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野营     
我每个星期六都去中文学校学中文。我喜欢学中文,也很喜欢在中文学校学跳中国舞,不过我更喜欢中文学校办的活动。去Jordan Lake野营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我早就听说过野营,但从来没  相似文献   

2.
邝新华 《教师博览》2011,(10):18-19
Scott Rezelle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是罗思高,他的正式单位是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专注于农村经济,特别是中国的农村。罗思高出生于美国一个养奶牛的农民家庭,二战结束后其父亲曾经在上海黄浦江修船。"他很喜欢中国,他鼓励我学中文。"同时,因为尼克松政府计划和中国建交,罗思高从1966年开始学中文,他也因此成为美国最早一批熟谙中文的本土白人。高中毕业以后,罗思高作为交  相似文献   

3.
奈子:好朋友     
正日本和中国距离很近,同在亚洲,语系近似,对我来讲,学中文要比学英语、法语容易一些。在来到中国之前,我就很喜欢中国,也很喜欢中文,觉得中文的发音听起来很美。我们都知道,日本的很多文化是由中国传入的,比如茶文化。我们日本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我的母亲每天都会为父亲煮茶,她在煮茶时的样子是那么的美丽,使我对茶文化的源头非常好奇,  相似文献   

4.
并非戏言     
《师道》2011,(5):64-64
在教孩子学中文的路上,许多家庭都经历过又好气又好笑的事情,中文学校的老师收集了一箩筐孩子遣词造句的趣话。  相似文献   

5.
谢谢!不谢!     
佚名 《高中生》2008,(7):30-30
戴维喜欢公司对面中餐馆里一个新来的漂亮女服务生,所以戴维每天中午必去,总想借机和她搭讪。无奈那个女生刚刚上班,只会几句简单的英语,根本听不懂戴维在说什么。戴维一说话她就紧张,后来她就干脆回避多话的戴维。戴维于是下决心学中文,并发誓中文没有突破之前绝不再去那家中餐馆吃饭。于是,同事们开始教戴维学中文。可是他没有语言天赋,一句"谢  相似文献   

6.
谢谢!不谢!     
《高中生》2008,(7)
戴维喜欢公司对面中餐馆里一个新来的漂亮女服务生,所以戴维每天中午必去,总想借机和她搭讪。无奈那个女生刚刚上班,只会几句简单的英语,根本听不懂戴维在说什么。戴维一说话她就紧张,后来她就干脆回避多话的戴维。戴维于是下决心学中文,并发誓中文没有突破之前绝不再去那家中餐馆吃饭。于是,同事们开始教戴维学中文。可是他没有语言天赋,一句"谢  相似文献   

7.
我们每天都要学中文,可是对于海外的华人学生来说,学中文是很难的。在学中文过程中有烦恼也有喜悦,读了他们学中文的经历,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好好学习中文呢?  相似文献   

8.
有趣的汉语     
有人说:“在美国生活、工作,学中文没用,不要那么辛苦地学中文啦!”可是,我认为学中文是有用的,而且学中文是一件愉快的事。5岁半的时候,妈妈送我上中文学校。在中文学校里,老师教得很认真,我也学得很认真。3年多来,我已学完《标准中文》的5本书,学了不少中国文化。这个暑假,我去中国旅游,使我大开眼界,更觉得学中文很有用。那天,当我和爸爸、妈妈上了飞机后,我发现我的座位边上有一个美国小孩子。她看着我说,她很想学中文,可是没人教他。我立刻说我现在就可以教她一些。一路上我教了她十几个  相似文献   

9.
我现在对自己的中文读写能力十分自豪,但是,提到学中文的往事,真是噩梦一场。我恨死了中文!恨死了老爸和老妈。我们兄妹二人在阿拉斯加的观光火车上也要学中文,被老爸逼得好可怜!每一次  相似文献   

