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目的]中国已成为海外跨国公司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重要目标市场,探究海外跨国公司在华人工智能专利布局及竞争态势,有助于防止其在华进行垄断式专利布局,为中国企业和政府机构在长期性科技竞争中制定和调整专利战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从IPC专利分类视角出发,利用马尔可夫链和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数,识别海外跨国公司在华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演进特征和演变结果,运用结构相似度和结构调整度指数,衡量中国市场人工智能专利竞争态势。[研究结论]海外跨国公司采取了积极扩张的专利策略,不断扩大人工智能专利布局范围;布局重心由基础算法向基础硬件和垂直应用领域转移,形成了25个新兴领域和17个重点领域,部分领域持续发展成为较稳定的优势领域;中国同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人工智能跨国公司技术互补性降低、竞争程度增加,特别是与美国跨国公司的技术竞争最为激烈。  相似文献   

2.
在利用主要国家专利机构的专利数据对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水平和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跨国专利(transnational patents)概念,以避免在利用专利数据进行国际技术比较中"本土优势"的影响,客观评价主要国家电动汽车相对技术水平。构建跨国专利比例指标,对主要国家电动汽车技术的国际化程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引入专利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主要国家电动汽车技术的比较优势。统计结果表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与日本、美国等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少、专利国际化程度低等方面;中国在电池及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存在比较优势,而电机及电机控制技术存在明显的比较劣势,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电机技术的研发以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整体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h指数应用于专利影响力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陶瓷膜分离领域的专利文献为研究对象,以"德温特世界专利创新索引"为数据源,探讨h指数在专利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首先,利用SPSS分析软件研究h指数应用于专利影响力评价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选取CHI专利指标中用于衡量专利影响力的CII指数、TS指数为参考,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h指数在专利影响力评价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俞文华 《科学学研究》2010,28(4):515-522
根据W IPO《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国内外在华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予以统计,并对不同子技术领域国内外的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不同子技术领域,特别复杂技术子领域国内职务专利权人面临国外专利封锁的动态进行了探讨;最后,讨论了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是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在汽车制造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通过对吉林省汽车发动机专利地图的分析和发动机技术领域的专利分析,从专利的角度对吉林省汽车发动机技术提出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专利分析的视角,利用Citespace分析工具结合专利综合指数分析方法,引入技术突现率、技术重复率、技术中心度水平、技术综合性指数等指标,构建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模型,通过分析得出特定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技术机会,还原技术发展路径,从而预测技术发展趋势。最后对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在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994-2009年的16 759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专利作为研究对象,提取专利文献中的德温特专利手工代码,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在构建频数、中介中心性、激增指数和Σ四个主要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专利的手工代码进行计量分析,直观展示了不同时段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刘鑫  余翔 《科研管理》2016,37(11):150-158
本文在梳理概括了国内外专利文本挖掘技术研究进展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基于对专利文本中特定动宾(AO)结构进行挖掘分析的专利功能分析方法,并通过专利功能的定义、提取和分析将专利技术与相关产业进行对接,实现了从专利文本中识别产业化的潜在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本文提出了描述专利技术功能效用的S曲线和S指数,完善和改进了专利技术产业化适用性量化评价模型,并定义了该模型中的S指数、专利功能的绝对重要性指数(AI)和专利功能的相对重要性指数(RI)三个评价指标。最后,以具备"reduce PM2.5"功能的专利为例,验证了基于功能分析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适用性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为中国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综合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方法构建了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分类体系和专利检索策略,采用恒库和Vantage Point等软件工具对欧洲专利局世界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数据下载、清理,获得本领域全球专利数据。通过对2004-2013年全球碳纳米管各技术领域专利的时间分布特征、专利的国家/地区分布及核心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等多维度的系统分析,发现碳纳米管全球技术创新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中国在碳纳米管专利的申请量上占据优势,但是专利质量还有待提高。最后,提出了中国今后碳纳米管领域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氢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和理想的能源转化媒介,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电力等领域,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本文基于专利信息分析,面向氢能技术开展创新态势研究,为今后氢能领域的专利研究和产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全球氢能技术创新处于持续活跃的时期,中国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创新主体中心化明显。进一步通过技术构成、相对技术优势指数、技术领域发展速率指数等研究方法比较氢能技术创新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加快氢能产业链全面布局规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军  戴炜轶  马廷灿 《现代情报》2016,36(9):142-150
