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一项长期激励机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盛行。但我们对一项法律制度的移植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本文从股票期权制度的概念入手,具体分析了该制度在中国所处的环境,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并不能在短期内加以克服,因此在现阶段的中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期权理论的角度,通过与期权交易的对比,具体分析经理人股票期权在企业应用中涉及的一些问题,为完善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适合于我国的股票期权制--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激励式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企业的经营者激励严重不足的难题,中国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制,但是,目前我国已实施的股票期权制度与国外的股票期权制度有着许多的差异,期权奖励还不能等同于国外严格意义上的股票期权.本文仅就股票权制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4.
曹榕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76-17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制度在国外日益普遍,其激励作用显著,而我国只有少数试点,针对股票期权的相关会计规范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本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股票期权的客观环境和运行现状,运用会计、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案,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科技企业的发展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激励式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企业的经营者激励严重不足的难题,中国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制,但是,目前我国已实施的股票期权制度与国外的股票期权制度有着许多的差异,期权奖励还不能等同于国外严格意义上的股票期权。本文仅就股票权制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6.
股票期权制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 ,可以减少代理成本 ,可使经营者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国企业纷纷引入股票期权激励制。然而近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 ,股票期权受到很多怀疑和指责。如何全面理性看待股票期权激励 ?在我国目前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如何具体操作 ?这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和深入探讨。1 股票期权激励的涵义和实施现状股票期权激励起源于 2 0世纪 5 0年代的美国 ,旨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 ,是伴随着美国公司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变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企业分配制度的创新。经理股票期权 ESO( Executive Stock Option)是指以一定价格给予公司经理在未来一特定日期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经理人员购买股票的价格与股票售出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成为其收入。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就是企业通过给予经理人员这种选择权来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奋斗 ,追求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近 2 0年来 ,西方国家公司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薪酬制度已经取代了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美国股票期权主要在上市公司中应用 ,其中高科技上市公司几乎 1 0 0 %应用。全球排名 5 0 0家的大型企业中 ,至少 89%的企...  相似文献   

7.
股票期权计划作为一种激励制度在美国企业中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传入我国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但仍未被我国企业接纳利用。在通过对美国企业与我国企业股票期权应用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可行性,希望给出其在我国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 据统计,目前全球前500位大工业企业中,有90%的企业实行了股票期权报酬制度。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报酬中,平均有60%的收入来自股票期权。在英国,期权占管理人员薪酬的比例高达62%。近些年来,伴随着委托——代理理论、风险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和拓展,股票期权制度又传到了我国。正当这一激励制度在全球方兴未艾之时,2001年底到2002年,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股票期权制度的负面  相似文献   

9.
股票期权制度的正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目前全球前500位大工业企业中,有90%的企业实行了股票期权报酬制度.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报酬中,平均有60%的收入来自股票期权.在英国,期权占管理人员薪酬的比例高达62%.近些年来,伴随着委托--代理理论、风险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和拓展,股票期权制度又传到了我国.正当这一激励制度在全球方兴未艾之时,2001年底到2002年,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股票期权制度的负面效应随之凸现,学术界怀疑、否定该激励制度的观点一度鹊起,产业界中微软等公司也正在酝酿取消实行多年的股票期权制度.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股票期权制度的正负效应,不仅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股票期权制度试点改革也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重要的长期激励机制,在西方国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薪酬支付工具.在我国,由于缺乏完备的推行股票期权的制度环境,该激励机制在移植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制度异化,并面临着证券市场有效性弱、经理人才市场欠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重重障碍.为了使股票期权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期权的设计及其赖以运作的制度环境.文章将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 公司激励中的股票期权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而盛行于90年代中期,其目的是吸引经理人员和高级管理阶层,以便使他们的行为和公司股东财富——股票价格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这种激励制度,但  相似文献   

12.
股票期权是一种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对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了设计股票期权计划时应在考虑证券市场的环境、经理人才市场及法律环境的基础上,解决股票期权的适用范围、股票来源、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股票期权的执行期、股票期权的执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作为一种对企业经营的激励方式在西方国家企业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据统计,全球前500位大工业企业中有90%的企业已向其经营或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了股票期权的薪酬制度。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其经营在特定的期限内以规定的价格(行使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普通股股票的权利。在股票期权的有效期限内,当股票市价高于行使价格时,经营行使权利,就可以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得股票,而当股票市价低于行使价格时,则可暂不行使或放弃权利。随着我国薪酬制度的改革,不少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开始考虑以股票期权方式结合现金来支付经营的报酬。如何借鉴西方国家成功企业的经验,建立起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股票期权薪酬制度,对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避免“59岁现象”、“晚节不保”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介绍公司治理和经营者股票期权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其运作机制,指出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剩余分享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经营者股票期权对公司治理的优化机能。  相似文献   

15.
论股票期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薪酬激励的有效方式,在公司激励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股票期权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实行股票期权的重要意义,并对目前我国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环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虚拟股票期权计划的理论基础及其操作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荣俊南  江卫东 《软科学》2005,19(1):41-43
在研究虚拟股票期权计划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虚拟股票期权计划的现实功能,探讨了虚拟股票期权计划的技术设计并评价了适合确定虚拟股票价格的EVA指标。最后,对比分析了虚拟股票期权计划相对于股票期权计划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欧式股票看涨期权的期权定价公式进行了修正,在投资收益效用函数的均值方差的极大极小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欧式看涨股票期权费的δ因子模型,从而得出一种贴近实际情况的欧式股票期权费的定价公式,并进行了例证。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激励与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激励在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中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而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又和绩效评价密切相关。对股票期权激励的内容、作用,及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运用EVA指标体系来评价绩效,更能增强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湛冰  万迪昉 《预测》2005,24(6):32-36
本文从行为因素的角度对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长期激励效果进行比较,发现期权在三个方面表现不如限制性股票,一是对期权的成本被激励对象会比激励者考虑的更大;二是期权失去了股票分红所产生的长期激励效果;三是期权的行权价的存在使被激励对象和激励者之间的正互惠关系丧失。因此,在长期激励的工具选择上,限制性股票与期权相比具有行为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吉宏  杨伟 《科技广场》2005,(4):43-45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已逐步认识到经营者人力资本的特殊价值及对企业绩效的重要意义。经理股票期权的最大优点就是将企业的价值作为经营者人力资本收入的一个重要变量,从而作为一种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的一致。本文在分析经理股票期权于国企改革中功效的基础上,探究了股票期权实践的主要模式及其环境约束,并针对障碍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相应的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