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安康学院学报》2010,(1):F0003-F0003
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是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隶属于安康学院。其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安康地域文化研究室,经过6年的建设,已在陕南方言、民俗、民间文艺、地方文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论著10余部,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心办有内部交流期刊《安康文化》,并在《安康学院学报》开辟专栏,发布研究成果,每年整理出版安康年度《文存》。  相似文献   

2.
《安康学院学报》2013,(2):4+129
正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自2009年12月立项建设以来,在教育厅科技处、安康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安康学院师生与安康社会各界及周边区域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立项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于2012年11月29日顺利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3.
安康北连关中、南接巴蜀、东望荆楚,地处三大文化板块的接壤地带.在发挥连通南北这一核心地缘功能的过程中,安康逐渐成为秦巴关陇区域内多种文化的交融之地,安康地域文化也得以呈现出南北荟萃、色彩斑斓的气象.考察安康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境遇播迁,大略而论,安康地域文化的基因图谱中主要包含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佛道文化等文化成分.  相似文献   

4.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2):F0002-F0002
安康学院秦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组建于1999年,系安康学院校内跨系部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心坚持科研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研究中心主要以秦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实现理论研究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秦巴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为陕南经济突破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陕南民歌是陕西省秦岭以南秦巴地区这一地带中较为流行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形式,属于"西南高原民歌支区"。陕南民歌体现了陕南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性格、文化习俗以及传统民俗风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对陕南民歌的词汇特点进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语言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康学院学报》2013,(6):128-128
《安康学院学报》为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安康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办刊宗旨,设有陕南民间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等主要栏目。本刊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术创新,倡导学术争鸣,热忱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特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1):128
正《安康学院学报》为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安康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办刊宗旨,设有陕南民间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等主要栏目。本刊关注学科发展,注重学术创新,倡导学术争鸣,热忱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编校质量,特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8.
《安康学院学报》2011,(1):2-F0002
戴承元,男,汉族,1966年1月生于陕西省紫阳县。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入安康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现任安康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安康学院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报编委会委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民协理事,安康市作协副主席、安康市楹联协会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9.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1):129-F0003
本刊为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安康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办刊宗旨,设有陕南民间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等主要栏目。本刊关注学科发展,注重学术创新,倡导学术争鸣,热忱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编校质量,特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建设的分析表明,该省商品粮基地县数量自1984年的20个增至2000年的38个,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则呈波动性上升。商品粮基地县在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关中平原,其次是汉中盆地,黄土高原及陕南秦巴山地呈零星分布。随着“人粮矛盾”的日益突出,务必加大对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商品粮基地县的建设力度,并在自然生态条件有所改善的延安、安康等市开拓新的商品粮基地县。  相似文献   

11.
梁励 《教育学报》2003,(4):28-31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从学科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 ,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从事学习的一种全新模式 ,它对历史教师角色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历史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参与者 ;情感体验的培育者 ;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者 ,从而完成其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氓》是我国古代一篇优秀的叙事诗,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对此诗有过分析、评价,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有先秦《诗》学、《诗经》汉学、《诗经》宋学、《诗经》清学和现代《诗学》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追求多元目标的价值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应陔追求多元目标的价值统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教学目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教学定位是改变师生的教学行为;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的教学定位是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的教学定位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4.
卢敏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2):105-107
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强化学生学习行为,可采取4个有效策略:创设宽松课堂教学环境,以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由"静"变"动"教学模式,以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辨证的结果归因,以循循善诱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应用激励性语言,以欣赏的语言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巫信仰和自然崇拜是近些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巫鬼信仰、巫风的盛行、社神和土地神信仰、城隍神信仰,以及巫与道教、佛教的关系等方面。既往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存一些不足之处。加强此时期巫信仰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深化地域性巫鬼信仰的文化功能研究及少数民族信仰风俗的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回顾百年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在科学主义研究理念的强势影响下,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呈现出一种"去宗教性"的研究倾向,即将宗教心理现象的研究化约为对世俗心理现象的探讨,并由此造成了宗教心理学研究的无序、纷乱、零星和琐碎。唯有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接纳并尊重宗教心理现象所固有的"宗教性",宗教心理学研究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活动理论,从教、学、管理、工具应用四个方面分析网络学习支撑平台的四个构成系统,关注网络教育环境的组织形式,从学生学习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的活动设计要素构成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岗位需求特征视角下的工学结合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开展工学结合实践中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及困境,如何采取有效的工学结合形式是我们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分析企业岗位需求特征情况下,具体探讨高职教育如何采取恰当的工学结合形式,并提出系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80年代以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几乎涉及了句法与词法的各个方面。研究材料日益丰富,学们已不再局限于传世中士献,而是将视线转向出土献、汉译佛典、甚至同一语系的亲属语言。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在传统语言学注重实证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本对这一时期的研究论及动态择要作一概述,目的是对中古汉语语法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拟为新时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湖湘文化通论课程教学在总体思路上要突出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湖湘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和湖湘精英人物三个要点,在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坚持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报效祖国的豪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