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0~2004年我国排球科研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森 《体育学刊》2005,12(6):143-144
对2000~2004年我国体育部分期刊有关排球运动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排球运动的科研方法、科研内容、科研力量以及合作程度相对薄弱.建议:加大排球运动科研的投入,对研究的重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攻关,为中国排球运动的提高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我国2004-2014年体育类核心期刊排球运动方面的论文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内容包括论文的年发表量,论文内容特点,论文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第一作者情况分析等四个方面,以期提高我国排球科研论文的水平,为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2000~2005年体育核心期刊排球研究论文的概况,从年发文量、排球科研涉及的内容、刊物发表量、作者地区分布、作者单位、单位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核心刊物、核心作者与核心单位,并提出了未来排球科研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2—2011年10年间,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刊登的所有有关排球的科研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论文的年刊登总量呈下降的发展趋势;刊登总量排在前3位的期刊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31篇)、中国体育科技(67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58篇);论文中受到基金资助比例最高的是气排球项目,受到国家级基金资助比例最高的是沙排项目;论文数量排前3位的室内排球、沙排、软排最热门的研究主题分别是:技战术、现状调查与赛事(项目)推广、教学。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校软式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式排球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普及程度表现出地域性差异;软式排球给普通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普通高校软式排球的科研有待提高。最后,提出了我国普通高校软式排球运动发展的相关对策,以便进一步促进该项目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2000-2007年间14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482篇排球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针对排球科研论文的刊发数量、作者单位和单位类型、科研论文内容的分布、科研方法的种类、主要项目的研究成果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未来排球科研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排球运动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近10年核心期刊发表的排球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针对排球科研论文的刊发数量、地区差异、科研方法的种类、主要的研究成果及与体育有关的基础学科知识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一级和国家级排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排球裁判员地域分布不均、性别比例失衡,没有职业裁判员;学历水平较高,但总体英语水平及科研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软式排球推广普及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汪焱 《四川体育科学》2003,(2):10-11,17
文章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我国软式排球运动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并从社会学角度思考、分析,提出推广普及软式排球运动的四条对策。(1)发掘软式排球运动的文化魅力;(2)搞好赞助,打好推广的经济基础;(3)与媒体联姻;(4)加强科研,以科研促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4~2000年我国足球科研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1994—2000年国内具有代表性的24种体育中文期刊上发表的814篇足球科研论文行进分析后认为77年来我国足球科研成果的发表量呈平稳上升趋势;科研群体仍以分散性、自发性的科研为主,科研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研究内容具有不均衡特点,主要集中在技战术、教学和训练理论方面。运动医学、运动生理、运动生化、心理等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超前性,但与国际足球科研的发展现状仍有较大差距。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所拓宽,但大多数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较滞后,已不能适应当前国内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共词分析法对1999-2009年的体育类核心期刊(16种)刊载的有关排球运动论文911篇进行实证研究。展示对排球运动领域研究的现状、在对各分主题进行客观地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并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994—2006年在正式刊物(具备CN刊号)上发表的有关气排球的科学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研究,分别从气排球的起源、运动规律、气排球运动与健身;气排球与学校体育教育;气排球的开展现状与社会调查研究四大类进行阐述。通过文献的归纳得出有关气排球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的结论,从而为气排球的开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气排球发展的现状,从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气排球共700篇,借助Citespace III统计软件绘制气排球研究领域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与科学计量加以分析。以揭示我国气排球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结果显示:刘利鸿、孙平是气排球方面研究的主要团队,气排球研究人员与集中现象不明显;研究机构太过分散;研究主题从认识气排球到开展与推广过程中,最后转变为如何进行气排球教学与训练。气排球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制度,增加社会方面的支撑力度,气排球要与学校部分结合。  相似文献   

14.
以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前八名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3.0软件对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拦网高度、扣球高度6项指标进行数据统计,揭示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在非技术方面的差距,为排球科研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0~2006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体育类期刊中关于排球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后认为:新世纪之初的7年中,排球科研论文的数量依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但每年有一定的起伏;研究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技战术分析、教学训练等方面,还出现了残疾人排球、高校排球联赛、运动损伤等内容,但论文数量有待提高,另外,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论文数量有所提高;论文的合撰程度也呈现出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少数的为了一己私利而直接挂第二作者的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表在中文类核心期刊上的排球论文进行分析,探讨排球科研队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我国排球科研队伍的建设和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结果显示:(1)高校教师是我国排球科研的主力军。31-50岁年龄段是我国排球科研人员发文的旺盛期。(2)女性科研人员的发文量显著比男性少,但是30岁以下的女性发文量显著升高,这是一个新的趋势。(3)高学历、高学位作者已经经成为排球科研的主要力量。(4)核心作者群相对薄弱,发文量较少。(5)科研合作以同单位同专业和跨单位同专业为主,不同专业间的合作非常少。(6)球队教练员的发文量较少,高校教师应加强与球队教练员的合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采用资料检索等方法,对到2013年为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软式排球运动的科研论文进行剖析,结果显示:我国软式排球科研经历了缓慢起步、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三个阶段;体育类期刊与非体育类期刊刊载量之比为1:1.8,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之比为1:12;作者多以独著为主,跨专业合著成果极少;科研存在研究内容不均衡、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创新性研究成果比较欠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融运动技术、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的气排球运动,是我国自1905年引进普通竞技排球以来,国内自主创新发明的实用新型排球项目。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气排球与室内排球裁判执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气排球与室内排球裁判执法的不同之处进一步研究,并提出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准确性,为提高裁判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气排球和室内排球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已有的排球运动文化研究进行回顾,并结合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研究,通过梳理分析,展望今后排球运动文化研究的趋向,希望推动排球运动文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玉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2):125-126,128
运用数理统计、内容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00-2011有关排球运动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分析,探讨12年来硕、博士学位论文排球科研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有关排球运动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数量逐年增高,整体呈上升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非体育学科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关注排球运动的研究;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项目是室内排球(六人制);热点研究主题是关于排球教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