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数学考试成败归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原因知觉.在成功情境下,大学生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外部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在失败情境下,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内部因素,而较少的归因于外部的因素.大学生对于学业成败归因有一定的年级特点,而且,在决定各项原因的方差方面,成败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数学学业成败归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教学能力、师生关系、自信心是学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且学生认识上趋于一致;学习方法、个人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学业失败的主要因素,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原来数学基础对成功和失败都有较大的影响,但个体间差异也较大;成功和失败情境下,学生对今后学业的期望都强调了个人努力程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师范类女大学生学业自我设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使用大学生学业自我设限问卷、自尊量表、成就动机量表、成就目标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对357名师范类女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师范类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业自我设限,更多的采用"推卸责任"和"假意自贬"等学业自我设限策略,自尊、情境归因、运气归因及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对学业自我设限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及原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lomon&Rothblum的学业拖延量表(PASS)调查目前大学生学业拖延的情况,以及影响大学生学业拖延的主要原因。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总体上拖延程度不高,但仍有部分同学报告有较高频率的学业拖延行为;通过因子分析,“害怕失败”、“反抗”、“厌恶任务”、“依赖”、“缺乏自信”、“时间管理”和“害怕成功”是大学生学业拖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归因,本研究使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师范学院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女生的幸福感总体情况优于男生,但是男女在幸福感上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总体倾向于内部归因,男女大学生都是内控性得分高于外控性得分,男女在归因方式上差异不显著。(3)内控归因倾向的大学生比外控倾向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到幸福感。在成功的情境下,学业成就中的背景因素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失败情境下,学业成就中的能力因素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学业不良是指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某些因素导致学业迟滞。影响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成就动机、学习兴趣、自控能力、解释风格心理复原力水平等;解决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对策有明确成就动机、创设学习需求、培养积极品质、提升自我效能感与构建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师范专业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成就归因与学业自我设限的关系,文章使用大学生学业自我设限问卷、成就动机量表、成就目标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对357名师范专业女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情境归因、运气归因及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对学业自我设限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情境归因、运气归因及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对学业自我设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成就目标、不可控制感、自尊与学业自我妨碍关系研究调查,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其成就目标取向、不可控感、自尊间的关系.调查显示:(1)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存在专业、学历差异;(2)避免失败成绩目标、不可控制感、自我贬低对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掌握目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由此得出成就目标取向、不可控感、自我贬低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密切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学业成就是大学生学习结果的最终体现,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正确理解和把握影响高师生学业成就的因素,有利于加强教育针对性,提高高师生学业成就水平,促使其健康发展。该文着重分析探讨了学习倦怠、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以及兴趣个性特征等因素对高师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陇东学院教育系278名小教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高师小教专业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师小教专业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社会支持和学业抱负水平,但对所学专业课程兴趣不浓厚.内在学习动机不强。因此,高师小教专业大学生表现出“高学业抱负水平与低学习行为质量”相矛盾的特点。此外,教师自身以及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方法的不科学性均是高师小教专业大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些大学生消极对待学业,不上进,甚至辍学。本文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有效对策,希望帮助大学生尽快步入学业正轨上来。  相似文献   

12.
教育系统中,不断产生的“学业失败”是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矛盾和问题之一。学业失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往往导致社会排斥,并且潜伏着社会不稳定因素,使遭遇学业失败的青年人深受其害。在中国,学业失败被扩大化了。减少和挽救学业失败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相关部门优化政策是关键。教育系统更应统一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学习者,并让学习者自己负起学习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耿艳 《文教资料》2010,(27):218-221
本文通过对民办大学生与公办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比较,以及对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城乡和专业等方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独立民办大学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二级学院的大学生和公办院校的大学生:性别、专业和城乡因素对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不显著: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其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力。学习动机一般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愿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及兴趣,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等。学习动机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对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消极势必会影响学业成绩,甚至有可能造成学业失败。它是一个潜存在学生心里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的去研究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导致缺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消极而造成学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不恰当的学习环境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唐民 《文教资料》2009,(31):227-228
当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业倦怠现象,这给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带来危害。学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行为退缩、成就感低,它主要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造成,我们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预防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产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社会环境、高校氛围、家庭及学生个人因素影响,高校学业不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重视科技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分析研究大学生学业不佳的现状原因及因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业不佳大学生进行自我减压与调适,以学生为本,营造高校和谐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分析,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探讨了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结构维度,编制了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由学业行为和学业情感两个维度构成.量表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量表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和信效度指标.调查表明,自体客体需求对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及其维度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山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共计400名有效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并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一年级学生追求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其它年级,在避免失败动机上理工科学生显著地高于文科学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发展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追求成就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的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成绩差、厌学心理严重的后进生,令班主任和任科教师颇为伤脑筋。这些学生的成绩之所以不理想,有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对于绝大多数后进生来说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其学业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动机、需要、兴趣、情绪等等,其中后进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学习动机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90后"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学业状况特点和学业环境特点进行了阐述,详尽地分析了"90后"大学生学业目标丧失的因素和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业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干预对策,加强大学生学业引导,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