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副词"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试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副词"再"进行系统研究。句法平面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分析"再"的组合;语义平面则从认知论的角度根据"再"具有拷贝信息的功能和"再"的特殊语义分析出"再"具有完全性拷贝和部分性拷贝信息的功能,部分性拷贝信息的功能包括同质性拷贝、补充性拷贝这两种情况;最后从三个平面的理论角度分析了"再"在语用平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副词“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试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副词“再”进行系统研究。句法平面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分析“再”的组合;语义平面则从认知论的角度根据“再”具有拷贝信息的功能和“再”的特殊语义分析出“再”具有完全性拷贝和部分性拷贝信息的功能,部分性拷贝信息的功能包括同质性拷贝、补充性拷贝这两种情况;最后从三个平面的理论角度分析了“再”在语用平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副词“更”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试运用三个平面理论从句法、语义两个层面对副词“更”进行研究。句法平面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分析“更”的组合;语义平面则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更”具有部分性拷贝信息的功能,包括同质性拷贝、补充性拷贝、对立性拷贝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概"是现代汉语表全部总括性的范围副词,对范围副词语义所步及的全部对象进行总括,意思是总括对象都是如此.本文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现代汉语总括性范围副词"一概"进行多视角的考察.其中句法方面,考察其充当状语和定语的句法功能及与其它同类副词、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的连用情况;语义方面,"一概"多为前指,偶尔也后指,具有表指向成分的多成员性及所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受事性弱的语义特征;语用方面,比较分析"一概"与其他类副词"都、全、全部、一律"的差异,发现"一概"具有表客观陈述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5.
蒋宁 《现代语文》2006,(3):62-63
本文主要从句法功能、语义倾向、语用三个方面对表示揣测语气的两个副词"可能"和"也许"进行辨析,揭示出两者所存在的不同,以便我们在今后的语言运用中,注意选词造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尽”是现代汉语中用法比较复杂的副词,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表范围的副词“尽”进行研究.在句法平面上,主要考察范围副词“尽”的组合特征;语义平面上,分析范围副词“尽”语义义项、语义量化及语义指向;语用平面上,“尽”具有突出语用焦点的作用,分析其句类选择特点.  相似文献   

7.
试论语气副词"偏偏"的语义、句法、语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熹 《文教资料》2008,(1):25-27
本文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详细考察了单个语气副词"偏偏"的用法情况.语义方面,讨论了"偏偏"几个义项之间的联系及语义指向;句法方面,讨论了"偏偏"的所适用的句型、句类及在句中的位置;语用方面,认为"偏偏"有突出和强化焦点和有篇章衔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双重"的"字短语是淄博方言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本文首次发现并确立了它的含义,并从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平面,结构类型、层次意义、句法功能、语用特征四个角度审视分析了这一语言现象,揭示了其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9.
副词“最”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程度副词。它是一个相对程度副词。从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平面对“最”进行分析:在句法平面上,对“最”的组合进行详细描写;在语义平面上,分析“最”的义级层;在语用平面上,分析“最”的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李茜 《现代语文》2006,(4):75-77
“并”作为副词没有丰富的语义,句法意义也较为单纯,三个平面理论中最有创新意义的“语用”理论在对语气副词“并”的描写中得到彰显。语气副词“并”最重要的语用功能是预设否定,语气副词“并”的预设否定功能使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更丰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共时平面上,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考察了副词"空"的句法分布与搭配、语义指向、表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重点分析了副词"空"在表达否定时的语义指向,指明了它否定的对象是其后动词激活的预设。  相似文献   

12.
从语序来看,绝大部分副词不能放在名词性主语前,只有一小部分副词既能放在名词性主语前,又能放在名词性主语后。尽管这一小部分副词都处在名词性主语之前,但由于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功能存在着差异,导致句子呈现出不同的句法意义、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同时名词性主语前的副词也体现出多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否定副词“不”有各种不同的用法。从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对“不”的句法位置、语义特征和语义范围、否定焦点进行描述和分析。有助于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角度对副词"光"进行研究。在句法层面上,主要考察副词"光"与其他成分的搭配特征,包括与之共现的4种词性和3种句式;在语义层面上,首先分析副词"光"的基本义项,然后运用语义指向理论对其语义指向进行分析;在语用层面上,从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副词"光"的用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副词“又”进行系统研究,从信息论和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重新探索“又”的语义特点。文章第一部分根据“又”及类似副词具有拷贝信息的功能,即能在话语中提供或补充信息量这一特点,提出拷贝型副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又”的语义和用法重新归纳分析,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完全性拷贝和部分性拷贝,部分性拷贝又包括同质性拷贝、补充性拷贝和对立性拷贝三种情况,并依此对“又”的拷贝信息的特点作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表示重复意义的单音节副词“再、又、还、也”在日常会话中经常使用,但是这四个词的用法不是都相同的.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陆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11):102-104,120
程度副词"极"是绝对程度副词。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入手,对"极"和英语对应词very进行研究。句法上,详细分析句法分布组合情况;语义上,分析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语用上,分析语用色彩、句式和句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说"凡是"     
统括副词"凡是"由副词"凡"和词缀"是"构成.本文从历时角度分析了"凡"的语义演变和"是"的语法化过程.并从共时角度分析了"凡是"的句法功能和语用限制.  相似文献   

19.
"时"与"时时"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相对高的一对副词,是副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与"时时"在语义、句法功能和语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细微的差别。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对"时"与"时时"进行对比分析和探究,对"时时"的历史演变和成词过程进行考察,并探究了"时时"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表达句子情态的主要词汇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语气副词的性质和功能、语气副词的分类和范围、语气副词句法组合、语气副词语义分析、语气副词的篇章语用功能、语气副词的语法化和主观化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和儿童语言习得中的语气副词研究等七个方面评述了近三十多年来语气副词研究情况,并指出今后在语气副词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