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星期天,我带着小孙女琳琳去春游。忽然,她拉着我的手问道:“爷爷。老师总说我的作文‘大同小异’,怎样才能使文章不同一般呢?”听了她的话,我说:“琳琳,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法国作家莫泊桑初学写作时,曾拜福楼拜为师。有一次,他们在街上散步时,迎面来了一辆牛车。福楼拜要莫泊桑以牛为对象,写出7篇内容不同的文章来,莫伯桑感到困难很大。于是,福楼拜启发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神态不一样;牛吃饱  相似文献   

2.
一、病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57页14至17行原文写道: “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这里有两个句子,第一个句子出现了两个人,分别是“福楼拜”和福楼拜的“朋友”即屠格涅夫,这就使第二句“当他回答时”的“他”指代不明,是指福楼拜,还是指屠格涅夫?笔者认为这应该是翻译的疏忽,应给予纠正。  相似文献   

3.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初学写作时,拜了一位老师,是当时十分有名的大作家——福楼拜。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口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  相似文献   

4.
本文遵循“以经解经”的原则,以福楼拜自己主张的“客观、精确、完美”为纲,考察福楼拜的小说艺术,把它概括为“作家客观主义”,使其艺术主张和艺术创作呈现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而避免对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的艺术作支离破碎的分解,以显示福楼拜在现实主义以至整个文学的艺术发展史上的贡献。“作家客观主义”一语为笔者所用,若有不当之责,自当由笔者承担。至于对福楼拜心理描写的精微性与探源性的分析,以及对其语言艺术的具体分析,有前人所未道及者,不妥之处,亦当责备笔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作者系列论文《法国作者与中国》之一。本文详尽地描述了福楼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际来到中国,受到中国新文学界热烈而庄重的接待。当时新文学界的人士称福楼拜为“文艺女神的孤忠的祭司”,“爱真与美的‘冷血诗人”’,准确地把握了福楼拜的艺术追求与艺术精神的重要特质,表明中国文学界是以自觉的文学意识,去接近接受福楼拜这位文学艺术家,从中也可以清晰看到中国文学内部发展的艺术取向。验证了“人算不了什么,作品才是一切”这一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6.
福楼拜在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出现的双重视象,表现出他小说创作的双眼视觉的特性与作用,这种“抒情的福楼拜”与“解剖(或批评)的福楼拜”在福氏美学思想和叙事机制的演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读读温暖     
从书中读到1875年至1876年间,乔治·桑与福楼拜之间的一些往来书信,他们彼此谈到对小说、美术、艺术与人生的看法。福楼拜是写实小说的大师,他的艺术来自冷静的剖析与细心的琢磨……乔治·桑很幽默地说:“你写的是伤人心的东西,我写的是安慰人心的东西……”伟大的小说家福楼拜寻求的是“艺术不该在作品里流露”,他写信给乔治·桑说:“你拿形而上学的观点,是照不亮我  相似文献   

8.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12册第21课,讲的是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悉心指导的事情。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两位老师在执教“你觉得福楼拜是个怎样的学生”这一环节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记述了福楼拜星期天在家中举办的一次“学沙龙”。作描摹用词准确到位,描写各个人物的特征十分贴切,显示出作非凡的驾驭语言的功底,不愧于“短篇小说巨匠”的称号。  相似文献   

10.
常丽风 《小学生》2010,(7):23-23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初学写作时,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福楼拜首先教莫泊桑的不是什么“秘诀”,而是要他学会观察,学会从细微之处抓住事物的特点。有一次,他俩在街上步行,迎面来了一辆牛车,福楼拜让莫泊桑以牛车为对象,写出七篇内容各不相同的散文来。福楼拜见莫泊桑很为难,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02,(Z1)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他的小说形象地揭示了资产阶级虚伪、自私的反动本质,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13岁那年考入里昂中学,他的老师布耶是当时著名的巴那斯派诗人。布耶发现莫泊桑颇有文学才能,就把他介绍给福楼拜。福楼拜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当时在法国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看了看莫泊桑的作品,冷冷地说:“孩子,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东西里表明你有某些聪明。但是,你永远不要忘记,照布封(法国作家)的说法,才气就是坚持不懈,你得好好努力呀!”莫泊桑点点头,把福楼拜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福楼拜想考一考莫泊桑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功底。一天,福楼拜带莫泊桑去看一家杂货铺,回来后要他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货物必须是杂货铺的货物,所写的事物只能用一个名词来称呼,所写的动作只能用一个动词来表达,  相似文献   