10.
人上了年纪,读书的偏好是会发生迁移的。就笔者而言,学中文的,学生时代好读文学作品,尤其好读文学名著中的爱情篇章。现在年过半百了,就爱读一点文史掌故。因力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缘故,喜欢读点郑逸梅(1895—1992)的东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手边的这本《书报旧话》,1983年学林出版社初版时曾经读过,2005年中华书局新出时又买了一册。置之书橱,随手翻阋,常读常新。或许,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之后,方能欣赏朴拙的文字之美。这类书,年轻的时候品不出味道,年岁稍长就越品越有味了。  相似文献   

11.
早些年,在柏林似乎很少能遇到想学中文的德国人,曾和一位德国同学谈论过此事,她说:“这也没有什么奇怪,中国离这儿那么遥远,和我们的生活又没有什么关系,学中文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12.
历经高考的磨难之后,身边的同学都兴高采烈地背起行囊走进理想中的大学,我却提不起精神。因为本来以经管类为第一志愿的我却误打误撞地进入了中文系的大门。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每当课余,我就愿意把自己放进书籍的海洋中徜徉:如诗如画的散文,幽深隽美的诗歌,扣人心弦的小说,这一切都让我神往,而中文专业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书香氛围更让我感到以此为专业的无怨无悔。在外人看来,学中文的学生无  相似文献   

13.
在中专教学中,语文教师感到最困难的就是应用文教学,难就难在语文教师缺少与应用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让我们这些学中文的语文教师讲“市场预测”、“商业合  相似文献   

14.
偶然听说一个学中文的博士立志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到一所重点中学做语文老师.但是,同事排挤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他知识广博,在学科知识上更是能够举一反三,为什么这样的老师得不到大家承认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去听了这个老师的课,终于明白了个中道理.我注意到这个老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五个细节.……  相似文献   

15.
父亲从小就喜欢骡马,喜欢吆喝着马匹在田野里耕作,有空就跑去看赛马,他喜欢坐在马鞍上的感觉,甚至睡觉都要用马鞍做枕头,听说母亲与父亲结婚后,过了好几年才习惯了父亲的怪癖。  相似文献   

16.
说真的,我不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我是那种喜欢玩的人。我第一次看到张牧笛的文章就是在《中学生天地》上,看一次觉得还行,后来就一直都喜欢看她的作品。但我不喜欢去书店,所以也一直没买过她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养蚕,每年春天都养蚕。蚕宝宝是蚕卵孵化出来的,黑黑的,比芝麻还小。开始,我并不喜欢蚕,因为蚕宝宝很黑很丑,但过了几天我就喜欢上它了。它长得很快,头白白的,身子圆圆的、胖胖的、软软的,它们很喜欢吃嫩嫩的桑叶,吃饱后就一动不动地  相似文献   

18.
我爸学中文     
原来,爸爸学中文的目的,是希望中日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理解、交往。  相似文献   

19.
作家零距离     
《小星星(作文100分)》2014,(12):F0002-F0002
大朋友档案 我喜欢绘画,喜欢音乐,但在人生道路上,却跟文学写作特别有缘,于是就走上了这条道;我喜欢小说,喜欢散文,但在写作道路上,却跟童话特别有缘,于是就成了童话作家。一路写了十几年童话,出过一些书,得过一些奖,最快乐的时候,却不是拿书拿奖的时候,而是构想一个童话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青春年岁里我爱过的事物太多了,多得就像戈壁的沙砾,一件件细数,一件件罗列起来,怕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曾经的我就像个孩子,对一切的新鲜事物感到好奇,而能够表现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唯一方法就是喜欢,和喜欢一根棒棒糖、一朵花、一只小狗、一抹云彩是一样的。这样的喜欢太浅淡,一阵风的时间,就烟消云散。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真真正正留住的,实在没几个。于是多多少少有些遗憾。遗憾我这样飘忽的性情,无所谓的姿态,自由散漫的作风,让那些我所爱过的事物连同爱过的青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