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大规模储能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钠硫电池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良好的性能与经济效益。本文以钠硫电池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钠硫电池储能技术相关专利的分析,梳理并总结钠硫电池领域中技术研发重点与专利分布特点。专利数据来源于DII数据库中钠硫电池储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在调研钠硫电池研发概况的基础上,利用TDA和Innography工具,从专利申请总体态势、技术主题、主要国家/地区分布、重要专利权人等方面,对钠硫电池相关专利展开分析。最后,就我国钠硫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专利地图的全球大数据技术竞争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运用专利地图的方法探索全球大数据技术的竞争态势,以期为我国政府、企业、高校发展大数据产业和技术提供竞争情报支撑。[方法/过程] 以Thomson Innovation平台的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 363篇大数据技术专利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专利管理地图、专利权利地图和专利技术地图的方法,从申请年份、申请国家、专利申请人、同族专利、专利引用、技术领域等角度进行态势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阶段特征明显;美中两国是大数据技术研发的主要国家;互联网企业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推动力量;大数据研发的热点聚焦在Hadoop、MapReduce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Stronger protection of patent rights is thought to spur innovation through securing returns to R&D investments. Those investments must be financed, however, suggesting that the responsiveness of R&D to patent reforms varies with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s. We examine the joint impac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market development and patent protection on R&D intensities in 22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20 OECD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1990-2009. We show that stronger patent rights increase R&D intensities in patent-intensive industries, accounting for the need for external financing and the amount of tangible assets. The primary impact varies across type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patent protection raises R&D in high-patent industries where countries have more limited equity and credit markets. In contrast, in countries with more developed bond markets industry R&D is more sensitive to patent rights. Interestingly, patent rights in countries that are more exposed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rease R&D intensities at all level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International patent protection: 1960-2005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This note provides an update to the index of patent protection published in this journal in 1997. The original paper presented the index for 1960-1990 for 110 countries. The index has now been updated to 2005 and extended to 122 countries. The adoption of stronger patent law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atent rights vary across countries by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国家创新体系下,专利制度连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扩散各子系统,适度合理的专利保护强度是实现创新系统之价值创造功能的重要保障。运用综合评价法,测度52个国家2006年-2017年的实际专利保护强度,从而探究经济发展、跨国技术扩散与基础科研能力对专利保护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跨国技术扩散和基础科研能力均与专利保护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分组模型结果显示,中低收入国家受国际贸易地位及国内市场压力影响,往往会适用偏高的专利保护强度;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会推动中高收入国家从专利制度的被动适应过渡到主动运用的新阶段;不仅如此,当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足够高时,专利制度的首要作用将从直接增加社会总福利转向保护和激励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以1998—2017年中美可穿戴设备专利信息为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两国可穿戴设备产业合作网络的网络结构和演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国可穿戴产业合作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专利权人间的合作程度不如美国高。中国企业控制着网络的大部分资源,而美国的个体研究者与少数大型企业共同控制着网络的资源。两国的专利技术领域不断完善,但中国缺乏前端核心专利,可穿戴技术创新的速度落后于美国。总的来说,中国的可穿戴产业发展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需要个体、企业和政府共同促进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专利申请量与R&D经费支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月仙  方曙 《科学学研究》2007,25(1):123-127
利用研发大国和研发弱小国两组PCT专利申请量和R&D经费支出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研发大国的专利申请量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而研发弱小国的专利申请量则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之和存在显著的二次或三次函数关系。表明研发小国应加大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比例,致力于促进专利申请量的增长,当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应该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使三者的投入比例达到一个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18.
美国以专利保护医疗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查了美国对医疗方法给予专利保护的历史发展、美国国内各界的相关争论以及保护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对我国的医疗技术保护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专利地图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竞争情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远辉 《现代情报》2010,30(11):53-58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和趋势,通过检索德温特创新索引(DII)数据库中的相关专利,研究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专利布局、关键技术、研究热点等相关问题,加强对专利情报的分析和利用已成为当前国际企业竞争情报的一种常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