12.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年轻时他曾拜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当你走过一位坐在自家店门前的杂货商面前,走过一位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请你给我描绘出这杂货商和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的整个身体外貌,包括象用画家的手腕,  相似文献   

13.
下面是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对话,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tall对small说:你拼写再长,也不如我“高”呀。 2.head对neck说:我是“头儿”,你得听我的。  相似文献   

14.
亨利·詹姆斯通过福楼拜评论,对福楼拜小说的叙事形态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认为福楼拜的小说叙事形态和文体风格绝非如埃德蒙·杜朗蒂等人所言之“冷酷漠然”“枯燥乏味”,而是强调对社会现实进行一种客观冷静、超然无我的观照。福楼拜小说这一独特的叙事形态是他对19世纪法国社会变迁的艺术反映,亨利·詹姆斯评论福楼拜对客观真实的认知以及呈现的方式已经与传统理念分道扬镳,彰显出福楼拜在新的历史场景中对小说道德内涵的理解和艺术创作方法上的创见。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福楼拜的朋友来看望他,见门虚掩着,可是,敲了几次门,却没人答应,仔细一听,里面仿佛有抽泣声。这位朋友以为出了什么不幸,猛一推门,直闯进工作室,只见福楼拜伏在案前痛哭流涕,连朋友进来也没觉察。  相似文献   

16.
由于几千年的“上智下愚”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统的意义 上,主要指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赐予,并且这种赐予似乎都是教师通过声音方式,从口里“ 讲”或“说”出来的,声音充斥学生周围,“听”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不能 体罚学生了,教育似乎就等于“叫”:教师的讲课声;校长的教导声;班主任的批评声;父 母的唠叨声,特别是,有的班主任坚信:“说你听、你就听,不听也得听”。学生们大多生 活在一个声音世界,在有的教师眼里,似乎一个个学生除了耳朵,什么也没剩下,这句话对 不对,老师可以扪心自问。一声音在传递…  相似文献   

17.
一、感悟其多面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每一事、每一物、每一人又有其多面性、立体性,因此,我们在观察、感悟时,一定要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这个道理。据说,莫泊桑早年向福楼拜学习写作时,福楼拜要求莫泊桑以《牛车》为题写七篇文章,莫泊桑感到很为难。于是福楼拜对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吃饱,对牛的态度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与饱着肚子走平路明显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举不胜举,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也不难。”…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福楼拜的朋友来看望他,见门虚掩着,可是,敲了几次门,却没人答应,仔细一听,里面仿佛有抽泣声。这位朋友以为出了什么不幸,猛一推门,直闯进工作室,只见福楼拜伏在案前痛哭流  相似文献   

19.
我型我秀     
《学生电脑》2007,(12):8-8
“听网”软件是一款为手机服务的软件。手机安装它之后,你就可以通过手机用耳朵听各种新闻、小说、短信,它会把文字内容转变成语音朗读出来。 畅听互联网 “听网”软件内容包含时事、娱乐、体育、生活、财经、文学等几十个频道上百个栏目,以及交通、旅游、就业、商业服务等大量的个性化信息。只要手机可以上网,它就能随时更新各种新闻并朗读给你听,满足你的资讯需求。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重取“信”忌施“威”罗荣惠教育者在教育学生时,要注重取“信”,切忌施“威”,才能真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有了威信,学生就尊敬你,拥戴你,教师的要求也就成了学生们的自觉行动。如果把威信误解为“我说你听,我说你做或者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得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