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班主任工作中 ,我感到爱、严、细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三要素。“爱”是基础。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以满腔热情去关心和爱护学生。对待“后进生” ,教师首先不能嫌弃他们 ,要经常同他们谈心 ,了解其内心世界 ,告诉他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从现在做起 ,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 ;耐心开导他们 ,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认识 ,使其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教师还要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 ,沟通信息 ,达成共识 ;发现其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赞扬 ,给予他们必要的自信心。“严”是保证。对“后进生”要求要严 ,“没有规矩 ,不成方…  相似文献   

2.
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而呕心沥血,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学生的肯定、赞扬和感谢。在我们执教的几十年间?一直期望着,而且也得到过许多学生的赞扬,并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欢乐和鼓励。然而,经验和理智又告诉我们:只有学生的赞扬是不够的,它会使我们产生自满情绪而不求进取;只愿听学生的赞扬,也是不合实际的,因为任何一位教师,包括优秀教师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所以,教师要改进工作,必须十分  相似文献   

3.
徐冰 《教育艺术》2008,(3):59-61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表扬是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所谓表扬,就是教师对学生获得成功和进步所给予的真诚肯定与赞扬。表扬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建立起自信,而且还会诱发出其内在的克服困难、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4.
曾闻一位教研员同志说:我们常听公开课,但多数象是吃“桌菜”,叫人吃腻了,最好能多点“家常菜”。公开课竟有“桌菜”和“家常菜”之别,似觉新鲜,但细一玩味,此话不无原因。 这公开课或曰研究课或曰观摩课,是经常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一。公开课,由一人执教,众人评议,能起到研究教材、探讨教法、交流经验,以及了解师生教学情况的作用。 可是,有些学校的领导却把一次公开课的好坏,视作教师教学质量好坏(除升学率以外)的重要标志。某教师的一次公开课得到肯定、赞扬或否定、批评,竟成了褒贬他的依据;而对几个教师的公开课质量的评定,又成了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尺码。于是,公开课便开得分外热闹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教师评语研究的新进展。二十世纪初期,郝洛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仅赞扬能够提高学生的测验成绩,批评和不理睬将降低学生的测验成绩,尤其是被隔离的控制组。由于赞扬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积极的影响,所以,二十一世纪初期,一些研究者针对不同种类的赞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发现“努力赞扬”相对于“智力赞扬”、“掌握知识赞扬”比“社会比较赞扬”、“过程赞扬”比“个人赞扬”以及“准确赞扬”比“积极赞扬”都对学生发展具有更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必要研究教师的评语。  相似文献   

6.
林琳 《学子》2014,(9):16-16
一、怎样的音乐课才“真”的算是一堂“好”课 教改、教改,叫你改来改去,到底中心是什么?重点又是什么呢?学生学到的、得到的真的比从前多了吗?说老实话,我作为一名最普通的音乐教师,也许是太普通了,对于这其中的精髓,真的是很难领略!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学生进没进步不好说,教师确实是越来越进步了。  相似文献   

7.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的肯定的表现,是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所必须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而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师都得不到赏识,都不能抬起头来走路,又何以去赏识学生,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一位优秀教师说得好:“得到赏识的教师笑是甜的,不被理睬的教师笑是淡的,受指责和打击的教师笑是苦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经常得到赏识的教师精神愉快,情绪乐观,而且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发展欲望和十足的…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在所难免。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思想,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对于他们,哪怕是一点一滴的闪光点,应都适时、适度、渐进地予以肯定,并公开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在谈到教师工作辛苦,赞扬教师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时,用蜡烛作比:“教师好比蜡烛,照亮了别人,熄灭了自已。”我想来想去,总觉得这个比喻不够贴切。诚然,任何比喻都不可能恰到好处,而用这句话来比喻教师工作的全部意义,则是歪曲了教师的形象,更是不准确的。如果把教师比作蜡烛的话,我觉得这支蜡烛不仅能照亮别人,也能照亮自已。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  相似文献   

