.
档案价值是档案的根本价值,它和图书价值、文物价值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不同之处。档案价值具有时效性、隐蔽性、潜在性、扩展性等诸多特点。我们要注重对档案价值的分析,合理利用档案,发挥档案价值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档案机构是维系档案工作完整性与连续性不可或缺的载体,在古代中国,帝王及其政权力量对档案等历史记录和文化典籍的高度重视和严密的垄断性封锁,将其作为实施政治统治的重要"武器"秘藏于专门的档案存放场所和管理机构中。档案机构在唐宋以前不仅保存档案,还保管有图书、文物等其他物品,唐宋以后出现的甲库、架阁库、黄册库等则是档案机构的代名词。从中国古代颇具特色的档案机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有助于研究中国档案史。  相似文献   

5.
正1924年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系统点验、保管故宫文物工作陆续开展。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在点验、保管文物的同时,也开始了对故宫所藏档案、文献的整理工作。档案、文献整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明清档案的编目与选辑、古籍文献的编目与出版。一明清档案的编目与选辑故宫博物院初建时设有图书馆,下分图书、文献两部,文献部后改掌故部。1929年起,掌故部改为  相似文献   

6.
文物是历史的瑰宝,文物藏品档案是保存文物藏品的原始记录。本文在论证文物档案与文物藏品档案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对文物藏品档案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文物藏品档案的内容和管理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7.
再谈“文件论”——与陈兆祦先生再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陈兆礻吴先生在《档案管理》2004年第3期上发表的《谈谈“文件论”》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再商榷。认为“文件论”有许多缺陷,一些档案现象用“文件论”的观点根本解释不清。在广义文件概念下的文件运动周期不仅只有文件和档案两个阶段,而且还有图书、报刊等多个阶段。“文件”不仅只有文件和档案两种归宿,还会有资料、图书、报刊、文物及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等多种归宿。  相似文献   

8.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性、历史性和记录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的本质属性仍是原始性、历史性和记录性——三性的统一,历史性也属于档案本质属性。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现有档案的定义是‘历史性’也属于档案本质属性的理论支持。强调三性同属于档案本质属性,有利于分清档案与文件、图书、文物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文物藏品档案是与文物藏品相关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历史记录,具有原始性、历史性和记录性与凭证价值;具有知识性与信息价值;具有工具性与动态特征。文物藏品档案工作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行政部门、文物收藏单位,以及收藏保管国有文物的国家机关和国有的企业、事业组织,负有建立和管理文物藏品档案的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标准规范,是全面提升文物藏品档案质量和文物藏品档案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全艳锋同志对档案的文物价值和档案价值的认识值得商榷.本文认为,文物包含档案.档案是文物的一部分.文物价值同样也包含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文物价值的一部分,而且档案价值是重要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1.
郑甦 《浙江档案》2001,(11):21-21
同林文物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园林建设档案)属于城市建设档案的范畴.它是在园林文物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中形成的从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象、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记录.作为园林文物档案全宗中十分重要的一大类别,它既是园林文物发展事业的真实凭证,也是风景旅游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确保园林建设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是同林文物档案工作者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视野     
《陕西档案》2013,(5):15-17
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建立文物档案已经开始了具体实践。然而,在实际调查中。文物档案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系统化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文物档案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加强文物档案系统化建设的推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纸作为档案的载体材料可谓源远流长,传统手工纸张更有“纸寿千年”之美誉。但在机制纸广泛使用后,纸质档案的长久保存已成为全世界的档案、图书和文物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即便其他各类载体档案呈急剧增长之势,纸质档案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馆藏主体的地位。纸的寿命长短将直接决定着其承载的档案信息能否得到持久的记录和延续,特别是永久档案能否得到“永久”保存。纸质档案酸化,就是档案保护工作中亟待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档案图书害虫种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作为历史真实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原始信息。档案图书 (尤其是纸质档案图书 )在保存过程中 ,不可避免遭受害虫、霉菌或者其他有害生物的入侵 ,其中档案图书害虫对档案图书的毁坏率是触目惊心的。此类害虫通过钻蛀、侵蚀和污损危害档案图书 ,造成人类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历史真实记录这一宝贵的财产遭受破坏 ,有时达到不可估价 ,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为了消除档案图书面临的这一潜在的威胁 ,我国档案保护专家和昆虫学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次专门研究 ,拟在搞清我国档案害虫的种类 ,以便对其有效防治提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董岩 《浙江档案》2001,(3):21-22
(一) 档案与文物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它们之间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普遍联系、相互交叉的.因此,就局部而言,某些档案既是档案又是文物,而某些文物又具有档案的属性.  相似文献   

16.
宋晓蕊 《兰台内外》2020,(11):41-42
依托文物藏品建立起来的文物档案,是佐证文物的"身份证",更是开展文物相关工作,进行研究、发掘、拓展等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在目前纪念类博物馆中,由于在最初征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文物档案保管中存在的弊端,使得文物档案在日常管理和使用中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探讨在实际工作中纪念类博物馆文物档案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三、美洲大蠊 学名: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naeus) 为害对象:档案、图书、文物、粉类、谷物、食品、商品、酒曲. 分布范围:陕西、北京、江苏、浙江、湖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  相似文献   

18.
档案工作和文物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天的档案,就是明天的文物,有些东西既是档案,又是文物,具有文物、档案二属性的特点.国家文物工作的方针是"抢救第一,保护第一."因此,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是博物馆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内容.在博物馆内部形成一种象保护文物一样保护档案的氛围是博物馆档案室一直追求的目标.其手段主要有三个:  相似文献   

19.
程莺 《浙江档案》2001,(6):26-26
文物档案是记载、记录和反映文物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卡片、图表、照片、录像、实物等的材料.它是进行文物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条件.科学地整理并保管、利用好文物档案是文物单位和文物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20.
但凡有着一定历史的高校,其校园内一定有着数量不少并有较高保存价值的文物。而这些文物的鉴定和保护又与各学校的档案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档案中可追溯到文物产生的背景,直接反映文物的构造、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