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文化中的智者,体现着一种思想、学术与人生的完美统一,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们的生活散发着思想与学术的光芒,例如老子、孔子、墨子,例如杜甫、顾炎武,例如宗白华、陶行知、陈寅恪、顾准。他们不会置身于生活之外谈学术、谈思想,而且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学术。也许因为他们的影响,使得我  相似文献   

2.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诸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的思想主张 百家: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世界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十分推崇中国古代哲学,他接触过墨子、老子、庄子、孔子的思想,并把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与哲理融合于他的文学创作中。  相似文献   

4.
托尔斯泰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俄国文坛泰斗托尔斯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和研究孔子、墨子、老子和中国的佛经,与中国文化怪杰辜鸿铭的交往以及托翁的教育思想、勿以暴力抗慈、道德上自我完善和博爱等思想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最大的文化遗产,乃是自春秋以降,至今长盛不衰的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诚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论证上古世界轴心文明时所云  相似文献   

6.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古代教育思想长河中,先秦时期的古代教育先贤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德育经验,它们十分值得今天学校德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就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的德育思想进行撷珠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老子、孔子双方的思想相差甚远,实则二者的思想不完全是对立的,生活在几乎同一时代的两位圣贤思想上有相融的一面。老子只是对孔子思想中的违反自然的成分持不同态度并非全盘否定,孔子对老子的思想也有所继承和发挥。老、孔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而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老子之自然有利于孔子之仁的发挥影响,而儒家之仁德也有利于来实现老子所向往的自然之秩序。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教育目的、师德观和教学原则三个方面对老子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共同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老子和孔子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对于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孔子和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学派的始作俑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昔日的“天下显学”———儒墨两家,其思想早已化合在中国历史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层层面面,影响深巨。儒墨思想博大精深,非笔者之力所能道及,本文仅试图对两家开创人物孔子、墨子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老子与孔子思想的比较大体是围绕"道"、"仁"、"礼"等几个核心概念展开的,以此探讨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异同。综观老子与孔子的哲学思想,不难发现他们具有一种相同的人类情怀,即理想社会的构建,而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既是对他们思想的总体映照,也是他们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诸多研究维度之中,关于他们理想社会的比较无疑是一个兼具宏观与微观意义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黄娴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3):111-118
文学家黄曾樾早期在法国出版的学术代表作《老子、孔子、墨子哲学的对照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哲学专著,同时也是研究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文献。作者通过老子、孔子、墨子哲学思想的对照研究,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中国先秦哲学家同柏拉图、雷慕沙等西方名家学术思想的比较研究,促进中西文化的融通。由于该书是法文本,国内学术界对该书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相似文献   

12.
引言对于先秦诸派,我们知道更多的是以孔子为首的以"仁"为思想核心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子为首的以"道"为思想核心的道家学派,而往往忽视了以墨子为首的以"兼爱"为思想核心的墨家学派。由于墨子和墨家学派代表的是社会下层小生产劳动者的利益和思想,而这恰恰是与封建时代专制集权的统治思想相悖的,所以在两千多年的帝制时期墨家失去了先秦那种"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的显学风光,被弃之如敝屣。导致对墨家的研究越来越少,并且对墨家思想的理  相似文献   

13.
宋以前很少有人怀疑《史记?老子传》中老子其人其书的真实性。在疑经思潮影响下,宋代考辨老子其人其书的学者渐多,其观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李觏、朱熹、吴子良等人认为孔子向老子问礼、孔子晚于老子;二、陈师道根据诸子称引的先后顺序,明确考定老子生活于墨子和荀子之间;三、叶适认为有两个老子,并怀疑《老子传》的真实性。王十朋、黄震、罗璧分别对《史记?孔子世家》、《老子》、《庄子》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宋人这种疑古惑经的考辨精神,对于厘清先秦诸子的行辈关系及其学术渊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考证方法给予后世以启发。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与墨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墨子同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分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本文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个方面,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剖析,并探讨了二者思想异同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彻底把握二者思想的差异性与继承性。  相似文献   

15.
论墨子的小人之道罗祖基道在我国,具有行为规范意义。孔子以“过犹不及”概括中庸,使之成为君子之道,君子行为以和而不同为特点,而沦为小人的民众,其行为方式却往往是同而不和的,在我国思想家中只有墨子主张尚同,代表了他们。孔墨以和同异道反映了君子小人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学了17课《孔子拜师》后,我发现很多古代名人的名字里都有子字,比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我想让自己也变成名人,于是悄悄地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  相似文献   

17.
"老子天下第一"之"老子",意有三层:父亲、自称、思想家老子。以我国周时的"天下观"为背景,从学理上对思想家的"老子"可称"天下第一"详加推究,不仅"老子"二字的汉字学意义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就是老子的名与字:"耳"与"聃",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当然,更重要的是,不仅我国先秦各派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于老子,就是历代的多数学者,特别是老子的著名学生孔子也是如此认为的。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与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创造了儒家的辉煌,而老子则建立了道家的伟业,他们两个都是我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孔子和老子的政治思想不但贯穿了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古代的发展,而且在今天也是光辉依旧,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老子》一书有其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子哲学的展开以“道”为中心,老子对“道”有着多侧面的界定和描述,综括而言,“道”具有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人的五官无法把握、“无为”、客观存在、可以认识等特点。老子哲学对孔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论语》中有老子“道”论的明显折射、“无为”思想深刻影响了孔子、谦虚不自满思想对孔子有重要影响、“不言之教”对孔子有明显影响。探讨老子哲学的体系,揭示老子哲学对孔子的影响,对把握先秦哲学的真实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今天主要讲这个内容。我们知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的理论,世界处在轴心时代,也就是在那时,在北纬30度上下,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精神导师,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或结群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