10.
赞扬与鼓励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实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在教育工作中采用赞赏和鼓励的方法,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发散学生的积极思维,发挥其聪明才智,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那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赞扬与鼓励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与尝试:首先态度要真诚,切忌随随便便;其次,赞扬要及时,不要拖时间;再次,措辞要得当,不要过分夸张;最后,要鼓掌。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在某校听了一堂公开课,从头到尾,老师对学生的赞扬可谓连篇累牍:“你回答的声音响亮,好样的。”“你真棒!有探索精神。”“你很聪明,我为有你这样的好学生而高兴。”“非常之好,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认真,红旗就是非咱莫属。”一堂课40分钟,被赞扬者超过20人。人都希望得到肯定、赞扬,学生也不例外,谁都喜欢得到老师的嘉许。作为教师,对下了苦工夫或者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赞扬,激励个体,引导整体,是重要的方法。如果一个学生历来成绩都是十几分,而某一次上升到三四十分,这时候给予赞扬,对帮助他和其他成绩差的学生树立信心,就是有作用的;如果一个学生历来天天迟到,而某一天却按时到校上课,那么给予表扬也是必要的。然而,像上述那些平均分配的赞扬能否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我就很怀疑。我曾细细地考究过,上述那些受到赞扬的人和事,其实都很一般。对本不该赞扬的人和事予赞扬,会使学生们误以为:得到赞扬原来是这么容易,赞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师好像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学生总是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判定是对自己的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向蓉美 《教书育人》2002,(22):35-35
一“一桶水”与“一碗水”经常听人说,你要作一名教师,你就必须做到“欲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千真万确。这里的水是指知识,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师在他所教领域的知识比学生多一些、深一些,这有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差异。量的差异来自教师比学生更多更早地把知识之水装进自己的桶里,在备课和教学中,参考很多教材和文章,思考如何深入浅出、完整系统地,又生动具体地把这些水灌注给学生。教师知识的一桶水,与学生欲装满知识的一碗水,又有质的差异,质的差异来自教师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掌握所教领域知识和相…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有青十几年教龄的 教师,也是一个7岁男孩的母亲, 自认为对教育比一般父母知道得 更多一些。父母们也经常向我取 经、求助。我经常能口若悬河地讲 一番教育理论,让父母们赞叹不 已。平日,对那些问题学生,我也 能耐心说服教育,对症下药,做好 思想转变工作。十几年来,我受到 了学生和学生父母的称赞。可以 肯定地说,我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在儿子 眼里、心里,我却是不称职。 儿子和其他男孩一样,淘气, 顽皮,脑子反应快,但却从不把学 习放在心上;加上经常“犯错误”。 又摊上我这么个暴脾气的妈;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使每个个体均有发展的空间,教师们做得都比较好。但与此同时,很多教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课堂上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被肯定、被赞扬,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十分浓厚,教师的引导也变得小心翼翼,该导时不导,不该导时乱导。那么,我们应“导”在何处?如何“导”?“导”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16.
表扬作为一种正面的教育和激励手段,在教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专家大力提倡、教育工作者经常采用的教育手段。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学生受到表扬时,会因得到某种肯定而产生进步的内驱力,从而最终实现品德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态度的转变。但是,表扬的运用也有艺术性,运用不当,则可能事与愿违。多年的经验使我体会到,在运用表扬时要注意“四忌”与“四结合”。一、忌“拔高式”表扬“拔高式”表扬就是过于强调某件事中某个人所起的作用,或对某个人某方面的成绩进行超出实际的表扬。这种表扬,对受表扬者可能会导致“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尽心竭力做了一些工作,学生非但不感激,反而表示“不爽”——辛勤付出没有得到肯定,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遭来了埋怨,给人一种“热脸贴冷屁股”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王雪娥 《职教论坛》2001,(10):59-59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经常动笔,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语文教师要经常“下水”,这个观点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实践者寥寥。许多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仅限于分析题意,明确要求,限定字数,规定格式,这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隔靴搔痒、纸上谈兵,起不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而教师“下水”则是一种言传身教,是最有说服力的作文指导,可以起到比书上的范文更直接的示…  相似文献   

19.
刘金英 《考试周刊》2012,(61):184-184
在音乐教学中,我非常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赞扬,并灵活地运用“艺术章”进行激励性评价,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能,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质。一、制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艺术章”星级目标要想充分利用“艺术章”在音乐课中激励学生,“艺术章”的目标制定非常关键。结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制定以面向全体学生,挖掘学生艺术潜能为目标的星级目标。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表扬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而新课程改革也提倡教师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在真诚的肯定中享受快乐,同时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